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1)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2)

(《神鞭》)

80年代中期,著名作家冯骥才写出代表作《神鞭》,刻画了傻二、混混儿玻璃花等一系列正反派人物形象,塑造了一系列清末民初的天津人。这部短篇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傻二的扮演者是来自青岛的业余武术运动员王亚为,玻璃花的扮演者陈宝国当时已经成名,却甘愿演这样一个一只眼的反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陈宝国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做演员。他的祖籍是天津,对天津有特殊的感情,一方面乡土乡情总觉得亲切,另外他曾在根据天津著名作家蒋子龙的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改编的同名电影中,扮演男主角刘思佳,这个角色让他一夜成名,因此对天津感情更深。

1985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张子恩决定执导《神鞭》。陈宝国曾在张子恩导演的《默默的小理河》中扮演一个国民党军官,当张子恩找到他演玻璃花时,陈宝国二话没说便欣然应允,为此还放弃了在电视剧《四世同堂》中出演大少爷祁瑞宣的邀请。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3)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4)

(《神鞭》)

因为陈宝国喜欢演怪人,喜欢挑战有个性的角色。第一次读到小说《神鞭》,他就产生了扮演玻璃花的强烈愿望。他没见过旧社会天津的混混儿,在剧组的帮助下,他来天津,访问了一些做过混混儿的老人,开始那些人不愿讲过去,混熟了之后,他们终于向陈宝国透露了当年混混儿的规矩、故事。

为演好玻璃花,陈宝国吃了不少苦头:剃了光头,后面扎着个小辫子,脸上破了相,一只独眼,还总眯着。每次开拍前,化妆师都要把一个不透明的隐形眼镜戴在他的左眼球上,每次戴上都疼痛难忍。

《神鞭》摄制组在天津、河北省等地拍外景。在新修复的天后宫及古文化街,拍摄了天津民俗色彩的皇会、义和团祭坛、八国联军交仗等大场面。清代天津皇会的通行路线包括估衣街,而80年代天津估衣街已经面目全非,原有建筑变了样,于是剧组在南开文化宫的院子里,搭建起一条300米长的估衣街:归贾胡同、星记扇店、茂源估衣铺、敬记南纸局、河海楼、瑞蚨祥绸缎庄……无论独间门脸,还是两层木楼,都在那里复原再现。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5)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6)

(《神鞭》)玻璃花

《神鞭》的故事背景是庚子年的天津城,城墙是外景的特色。天津的城墙早已拆除,剧组在山海关长城底下搭起一个院子,是片中弹弓王戴奎一的家。院外广场上立了一个木头架子,挂着两大块生牛肉。在拍摄现场,杨广森扮演的弹弓王戴奎一为了叫卖“化食丹”,大吃生牛肉,引得群众演员阵阵惊叹。

混星子玻璃花与主人公傻二的最后一次较量,是在古长城下的山顶上。傻二与八国联军交仗时失了“神鞭”,但他腰插双枪,使出百步穿杨的绝活,英豪气魄终于使玻璃花跪服。这组镜头也是影片的结尾。

1986年9月25日,滨江道光明影院举行电影《神鞭》首映式。导演张子恩,摄影顾长卫,作曲李耀东,傻二的扮演者、青岛第五人民医院的业余武术运动员王亚为,玻璃花的扮演者、中国儿艺演员陈宝国,金菊花的扮演者徐守莉等人都参加了首映式。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7)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8)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9)

(《神鞭》)

影片开头以较多镜头表现富于天津特色的“皇会”,丰富绚丽的民俗画面之后,展开了主要人物的矛盾冲突。影片中出现了天津租界的洋房、平民的陋屋、城外的开洼地……后来的“拜坛”与“交仗”两场戏,又根据义和团史料充实了气氛与细节,展现了“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彪悍民风。

《神鞭》塑造了大量充满津味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傻二,是一个憨实、可爱、豪勇的天津普通劳动人民的典型人物,神鞭、神拳、神枪的演变,呈现出傻二的性格历史。海河码头的特殊环境,也产生了玻璃花这样一个混混儿的典型。

此外,片中的国粹穷秀才金子仙、南市杂霸地的弹弓王、嘴把式索天响、东洋保镖佐川、买办投机商杨殿起、掠夺中国古董的洋商贝哈姆、盐商暴发户展老爷、风尘女子飞来凤、蔑视洋枪又死于洋枪的殷师傅、壮烈复仇的壮士小个子、阴狠歹毒的死崔……凡出场者,人各有面,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组成了一幅天津晚清社会生活图谱。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10)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11)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12)

(《神鞭》)

《神鞭》中的津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已故著名天津历史学者张仲先生谈到津味:“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只是风味食品,不成代表;小洋楼、金钢桥、海河码头也并非独一无二;风俗民情、婚丧嫁娶、音乐曲调,华北地区似乎大同小异;思来想去,怕还是语言——天津方言最有特色。”

张仲认为,真正的津味不是单一的,起码它五味俱全,《神鞭》恰恰如此:“它是津门历史、环境、文化、传统、社会风情、人民性格的综合物;它是一种在生活中可以感觉到的,在艺术创作中可以捕捉的,但又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味儿。”恰恰是这种味道,让《神鞭》成为经典。(文:何玉新)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13)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14)

陈宝国经典形象(陈宝国放弃四世同堂大少爷)(15)

(《神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