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端麦玉清狸猫换太子(五个两清官戏里戏外朱若功)(1)

蒋文端麦玉清狸猫换太子(五个两清官戏里戏外朱若功)(2)

蒋文端麦玉清狸猫换太子(五个两清官戏里戏外朱若功)(3)

蒋文端麦玉清狸猫换太子(五个两清官戏里戏外朱若功)(4)

蒋文端麦玉清狸猫换太子(五个两清官戏里戏外朱若功)(5)

蒋文端麦玉清狸猫换太子(五个两清官戏里戏外朱若功)(6)

蒋文端麦玉清狸猫换太子(五个两清官戏里戏外朱若功)(7)

蒋文端麦玉清狸猫换太子(五个两清官戏里戏外朱若功)(8)

蒋文端麦玉清狸猫换太子(五个两清官戏里戏外朱若功)(9)

武义新闻网讯“劲道,精彩,有趣!朱公的形象深入人心!家乡出了这样的清官真是给我们大家树立了榜样!”12月11日晚,新编廉政婺剧《清官朱若功》在桐琴镇大会堂举行首演,该镇水韩上村党支部书记韩仲元看着演出感慨地说。一波三折的剧情,铿锵激昂的唱腔,加上缤彩的服装脸谱,热闹的锣声鼓点,武义小百花婺剧团的倾情演出将一个有血有肉的朱若功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

婺剧《清官朱若功》,以历史记载朱若功为官生涯中的故事为基础,构建了一条朱若功与为非作歹的昆明总兵胡天理进行斗争的矛盾主线,塑造了一个心系黎民、不畏权贵、反腐惩贪、廉洁自律的古代清官形象。

戏里朱若功,即是戏外朱若功的一段人生缩影。

朱若功(1667~1736),字日定,号学斋,上仓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曾任昆明县令,“以礼士爱民为先,兴学厚民为本,如开仓赈灾、除陋习、置义产、直言谏政、拒纳贿赂、执法不挠等,深得民心”,是当时有名的清官,受到康熙赏识。

朱若功自1709年高中进士后,在京任“观政吏部”及在家十年中,一不送礼,二不跑官。直到过了十年(1719),才被委派到千里之外的云南昆明任知县。昆明是云南省会所在地,是云南府四州七县之首县,也是少数民族集居地。朱若功赴任,时逢准噶尔入侵西藏,清康熙皇帝派兵援藏之役,出兵多,任务重,急需供给。昆明又是叛逆吴三桂遗老残兵住留较多的地方,兵荒马乱,情况非常复杂,百姓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县内欠田税的就有四千多人。面对百姓无力纳税和兵需供给,朱若功不忙于收缴,并下令对未完税者一律不许鞭打和强征。朱若功经过下村走农户调查,了解到百姓不是故意抗缴,实乃无力,加之回想当年父亲欠税被吊衙门之事,对百姓的爱心和善心更加倍增,对无力交纳的农户通过各地认真的摸排,分别予以分期或减免。

康熙五十九年(1720),云南金臬宪(按察使的敬称)奉上级之命至边界办理军需。抚台将近百宗案卷交朱若功审理,并交待可以全权处理。朱若功手握大权,却不以权谋私。一日有一行贿者,黑夜带着银子前来拜访朱若功,想请朱若功为其办事,说:“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请笑纳。”朱若功当场拒绝,来者又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朱若功就给来人讲了“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行贿人听完故事,知朱若功借故事来拒贿,赶紧带着银子溜走了。

朱若功为民勤政和以民为先的思想品质深受百姓爱戴,也得到了皇上的恩宠。雍正四年(1726年)冬,皇上召见朱若功,要委以重任。而奉旨进京的朱若功,自知年已花甲,决意要让位于贤,退位回家。因而,当皇上问话时,他故作耳聋,答非所问,皇上以为他的确已年老体衰,就让其原品告老还乡。

朱若功在云南任职八年,留在当地的是“民之父母”的口碑,而带回家的有“五个两”。一是两张诰命圣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二十日,皇上分别敕命赐朱若功父母和朱若功夫妇为文林郎和孺人的诰命。二是两棵树:为了留恋在云南任职与百姓的感情,他特地从呈贡采集了两棵钩栗树苗。钩栗树为常绿乔木,叶大荫浓,树干浑圆,直插蓝天,在武义本地绝无仅有。现在这两棵钩栗树虽历经近三百年的风风雨雨,仍枝繁叶茂,孕育着无限生机。三是两部书:分别是朱若功纂写和制版印刷发行的《至性四书》和《积庆楼文集诗集》。四是两幅图:即《望雨图》和《访耕图》。《望雨图》绘着朱若功头戴官帽,仰头望天,观望喜雨的情景。上有范启仲的题诗:“农不能耕可奈何,雨珠雨玉总蹉跎,如今雨雨真珠玉,点点从天洒太和。”《访耕图》绘的是朱若功带着手下,挑着馒头,慰问耕农的情景。朱若功除了带回以上四个“两”外,还有那就是“两袖清风”。他把俸禄白银约千两,捐给当地的公益事业,他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吾所遗者,唯些方寸(指心)而已。”云南杨抚军称赞他:“诚良吏第一”。全臬宪啧啧嘉奖曰:“昆明朱令清滇勤为第一莅官”。县人制“民之父母”匾额赠之,有“召父杜母”之称。

朱若功告老还乡,除带回以上五个“两”外,还带回了云南人民的一片心。返乡之日,许多市民送了一程又一程,任凭朱若功苦口婆心地劝阻,都无济于事。有许多兵民一直把朱若功送到远离千里的上仓村。据传,有许多送朱若功的兵,后来干脆就留在了武义,朱若功为他们安排了山地开垦种粮,因大多数是朱若功手下的兵,后来他们住的地方也就取名“朱兵”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