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梅土鸡之所以味道鲜美、百吃不厌,首先是原材料。鸡是本地的地道三黄鸡,这些鸡白天以山林、野地间的杂草、虫蚁为主食,只在傍晚归舍时才辅以杂粮五谷喂养,极大地满足了它们的营养需求,保证了营养供应的平衡,同时整天在野外啄食、奔跑、跳跃,又健全了它们的体质,增强了抗病能力,如此喂养出的地道土鸡,毛色光亮,体质强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这些土鸡没有喂任何合成饲料和激素,喂养时间和重量都有严格规定,喂养时间不能超过一年,重量不能超过3公斤。再加上所用猪肉都是本地熟食喂养的猪,挑选精肥适度的五花肉。辣椒是用香浓超辣的涟源本地朝天尖辣椒。

湖南娄底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湖南省娄底市8种特产与美食)(1)

近年来,娄底人宴请四方宾朋时,三合汤几乎成为一道必上之菜,并被称为“娄底特色”。三合汤的始产地,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新化横阳一带。它选嫩厚的牛肚皮切条,新鲜的嫩牛肉切片,细嫩的熟牛血切块,佐以八角、桂皮、茴香汤,浇上山胡椒油和米醋,再撒上辣末和香葱。其色艳斑斓,其味香、辣、酸俱全,跟新化横阳一带山民们热情刚烈的性格相表里。外地的客人一匙三合汤下肚,往往是脑门冒汗,腹内起火,嘴巴收不拢,但稍作回味,便会口中生津,胃口大开,精神爽朗,忍不住又把汤匙伸出去,人戏称,喝三合汤犹如看火爆动作片,新鲜、刺激、来劲,比喻倒也贴切。

湖南特产—猪血巴,是湘中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的历史了。新化水车蒙洱腊味食品有限公司在挖掘历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猪血巴,制作很讲究。特产典故:猪血巴是新化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的历史了。

湖南娄底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湖南省娄底市8种特产与美食)(2)

将白萝卜切成丝或条后晒干(较长时间)然后加盐并放在坛子密封阉一段时间,再拌以湖南本土的剁辣椒和麻油即可。在冷水江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辣椒萝卜,是下酒的好料。

湖南娄底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湖南省娄底市8种特产与美食)(3)

奶法饼为湖南中式糕点中唯一发酵的产品,至今已有70 余年历史。初称“ 发饼”,作为一种风味独特的新型大众化食品,面世即受到市民青睬,以致店家卖俏而只于夜间出售,以招徕其它生意,促进了夜市繁荣。成为当时湖南糕点行业的 “ 拳头” 产品。主要原料精面粉、馅糖、奶粉、甜酒、纯碱、苏打等,经面团调制、甜酒发酵、腌糖、切块、成型、烘烤等工序精制而成。饼呈扁圆形,表面乳白色,底面棕黄色,入口松软,奶香浓郁,酒香醇绵,甘甜味美.

湖南娄底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湖南省娄底市8种特产与美食)(4)

双峰米制烘糕,厚薄匀称,块大如牌,色橙黄,酥松燥脆,香甜可口。其营养丰富,为理想的儿童食品,也是双峰人走亲访友的馈赠礼品。米制烘糕作为双峰传统特产,已有四百多年生产历史。据《湘乡县志》载:公元一五八O 年,永丰镇一带出现烘糕作坊,采用石磨、竹筛、蒸笼、竹制烘筛等原始工具进行加工制作。因其具有独特的米制风味,香甜可口,故又名“米制香糕”

湖南娄底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湖南省娄底市8种特产与美食)(5)

奶糕:1910 年 ( 清宣统二年) 江永寿堂的创始人江恒寿采用优质米粉、白砂糖及疳积糖配合成肥儿 糕,清香味甜,易于消化,兼有肥儿驱虫功效,作为代乳品深受欢迎。长沙主要食品作坊竞相仿制生产,成为糕点行业的一种主要食品。糕呈正方形,色泽洁白,质地细腻,含有黄豆、奶粉、米粉。气味芳香、营养丰富,便于携带、运输、贮存,食时用沸水冲调,易于消化吸收。

湖南娄底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湖南省娄底市8种特产与美食)(6)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路过双峰走马街,品尝了当地饭店的“水豆腐菠菜汤”,颇有好感。回京后令御厨做这道菜而无一知晓,便责令内侍臣沿所游路线再访走马街。内侍臣带回便于旅行食用的干豆腐,皇帝倍加赞誉。从此,干豆腐被列为贡品。那时的干豆腐,一块可切成薄如蝉翼的七层,搓卷成筒状或绳状,便于携带,以彭兰茂作坊的“茂”字香豆腐和龙胜泰作坊的“圣”字香豆腐最为有名。据《湘乡县志》载,明代永丰镇就有人制作五味香干,用以在旧历年际供奉九天司命。制作五味香干,需选用永丰一带的优质大豆,经去壳、浸泡、磨浆、过滤、蒸黄、调配、入模、榨压,再均匀地撒上辣椒粉、辣椒油、香油、酱油、食盐,然后连续烘烤24小时即成,辣、甜、咸、香、鲜五味皆备,具有减肥、降脂、消食、健齿养身等功效,已成为当地和外地人都喜爱有加的风味食品。

湖南娄底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湖南省娄底市8种特产与美食)(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