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教授樊代明
医学是什么?从40多年前学医,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也不是单纯的哲学,医学充满了科学和哲学,但还涵盖有社会学、人学、艺术、心理学等。对生命观的认识,不应只是局限在“真实”的层面,还要提高到精神层面。真、善、美,第一个是科学,后两个是人文。正如古人所言:“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一百多年来,科技向医学渗透和融合,给医学发展插上了翅膀,不少夺命的传染病得到控制,有些疑难杂症得到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人类的寿命也大大延长。我们知道,新中国建国之前人口平均寿命男性是39岁,女性是42岁;如今,这一数字已经分别为73.64岁和79.43岁。但是,随着技术至上的理念不断渗透和蔓延,医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开始错乱,把重点放到了救治最后阶段的疾病和患者上。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关注的是,现在三四十岁就患上慢性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医学被赋予过高使命,经常把危险因素当成病因治疗。不少医生和患者都过度相信技术,忽略了患者心理的苦痛及对医者关怀的期盼。医学还要去做一系列研究,但医生数量是有限的,医疗经费是有限的,更主要的是要认识生命的本质和医学的本质,这就要提倡慢性病的带病健康生存。
很多人认为:“有病就得治,越早越好,病是治好的。”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实际上,人类的疾病中,大约1/3不治也好,1/3治也不好,1/3治了才好。
不治也好的那1/3,最典型的诸如普通感冒,就是不治也会好的。人类医学即便追溯得再久远,也就只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已。在几千年之前是没有医学和医生的,至少没有系统的医学和药学,那时的人类又是怎么过来的呢?靠人体的自然力或称自愈力。医学一定要发挥和利用人体的这种自然力,而不是去遏制它。
再说说治也不好的那1/3。人总是要死的,其中一种是老死的,即寿终正寝,灯枯油尽。另一种是病入膏肓,医生再努力也是治不好的。比如很多晚期肿瘤,明明知道已治不好,还是一定要去治,而且子女认为这样才能体现孝心。举个或许并不恰当的例子,很多的古树上面长了很多疙瘩,就像是树的“癌症”,你看那古树就是“带瘤生存”,人们从来不把它切掉,因此成了古树;如果硬把那些疙瘩切掉,肯定早就死了。其实,对于慢性病来讲,有个观点叫“带病生存”,就是强调有些病是“治不好的”,这其中当然包括晚期肿瘤在内。对于这些人,带病健康生存就足够了。
剩下那1/3治了才好的,才是医生能做的范畴,也正是需要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尽力去争取的。有人会问我:“你是怎么知道这三个1/3的,你是根据什么得来的呢?”我回答是我们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这是医学观的正确表达,但并非是绝对精确的数据。美国医生特鲁多曾说过的名言“有时治愈,常常缓解,总是安慰”,不就是三个1/3吗?这也是我们现代的医学观。认识过头了,就会导致大量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夸大医学和医生的作用,最后是得不偿失。这个“失”,费点钱也许还不要紧,但若失去的是生命,就不划算了。
来源:生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