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雷电四位神仙在路上(虽然阴阳两隔事理却是相同)(1)

人情世故,将我们关联到了这个社会中,人人不得脱身。什么叫人情世故呢?

人情,通俗地说,就是人之常情。在我的理解上,就是洒扫应对、迎来送往之态。世故,通俗地说,就是人之常理。在我的理解上,就是进退周旋、得失取舍之道。

为什么神佛仙圣也讲人情世故呢?

在我们传统的神话体系中,为分天地人三界。人间为阳界,所有的事物都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天地两界统称为阴。因为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处于“阴”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看不见,是如何得知它们也讲人情世故的?

先看看人间的佛与圣的故事。

惠能大师是一尊佛,也称为天生圣人。成佛后,经常教化世人。有一十三岁的神童,名叫神会,初见惠能大师,便发问:“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惠能大师见这小童如此无礼,便用手杖敲了神会的小腿三下。然后问神会:“吾打汝是痛不痛?”

在一般世俗人看来,德高望重的大师与一个少年一般见识,配不上大师的身份。但是,正是用这个方法,既教训了神会的无礼、又启发了神会的智慧。这就是世故。

再说孔圣人。权臣阳虎送了一只烤乳猪给孔子。按礼节孔子需要亲自去阳虎处还礼。孔子知道阳虎的心思,便在阳虎不在家的时候去还礼,避免见面。结果不巧,在路上遇见了。这个故事里来来往往的就是人情。

神话体系中的那些神仙们的人情世故,我们可以通过《西游记》中的故事去体会一下。

比如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那节故事里,处处都是人情世故。镇元大仙对悟空说:即使到了你那西天如来佛祖处,也要还我的人参果树。这就是索要人情。悟空寻找医活果树的方子时,到蓬莱求福禄寿三星。得知缘故后,三星立马赶去三庄观,帮悟空说情宽限几天。看似说情,其实是攀镇元大仙的人情。悟空到了南海,观音菩萨直接责怪悟空,为什么不早来找她。菩萨的责怪体现的是世故。因为菩萨许过悟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菩萨会帮他解难。悟空见菩萨责怪,心中反喜。为何会喜?因为有了菩萨的责怪,悟空知道可以还得清镇元大仙的人情了。

风雨雷电四位神仙在路上(虽然阴阳两隔事理却是相同)(2)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身边有位朋友,近一段时间,突然在身上发生不少古怪的事情。便去一位通神的大仙处,寻求缘故。大仙入定时,看见他家里有一尊菩萨瓷像堆放在杂物中,没有被供傣,因此心中不快,便示显古怪给他看。便问这位朋友,怎么请了菩萨不供奉?这位朋友很迷惑,不记得请了菩萨在家。当场打电话叫他儿子扒拉开杂物,果真有尊菩萨像。这是半年前一位信佛的朋友送给他的。这位大仙说:要么供奉,要么请走;请神不供,不如不请。

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大神好请,小鬼难缠。说的是我们人间,大官往往平易近人,而小官们往往趾高气扬。其实,这话在阴阳两界,都是一个道理。之所以小鬼难缠,是因为小鬼们弄得都是世俗的人情,属于狗肉上不了台面。

无事不登三宝殿,无难莫许神仙愿。有事上门,因为有人情在;无事上门,就属于没事找事。有难许愿,因为菩萨察人情;无难许愿,神仙们不知所措。

所以,井水不犯河水。阴阳相隔,尽量别瞎掺和。生在人间,把人间的事处理好,把脚下的路走好,不犯错、不犯难,就不会陷入到人情世故纠缠里。立身为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上不求天、下不求地,不越界、不迷信,也不会被神佛仙圣们纠缠。

有句话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把人间的人情世故搞得清、掂得明,就不关那些神佛仙圣们的事儿了。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