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着苹果撑腰,前些年的富士康捞了不少钱,短短几年便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手机代工厂,可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富士康是不可取代的。

在苹果手机风靡全球的时候,富士康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因为一次次的跳楼事件,富士康俨然成为了“血汗工厂”的代名词。

这些,似乎并没有影响郭台铭将钱包塞满,在他的眼里,富士康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因此还曾在访谈节目中大放厥词,得罪了无数人。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1)

跌落神坛的富士康

最初的时候,郭台铭发现了大陆的潜质,决定在大陆布局。

富士康成立后,也专门将发展的重心瞄准在电脑相关配件之上,这个决定,也使得富士康找到了成功之路。

郭台铭的战略布局其实也非常简单,他就是看中了广大的劳动力资源,将生意从珠三角一路做到了长三角,再往内陆延伸。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2)

如此一来,富士康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并且提供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也可以说,富士康就是吃着“苹果饭”长大的。

也有人分析说,苹果一半的产品都出自富士康,二者相互成就,都成为了巨头公司。

可别忘了,富士康同样是和底层的劳动者是相互成就的,没有这些劳动者,富士康也同样不可能有那样的辉煌成就。

郭台铭不管不顾,最终飘了起来,在富士康的发展还算不错的情况下,他在一档节目上说了一些非常嚣张的话,觉得他是在养活国人,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似乎是有了富士康,这些人才能吃得上饭。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3)

作为商人,郭台铭不可能不懂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订单,苹果又怎么会获得做大的机会呢?

他这种傲慢和无礼,也算是将人给彻底得罪了。

首先,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发展如此之快,和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密不可分,如果中国消费者放弃了苹果,那么苹果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大打折扣,如此一来,富士康又能如何接到这么多的订单?

与其说是“有了富士康,才有了工作岗位”,不如说是“千千万万的消费者最终养活了富士康。”显然,在这件事上,郭台铭压根就直接颠倒了顺序。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4)

郭台铭对于很多事情都表现得非常轻蔑,可他对于苹果的态度,则格外遵从,苹果在哪里,富士康就会准时出现在哪里。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富士康则将着眼点放在了印度。

富士康“出走”,国人却保持着看热闹的心态,那一条条年轻的生命逝去,早已让国人极为厌恶这个代工厂,很多时间和作息的安排非常不合理,拿劳动者当成生产机器。

代工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并且技能单一,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5)

郭台铭为了稳固和巨头甲方的关系,选择了极力压缩成本,并且降低自己的利润,用价格优势来守卫自己的“城池”,员工的基本工资非常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厂区也会形成浓厚的加班氛围,这种管理方式让很多员工不堪重负。

2010年起,富士康出现了第一起跳楼事件,然后就接连发生了十几次,每一条生命逝去,网络上都有无数指责富士康的声音。

在跳楼逝去的人中,有些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也有些是迫于生计的进城务工人员,这些事件的发生,本身就使得富士康的名声非常难听,员工数量也一直在下滑。

此外,郭台铭的话,也彻底激怒了很多消费者。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6)

自从2015年开始,国产手机品牌渐渐站了起来,跟往常相比,苹果手机的订单出现了大规模的下滑,订单一少,富士康自然不需要那么多的员工,就走上了裁员之路。

那会,华为也伸出了援手,将部分“荣耀”手机的订单交给了富士康,富士康也算借着华为才度过了难关。

2019年,华为遭遇了风波,这次富士康并没有选择知恩图报,反而直接取消了华为的订单,华为在这方面也丝毫不客气,将大部分手机代工业务转给了富士康的对手:比亚迪。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7)

过去,富士康算是第一批崛起,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对手,郭台铭膨胀起来,为了拴住苹果的心,也曾向外迁移过生产线,可是外部的工厂还是没有办法满足订单,富士康才重新将重心转移回国内,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也实在让人寒心。

再加上郭台铭目中无人的态度,不仅得罪了消费者,同样也得罪了不少企业家,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大家自然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8)

报应,源自竞争对手

对于郭台铭来说,在他大放厥词后不久,报应就来了,并且非常快。

第一位竞争对手,是郭台铭昔日的部下:王春来。

早在1988年,深圳的富士康代工厂建成,一位21岁的女工人来到了流水线之中。

她就是王春来,大概9年的时间,王春来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从流水线工人一步步崛起,最终爬到了部门主管。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9)

然而,王春来并不满足于现状,离开富士康后,王春来投资了一家代工厂,准备自己也做一番事业,这便是立讯精密的诞生过程。

她十分了解富士康的体系,同样也盯上了iphone这块大饼。

2011年,王春来的立讯精密收购了联滔电子,这也是王春来第一次进入到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体系之中,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王春来不断走着收购之路,一步步充实起自己的实力,她需要的,也仅仅只是一个机会了。

2016年,苹果公司发布了airpods无线耳机,立讯精密迅速出动拿下了苹果订单,成为最大的airpods代工厂。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10)

在立讯精密正式收购了Iphone的两家代工公司后,就意味着立讯精密要开始为苹果公司生产iphone了,这次收购,也让一些媒体报道出“打破垄断”的标题,足以见得立讯精密的影响力。

郭台铭反复横跳之际,立讯精密宛若一只猎豹,死死盯住每一次可以出手的机会。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消费者们的选择绝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大家也需要“感情”。

第二位竞争者,是一位劲敌,名叫比亚迪。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11)

近些年,随着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升级,再加上越来越多高素质劳动者的出现,国内的代工企业同样创造出了很多就业岗位,这些企业本身就能分割富士康此前占领的市场。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苹果25家核心供应商中,有9家都来自于中国,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比亚迪,可以说,比亚迪的出现,给了富士康当头一棒。

比亚迪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以及电池生产商,在这些光芒的背后,比亚迪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头衔:全球第二大代工厂。

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的“江湖地位”也就比富士康低一点,王传福和郭台铭显然也成为了劲敌。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12)

崛起以后的华为也将订单转交给了比亚迪,除此以外,小米、oppo、vivo等知名国产品牌同样将自己的订单交付给比亚迪,再加上立讯精密等国产代工厂的兴起,富士康已经不再是这个行业唯一的选择。

曾经,也有无数专家们探讨过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的危机,如今,大家也不用再纠结富士康是不是打开涨停板了,而是富士康如何度过当下的难关。

在iphoneXS刷新了价格后,基于整个苹果产业链乐观的估计,那会苹果的销量可能是最好的一年,以富士康为代表的苹果产业链都在为高生产做着充分的准备,以此来应对即将到来的生产旺季。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13)

根据《界面》报道,光是富士康郑州产区就已经提前安排了27条生产线,深圳也有12条生产线做好了组装新机的准备,各地加起来,富士康至少为迎接新机型准备了60多条生产线。

那一年,郭台铭估计也要气哭了。

苹果的创新能力有限,再加上定价过高,导致产品来到市场后非常疲软,在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三款手机都出现了1000元以上的降价,整个苹果生产链都感觉非常失望。

受此影响,各大苹果供应链企业的股票基本都一路暴跌,冲在最前面的,自然还是富士康,脸最难看的,必然要属郭台铭。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14)

郭台铭放出的狠话,无疑是建立在对苹果的充分信任,他觉得只要这个“聚宝盆”在,自己大可高枕无忧,这也是他被打脸的另一个原因。

富士康辉煌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原因也不必多说,可一个企业的业务发展完全依赖于另一个企业,那么弊端就会彻底展现出来。

作为一个企业家,郭台铭也是相当精明的。

可是,苹果的成功已经彻底让富士康形成了“路径依赖”,富士康想要彻底改变现状,同样需要巨大的勇气,很显然,郭台铭没有这种勇气。

郭台铭在赌,选择了“All in”,那些生产线不仅没有帮助他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目标,反而成为富士康极大的负担。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15)

他们在美国的生产基地也能创造一万多个就业岗位,可从生意角度思考,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苹果市场良好的基础上,即便如此富士康也要等到2046年才能收回成本,一旦苹果的地位下滑,那么所有工厂都将是郭台铭的烫手山芋。

富士康估价暴跌的程度也同样让人震惊,股民们同样在郭台铭被打脸的同时看到了富士康的弊端,这也导致了新一轮“蝴蝶效应”。

对于郭台铭来说,即便辉煌不再,同样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受到苹果的影响,还具有转型的资本,富士康若有勇气,也能够摆脱对苹果的单一依赖,否则这些积累依旧的问题只会越来越深。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16)

可是,国内的民众还会给他这样一个机会吗?

富士康的成功离不开百万员工的支持,生意做大了就想着远走高飞,这也是郭台铭在坊间被诟病最多的一个点,只注重利益的企业家,自然走得不会长远。

几次“作妖”,加上跳楼事件,也让富士康在国内的口碑大幅度下降,他们跌落神坛,大多数人都保持着看热闹的态度。

就算是现在,富士康所面临的人工成本也会迅速上升,再加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租房成本等刚性成本也在逐步攀升,这也让工人的收入越来越难以满足支出的需求,工人们必然是要求涨工资的,毕竟,单纯的“人口红利”年代已经过去了。

这一切,对于郭台铭而言,算是咎由自取,他惨遭打脸,资本也依旧不看好富士康的转型,这个名字,或许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黯淡下去。

可是,郭台铭毕竟是一个商人,他的脑子还是比较好用的。

2021年,全球疫情控制情况一言难尽,富士康在印度和越南的工厂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可是这也还是没有影响到富士康的吸金能力。

根据“IT之家”的消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公布的2021财报,富士康的营收业绩还是充满了冲劲,位居行业前列,这也不难看出,“墙头草”运气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里面,自然有苹果用户的“鼎力支持”。

2021年,苹果发布了Iphone13系列,消费者的数量总体上还是非常高,这也推动了富士康的再次崛起。

这下,富士康再度成为了香饽饽,苹果产品的热销,富士康便能从中分一杯羹。

海外的代工产线受到了重大影响,鸿海精密最终还是回归到了国内的代工厂生产之中,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帮助,那么鸿海精密的销售额自然不必多说。

过去放过狠话的郭台铭,早已选择了低调,他是一个商人,也不会让自己第二次被打脸。

经过了一番挣扎,富士康还是想通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国内的广大客户,尤其是Iphone系列手机总体上缺乏“统治力”后,郭台铭也算醒悟了。

因为没有他,国内的代工行业依旧发展良好,他并不是没有替代品。

中国市场带给富士康的,远远要高于富士康带给中国的,他们早就对中国市场形成了一种隐形的依赖,只是彭长时期的郭台铭,并没有看出这种依赖感。

2021年夏天,郭台铭乘坐私人飞机前往欧洲,并带上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他也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降落捷克,第一件事便是打疫苗。

若不是媒体的捕捉和郭台铭自己的社交媒体,现在已经很少能听到郭台铭再在公共平台说一些激进的言论,他再市场上的影响力很大,可能一句话说不好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市场,如今的郭台铭,可能也更像是一个成熟的商人了。

2021年年末,郭台铭预言“2022年台湾一定会缺电”,引起了台湾产业界忧心。不知道今年的郭台铭该何去何从?

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跌落神坛的富士康)(17)

参考

1. 富士康紧急转型 新浪财经

2. 富士康市值蒸发1189亿 转型之路艰难 《中国企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