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秋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秋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的节日中秋)

中秋节传统文化的魅力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阅读提示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上下五千年灿烂中华文化有正确的认知,我们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发扬,坚定文化自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壬寅年的中秋节前夕,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处州晚报等媒体,对于中秋中华传统文化都先后进行了梳理和汇总,从科学的角度去诠释为什么有的年份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解释中秋起源即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开始祭月拜月,兴于唐,盛于宋,明清后成为我们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端午、春节、清明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各大媒体还对“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玄宗游月”等的传说故事,吃月饼、祭月、赏月、赏桂花、饮桂花酒、猜灯谜、玩花灯、观潮等习俗一一进行了梳理。最后,还对苏轼、辛弃疾、陆龟蒙、皮日休等古诗词作家的中秋诗词进行了展示。媒体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全国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家庭团圆,幸福美满”一时感慨良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弥漫在我们周围。

中秋节期间,我们丽水各地的线下中秋活动,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笔者有幸参与了中秋节前夜举办的“月满中秋2022年壶镇中秋传统文化节”,该活动在壶镇百廿间举行,参与者身穿宋代汉服,他们在“花市灯如昼,灯树千光照”中,趁着斑驳月色,沉浸式搞“文联古韵、月满中秋”雅集。雅集中有糖画、书画纸扇、馄饨烧饼、苦槠豆腐、木莲豆腐、手提灯、剪纸、茶艺等,更有点茶、熏香礼仪,当然少不了水调歌头朗诵、众人作揖拜月、宫庭夜宴舞蹈、花好月圆演奏、即兴《麦牙糖》独唱以及曼妙少女乐器合奏等等,来自全县各地文联会员、琴棋书画诗酒茶爱好者,他们无拘无束,尽情欣赏唱歌、跳舞,领略别具一格的诗词歌赋。令人欣喜的是,活动还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朋友,他们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大快朵颐月饼、水果,拿着花灯纸扇,品尝“宋韵文化”特色的冰糖葫芦、手工麻糍、缙云馄饨、酸甜梅汤等等。他们穿着崭新的汉服,在心仪的雅集过程中拍照留念,而且,还老练地用手机立马制成“美篇”“抖音”“快手”等作品,自豪地上传朋友圈或同学群家人群。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中,中秋节的吃住行游购娱仅仅是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的凤毛麟角,全国上下重视,普通民众参与。此次壶镇百廿间的庄重典雅的“拜月仪式”,主持人用雄浑厚重的音调宣示:“春朝咏日,秋夕拜月,时际八月,适值望夜。皎月当空,映万里空明;盛友云集,举庭筵言欢。值此佳节之际,共设几案,恭陈瓜果时蔬,施以汉仪,同祈盛世长歌、国泰民安。”场面肃穆,教导人们要敬畏天地、顺应自然、珍视环境,祈盼世界和平,百姓安居乐业。其昭示的传统教育意义不可小觑。有一位牙牙学语的小朋友现场问妈妈:“我们祭拜月亮,就是祈祷和感谢上天,让我们永远生活美满、合家幸福吗?”妈妈高兴地说:“宝贝说得对,拜月就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啊!”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上下五千年灿烂中华文化有正确的认知,真诚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持之以恒地得到发扬光大。我们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发扬,坚定文化自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缙云 施星 54岁)

本文来自【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