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近几年最好的国产翻拍剧是什么?”

很多人不免大脑一片空白,近几年有好的国产翻拍剧吗?

是啊,说起近几年的国产翻拍,许多观众不免无语凝噎、垂头叹气。

被拍烂了的金庸、古龙题材,甚嚣尘上的日韩剧生搬硬凑,经典IP回炉重造却连连被毁。观众只想大喊:“求放过经典吧!”

正是在这种“十翻九扑”的情形之下,2017年一部被认为绝对难以超越原版的翻拍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它就是

《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1)

这部2017年10月1日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一经播出便迅速蹿红,新华社3次点赞,人民日报4次热评,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2分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2)

电视剧的主演是谁呢?

是一群6-12岁的“小戏骨”,像他们之前翻拍的《小戏骨白蛇传》已经小有名气。

电视剧主要以刘姥姥三进大观园为主线,讲述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1987年版的《红楼梦》之经典毋庸置疑,大家对2010年李少红版的吐槽也是有目共睹。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3)

那么,“小戏骨”版凭什么能脱颖而出呢?

在晨晨看来,主要原因在于它抓住了1987年版的“形”和“神”

它的“形”和“神”主要体现在哪儿呢?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它角色选择的恰如其分

要知道,陈晓旭版的林黛玉可是让观众发出“世间再无林黛玉”的感叹,那我们来看看剧中由10岁的周漾玥饰演的林黛玉表现如何。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4)

她的最初登场,便是展现她离家而去,凭窗垂泪。

水灵灵的大眼睛,眼泪说来就来,完全符合林黛玉“泪人儿”的形象。

目光上移,看到她细细的眉毛,可见剧组对人物妆容的考究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与原版一样,林妹妹的许多哭、笑大特写完全扛住了观众的检验。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5)

而她瘦小的身形,柔弱的体态可以说与纤腰窄肩,弱柳扶风的陈晓旭如出一辙。

说完林黛玉,那我们来看看薛宝钗。

12岁的钟熠璠饰演的薛宝钗刚一出场,晨晨只想感叹“我的天,这就是薛宝钗本人吧”。

“脸若银盆, 眼如水杏。”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6)

温柔端庄,典雅大方,演出了超出年龄的沉稳。

说起话来节奏停顿恰到好处,台词功底也相当出色。

少林弟子出身的11岁的释小松,在此之前已经出演过一些影视剧。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7)

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哥贾宝玉与他本身的形象其实有一些差距,实话说,晨晨最初看到他感到有点担心。

可随着剧情的进展,他打消了观众的疑虑,渐入佳境,有那么几个镜头也是相当有神韵。

他与黛玉的初初相见,互相凝望,不免让人露出老母亲般的微笑。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8)

除了“宝黛钗”之外,里面扮演中老年的角色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个挑战,而他们的表现却让人惊艳。

有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王熙凤泼辣精明,惟妙惟肖。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9)

有畏畏缩缩、粗鄙有趣的刘姥姥,摔起跤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

而扮演贾母的12岁的陶冰蓝,对于老人家表情和体态的捕捉也很到位。

小演员染白的眉毛和头发,完全没有包袱。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10)

人物出彩当然还不够,这版的场景设置也相当还原。

黛玉葬花,宝黛共读西厢记,宝钗扑蝶,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场景非常良心。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11)

而良心的场景配上经典的音乐,特别是片尾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曲子一出,有种穿越到1987版的感动。

在电视剧开拍前,剧组让小演员进行集训,甚至请来了原版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给孩子们进行指导。

可以说,成就一众小演员的惊艳亮相,除了演员本身的演技之外,也有剧组对服化道和场景、音乐等细节的考究

因此,很多观众都纷纷表示“一颦一动都很有87版的神韵啊”。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12)

是的,这句话说出了“小戏骨”版最大的特点——对1987年版的复刻

可以看到,“小戏骨”版以1987年版为蓝本,演员、场景、音乐等一切都尽可能还原老版。

这里就引来了两个争议。

1. “还是比不上老版”——态度决定一切

其实,由于“小戏骨”版全员都是由10岁出头的孩子出演,观众对儿童本就有天然的亲近宽容之心,而他们的演绎惊艳众人,大大超出观众预期,不免让人赞不绝口。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13)

平心而论,“小戏骨”版抓到了1987版的“形”和“神”,但的确当然是超越不了1987版。

黛玉母亲早逝,常年寄人篱下,孤僻自傲又敏感多情,她与有着共同价值观、爱情观的贾宝玉相遇,两人心灵相通最后却被封建礼教拆散,有着反抗和追求自由的深意。

话语流转间的暗藏机锋,人物交往间的人情世故,几岁的小孩子怎能领悟?

所以,他们只是尽可能地在模仿,那么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认可呢?

无非就两个字——认真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14)

比起许多翻拍剧五毛特效、天雷滚滚,什么东方不败变性、妲己跟杨戬谈恋爱,剧“不惊人死不休”。

“小戏骨”版处处考究,力求还原真实。

比起现在动辄50、 60集倍速看都嫌多的剧来说,“小戏骨”版每集25分钟,一共9集,决不贪多。

正如导演潘礼平对小演员签的是“保护条约”。

“不搞童星经济,不能助长这种风气,我们是培养小戏骨,不是培养明星,将来还要培养青戏骨、老戏骨”。

“小戏骨”版小演员各个形神兼备,尽可能贴近原著。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15)

反观现在大行其道的选角方式,不是看是否符合,而是看流量和商业价值。

一部剧的火不是没有原因的,“小戏骨”版正说明了“态度决定一切”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2.“消费儿童,不利于孩子成长”——多问孩子喜欢不喜欢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大人们好像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演戏对小孩子不好。

你是否问过他们收获了什么?他们开不开心?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16)

就拿晨晨自己来说吧,小时候特别喜欢跟小伙伴玩“过家家”,自编自导自演,充分发挥了小孩子无尽的想象力。

而剧中的小孩子把出演当成一个夏令营,像黛玉的小演员还特别有演员的觉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道

“也是演戏的人,得受点苦”。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17)

可以说,有的小孩子对于演戏就是有兴趣、有天分,我们不能低估儿童超强的模仿能力。

比如演《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娜塔莉波特曼,《牯岭街杀人事件》里的少年张震。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阻止小孩子参演,我们又怎能在荧幕上看到他们如此经典的作品。

与其阻止孩子接触影视画地为牢,不如让他们多体验这个世界。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18)

可以看到,“小戏骨”版删去了不适合演绎的爱情戏,从刘姥姥入手,传达的是“看得见穷人,看得起穷人”的理念。

比起1987版,更适合儿童看的“小戏骨”版,更像是一个引子,它培养了小孩子对名著的兴趣,对演戏的兴趣,充分彰显了中国小演员的潜力。

小戏骨红楼梦四个版本(小戏骨翻拍的红楼梦)(19)

“小戏骨”版的胜利,是传统和经典的胜利,是观众对鲜肉流量经济的厌恶。

“小戏骨”版的火爆背后,是中国原创剧本的匮乏。晨晨相信,如果有适合孩子的好剧本,“小戏骨”们绝对会演得很好。

“天下苦烂翻拍久矣”,只能看看“小戏骨”洗洗眼了。

青石电影编辑部 / 晨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