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曲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演艺集团合力打造共同创作的《表里山河》以气象万千、大气磅礴,以181.3万在线观看人次、近20万的点赞量,创造了“唱游三晋”直播活动中以来的最高纪录。该片以宣传推介我省“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为主线,以歌颂大美山西、感悟晋风晋韵为内容,用多样的艺术风格描绘了山西悠久的人文历史、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物产,特别是新时代山西转型发展的新格局、新气象、新风尚,表达了对三晋大地的深沉热爱,对灿烂历史的由衷自豪,对辉煌明天的坚定自信,是一首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凝聚山西精神的音乐力作。

我们常说山西是表里山河,那么在民族文化中表里山河是怎么解释的呢?他又有什么典故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混战,百家争鸣,从而留下了很多的成语和俗语。我们时常会听到山西省被称为表里山河,很多人不懂得这是什么意思,以为是说山西有很多山川和河流。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接下来我们就去民族文化中看看表里山河的意思是什么。

历史上的山西怎么样(都说山西是表里山河)(1)

  表里山河的意思

  “表里山河”这个成语在古代一直是用来形容山西境内的大山大江,因为山西省地势险要,是最典型由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易守难攻。后用于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表里山河的出处

  表里山河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后亦有文

唐·颜真卿《蒲州刺史谢上表》:“臣窃以此州之地,尧、舜所都,表里山河,古称天险。”

太平天国·刘盛培《建天京于金陵论》:“奠安宇宙,爰资天京之雄;表里山河,永系沧桑之固。

  表里山河的典故

历史上的山西怎么样(都说山西是表里山河)(2)

  西周初期,周武王分封诸侯国,当时在山西最主要的诸侯国是晋国。到了春秋时期,晋国国力达到鼎盛,成为五霸之一,其疆域已经覆盖到了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和山西东部。

  春秋中期的前632年,上位不久的晋文公拉开架势与楚国展开春秋争霸首战一一城濮之战,起先晋文公尚有些犹豫,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意思是打罢,胜了天下诸侯归顺,即使败了,晋国外山内河,易守难攻,你还怕什么。果然一战而胜,还退避三舍,创造古代诱敌深入、两翼包抄的经典战例。

历史上的山西怎么样(都说山西是表里山河)(3)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表里山河最初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而不是现在的山西,晋国从最初封地“河汾之东方百里”,到晋献公时期的“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大致范围包括“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也就是山西境内临汾和运城两块盆地是晋国春秋中期的实控版图,晋国拥有山西全境是文公之后历经五代君侯大肆扩张的结果。巅峰时期是河南、河北的一部分。

俗话说,3000千年看陕西,5000年文明看山西。昨日之山西,底蕴深厚,今日之山西,砥砺奋进,明日之山西,更加辉煌!所以再次提到山西,不要只说煤炭多,陈醋够酸,刀削面够劲道,最好的时间在游山西的路上,一路向阳,向着山西出发就是向着古老中国的北上广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