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名人一生的20条座右铭 1 安逸和幸福,对我来说从来不是目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一生必读十句名人名言?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生必读十句名人名言
影响名人一生的20条座右铭
1 安逸和幸福,对我来说从来不是目的。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年—1955年),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名人故事
1909年7月,爱因斯坦应邀到日内瓦,参加隆重的日内瓦大学周年校庆和纪念建校人加尔文的庆祝活动,并接受日内瓦大学授予他的荣誉博士学位。在庆祝活动的游行中,学校里的显要人物和政府中的大人物都身穿燕尾服,头戴高礼帽,或者身穿绣金长袍,头戴平顶丝帽,而爱因斯坦却穿着一套平时上街穿的衣服,头上戴着一顶草帽。对这次庆祝活动所举办的盛大宴会,爱因斯坦很不以为然,他对坐在旁边的人说:“如果加尔文还活着,他会架起一大堆柴火,把搞这样铺张浪费的盛宴的我们全都烧死。”
爱因斯坦自己曾说过:“安逸和幸福,对我来说从来不是目的。”他拒绝自己被安排在上流社会中,甚至对社会上给他的特殊照顾感到愤怒。
我的一句话感受
安逸会使人堕落,我们要学会拒绝安逸,主动、勇敢地去磨炼自己,使自己能够经受住生活的磨难和挫折!
2 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
——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1821年),原名拿破仑·布宛纳,人称“奇迹创造者”。他是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名人故事
拿破仑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指挥家之一,他曾多次说过,“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不只是一句豪言壮语,他的确是这么严格要求自己的,也是这样来训练自己的士兵的。
一天,拿破仑去检阅他的部队。正走着,他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紧急的呼救声,原来一个士兵正在水里手忙脚乱地挣扎。拿破仑得知他不会游泳,而且他看起来马上要下沉了,于是拿破仑马上从侍卫手里拿过一支步枪,并冲落水的士兵大声喝道:“你再不向岸边游来,我就开枪了!”话音刚落,拿破仑真的端起枪,朝那人的前方连开了两枪。落水的士兵听到枪响,像发生了奇迹一般,竟然会游泳了,并且向岸边游过来。
拿破仑就是这样激发出了士兵身上的潜力,将很多“不可能”变为“可能”,从而赢得了众多战争的胜利,成为欧洲名噪一时的霸主。
我的一句话感受
只有对胜利抱有必得之心,不给自己任何借口,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3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他为人仁厚,为政不卑不亢,秉持道义。他编纂《资治通鉴》,历经19载,一丝不苟。
名人故事
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但是也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终于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司马光想过很多办法,比如他在睡觉前喝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又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被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
司马光读书不仅很勤奋,也讲究方法,他主张“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他坚持把所读的书都背诵下来,反复咀嚼和思考,坚持不懈。终于,他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豪,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
我的一句话感受
成功的人不是依靠盲目的勤奋,而是需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4 永远记住,你自己决心成功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林肯
林肯(1809年—1865年),美国第16任总统。他领导北方政府取得了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实现了美国联邦统一,带领美国在19世纪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被称为“伟大的解放者”。
名人故事
林肯的成功之路充满了坎坷,但是,他一直在前行,前行途中有一句话一直半随着他。
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林肯家境极为贫穷。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但林肯从小就热爱学习,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演讲。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看律师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听,一边模仿,在没有听众的情况下,他甚至还对着树林和玉米反复地练习演讲,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
从29岁起,林肯就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1860年,他终于当选美国总统,并取得了辉煌的政绩,被马克思称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林肯的成功,无不与那句伴随他一路走来的话有关,那就是:“永远记住,你自己决心成功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我的一句话感受
艰苦的条件不是我们无法成功的理由,信念是推动前进的巨大动力。
5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年—1934年),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成功女性的典范。
名人故事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距镭问世已经18年了,镭的身价已是每克75万金法郎。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这项专利,居里夫人应该早就富甲一方了'。
但是,居里夫妇在18年前提炼出第一克镭时,就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1克镭,以便继续我的研究。可是它的价格太昂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异常惊讶。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如此困顿!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她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得到解决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我的一句话感受
一个伟大的人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居里夫人用这种不为盛名所诱惑的行为,为后人作出了表率。
6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名平,字原,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名人故事
屈原从小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留下了很多佳话。湖北省秭归县有一个“读书洞”,相传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屈原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上学期间,他总是第一个到书房,又最后一个离开书房。有一段时间,他为了专心读书,每天放学后都去一个山洞里,安安静静地品味书中的优美文字,一直到很晚。就在那里,他在书中充分领略了楚国民间文学的美妙,为日后创造出“楚辞”这种新文体埋下了种子。
后来,屈原“洞中读书”的故事便流传开了。在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洞叫作“读书洞”。
屈原在著名的《离骚》中写下:“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他对人生、对理想不断追求的写照,也是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的写照。
我的一句话感受
学知识如同一个赶路的过程,走得越远,越是无法停止对知识的渴求。
7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
——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1827年),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一,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名人故事
贝多芬的少年生活十分坎坷,他几乎没有享受过父爱,母亲也早早离他而去。他还因为外貌生得丑陋,经常遭人嘲笑,而他音乐上的才华很晚才被发现。
就在贝多芬好不容易从生活的困境中摆脱,锦绣前程即将展开时,他却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世界末日。但贝多芬下决心要和命运进行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
当时的贝多芬还爱恋着一位叫朱丽叶塔的姑娘,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献给她的。然而朱丽叶塔辜负了贝多芬的一番情意,后来与一位男爵订了婚。
耳聋的治愈日渐渺茫,再加上痛失心仪已久的恋人,这双重的打击使顽强的贝多芬支撑不住了。1802年他写下了一封绝笔信,即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在信中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理想和痛苦。不过他最终还是重新振作了起来,有着坚强个性的他不可能屈服于命运的摆布。在那篇遗嘱中,贝多芬说道:“是艺术,就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
我的一句话感受
困境和苦难是成功的试金石,只有通过重重考验的人,才有资格拿到成功的奖杯!
8 我将粉碎一切障碍。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年—1850年),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名人故事
巴尔扎克并非一出世就名扬天下、誉满全球,在成名之前,巴尔扎克也曾困顿过、狼狈过。他本来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而他写的那些稿件又不断地被退回来,他陷入了困境,负债累累。在他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巴尔扎克挺乐观,每到就餐时间,他便在桌子上画上一只只盘子,并在上面写上“香肠”、“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
也正是在这段最为“狼狈”的日子里,他竟然花费了700七百法郎买了一根镶着玛瑙石的粗大的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正是这句气壮山河的话支撑着他。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他的成功。
我的一句话感受
理想面前往往隔着现实的重重障碍,只有对这个理想有百分之百的信念,我们才能一一粉碎障碍,看到胜利女神的微笑。
9 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赫胥黎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1825年—1895年),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捍卫达尔文进化论的最杰出的代表。
名人故事
赫胥黎是科学界自学成才的杰出代表。他生于英国伦敦西部的伊林,8岁时开始上学。由于家境贫寒,赫胥黎只读了两年书就辍学了'。但是他爱好学习,每天坚持自学,在他自己制订的教育课程表上,只留下了一个项目:阅读。赫胥黎读书非常刻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因为家里穷,没钱买书桌,赫胥黎就点一支蜡烛,将毛毯披在肩上,然后坐在床上读书。赫胥黎的学习兴趣相当广泛。开始时他想学土木工程,又想搞桥梁建筑;后来又转到了医学方面,跟父亲的一个朋友专门学医。由于聪明好学,他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医学知识。但是当他想进外科学院进修时,因为年龄小,他未能如愿。赫胥黎的求知欲非常强,他在学习上永不满足,在学习过程中也经常遇到瓶颈,但是他曾说过:“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凭借这个信念,他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博物学家。
在工作之余,他又自学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语言,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自学成才的伟大学者。
我的一句话感受
痛苦和忧愁会轻易击败弱者,却会让强者更强。生活给予的礼物到底是好是坏,就要看你怎么应用它。
10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华罗庚(1910年—1985年),著名数学家,在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有深刻的研究和开创性的贡献。
名人故事
华罗庚小时候学习非常刻苦。少年时期,他经常被父母叫去自家开的铺子里面看店。他家的铺子对面是一家布店。布店里的人常说,华罗庚经常坐在他那间屋里的方桌旁,目不斜视地阅读书籍,还不时地秉笔涂写,附近河内船只往来嘈杂之声他充耳不闻。布店的人还以为华罗庚患有痴呆病呢,大家在背后谈话中提到的“书呆子”,指的就是华罗庚。
华罗庚的父亲华老祥一心想要华罗庚把小店经营好,将来有个依托,他一点也不理解儿子的兴趣与进取心。有时华老祥甚至把华罗庚的数学草稿纸往火炉里塞,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华罗庚总是拼命地抱着他视之如命的数学草稿纸,不让他的父亲抢走烧掉。一旦被抢走了,他便心如刀绞,有时甚至还会急晕过去。家乡人还传说,有一次华罗庚家的隔壁失火了,华罗庚拼命跑上小阁楼去抢他的数学草稿纸与书籍,把大家都急坏了。华罗庚的志气与行为,几乎没有人能理解,大家都说他很“呆”。但是,华罗庚最终用自己的成就证明了自己。
华罗庚成名之后,有人说他是天才。但是,华罗庚自己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或许这句话才能为他的成功作最好的诠释。
我的一句话感受
哪怕世人不理解,说你“呆”,只要你认准了那条属于自己的路,就要不间断地努力走下去。
11 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为成功的代价的。
——莫扎特
莫扎特(1756年—1791年),奥地利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
名人故事
莫扎特从3岁起就显露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他听姐姐弹琴,很快就能记住那动人的旋律及和谐的和声,并且能用灵巧的小手在琴键上弹出来。莫扎特不到5岁时,就能在将父亲教给他的一些曲子在学会,并在钢琴上演奏出来。更让父亲惊奇的是,莫扎特竟然能在五线谱上,记下刚刚即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
很多人把他看作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的事实。莫扎特有些苦涩地说:“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为成功的代价的。”在别的孩子玩耍的时候,莫扎特却在不停地练习,不断地演出。
莫扎特的父亲要求莫扎特无论多么劳累,都要随时可以当众表演,并要满足听众突如其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演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并且,这样的演出几乎每次都长达四五个小时。
通过在世界各地演奏的多场音乐会,莫扎特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莫扎特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音乐家,却也因此失去了最珍贵的青春的幸福。
我的一句话感受
每个成功的人都付出过不同的代价,光环的背后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辛酸。
12 志趣常常是成功的钥匙。
——哥白尼
哥白尼(1473年—1543年),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日心说的创立者,波兰著名天文学家,代表作品为《天体运行论》。
名人故事
哥白尼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他从小就表现出对天空的兴趣,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为什么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夜空发呆?”哥白尼回答说:“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让人们望着天空的时候不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航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向。”
哥白尼少年时期学习认真刻苦,阅读了大量有关数学和天文学的书籍。有一次,同一位教授谈到哥伦布远渡重洋的时候,哥白尼满怀深情地说:“我倒希望能建造一种飞船,飞向宇宙,在云海间翱翔,在星空间航行,去发现宇宙的奥秘。”教授惊奇地问:“你幻想飞入星空?”哥白尼斩钉截铁地说:“是的。我想做这艘飞船的第一名船长,我的理想就在空空的天上!”
哥白尼自己建立了一座小型天文台,还自制了各种仪器,孜孜不倦地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30多年后,他创立的日心说否定了在西方统治了1000多年的地心说。
从那个爱仰头望着天空的孩子,到誉满全球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一生极好地诠释了他那的句名言“志趣常常是成功的钥匙”。
我的一句话感受
对一件事兴趣越大,就越容易坚持,你要想在某一个领域内成功,就问问自己:我的兴趣在哪里?
13 我从不找借口,也绝不接受借口。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1820年—1910年),世界上第一名真正的女护士,她开创了护理事业,被誉为“提灯女神”。“5·12国际护士节”是全世界护士共同的节日,它是为纪念这位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而设立的。5月12日正是南丁格尔的生日。
名人故事
南丁格尔22岁时,出落得优雅俊美,她博学多才,富有青春活力,并受到了英国上流社会的众多人士的赏识。但这位出身高贵的姑娘,心灵中却孕育着一个崇高的理想,她选择了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当时人们普遍瞧不起的医院护理职业。对此,她的父母狂怒不已,姐妹横眉冷对,相恋的男友离她而去。可倔强的南丁格尔的信念是“我从不找借口,也绝不接受借口”。尽管众人反对,但是她没有把这些“反对”当成是自己放弃理想的借口,坚定不移地穿上了白大褂。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这是一场因沙皇俄国想称霸世界和英、法为了维护殖民利益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战争。由于英军后勤保障能力差,伤病员的救治混乱不堪,再加上霍乱蔓延,致使伤病员大量死亡。这时,南丁格尔率领38名姐妹毅然来到战场。她们放下行李便立即采购药物,创建战地医院,精心护理伤病员。白天,南丁格尔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晚上,她让姐妹们休息,自己提着马灯逐个巡视伤病员,或投以亲切的微笑,或轻抚伤员剧痛的伤口,给绝望者以鼓励,给濒死者以安慰。伤病员们从南丁格尔身上感受到了巨大的温暖,甚至觉得隔空亲吻她的身影也是一种莫大的慰藉与幸福。经过她们短短几个月的努力,伤病员的死亡率由原来的42%-下降到了2.2%。士兵们亲切地称南丁格尔为“克里米亚提灯女神”“救命之星”。
我的一句话感受
借口往往是放弃的前兆,你想要成功就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也不要给自己任何软弱的机会,要勇往直前。
14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年—1790年),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
名人故事
富兰克林是家里的第十个孩子。富兰克林8岁入学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家中孩子太多,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读书的费用。所以,他10岁时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父亲做蜡烛。虽然没钱上学,但是富兰克林却能抓住一切机会勤学苦读。
富兰克林曾进入一家印刷所当学徒。在那儿,富兰克林结识了印刷业的一些小同行,他们知道富兰克林爱读书,就经常带来些很有趣的书让富兰克林读。不过,借那些书的期限只有一个晚上。富兰克林为了尽快读完一本好书,常常彻夜不眠,第二天天不亮就赶忙把书还给同事。富兰克林总是说:“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1736年,富兰克林当选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1737年,富兰克林任费城副邮务长。虽然工作越来越繁重,但是富兰克林每天仍然坚持学习。为了进一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外语,先后掌握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及拉丁语。他广泛地接受世界科学文化的先进成果,为自己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的一句话感受
勤奋的人似乎都丝毫不知疲倦,懒惰的人却总是打着哈欠,而成功永远不会光顾只会说“累”的人。
15 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或痛苦是错误的。
——罗素
伯特兰·罗素(1872年—1970年),20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数学原理》《婚姻与道德》等。
名人故事
20世纪初,英国思想家罗素来到中国的四川。当时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上峨眉山。山路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罗素没有心情观赏峨眉山的奇观,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他想,轿夫们一定很痛恨他们几个坐轿的人,这样热的天气,还要抬着他们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思考着,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
罗素正思考着的时候,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陪同的人让轿夫们停下来休息。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们的表情,很想去宽慰一-下辛苦的轿夫们。
但是,他看到轿夫们坐在一起,拿出烟斗,有说有笑,讲着很开心的事情,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他们饶有兴趣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还给这位大哲学家出了一道智力题:“你能用11画,写出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吗?”罗素承认不能。轿夫们笑呵呵地说出答案:“王一、王二。”罗素陡然心生一丝惭愧和自责:我凭什么去宽慰他们?我凭什么认为他们不幸福?
后来,罗素因此得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生观点: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或痛苦是错误的。
我的一句话感受
幸福是自己的一种感受,每个人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不需要别人来评价。
16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
——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925年),本名孙文,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首先举起彻底反封建的旗帜,建立了中华民国。
名人故事
一天,一位日本友人问孙中山:“我每次看望孙先生,谈不了几句,先生就要讲革命。先生于革命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嗜好呢?”孙中山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博览群书,是孙中山先生的一大嗜好。
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后,遭清政府通缉,长期流亡海外,虽颠沛流离、环境险恶,仍然好学如旧。在英国栖身时,他成了英国图书馆的常客,图书馆开门迎来的第一位读者是他,最后一位离去的读者往往也是他。
辛亥革命前两年,孙中山先生再次去欧洲,在华侨中宣传革命主张,辗转到达英国伦敦时,身边的钱快用光了,于是尽量节约开支,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廉价的大众面包。几个留学生知道后,凑了40英镑送去,让他改善伙食,吃得好些,孙中山先生推辞不了,只得收下了。
一个星期后,那几个留学生去看望孙中山先生,见他吃的仍是大众面包。原来他用这些钱买了书,书的内容都是关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如卢梭的《民约论》、富兰克林的自传等等。
孙中山先生爱书至此,传为美谈。
我的一句话感受
真正爱书的人,他们总是把精神上的充实看得远远高于物质上的充实。
17 永远不失败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活得过于谨慎,这样还不如根本就没有在世上生活过,因为你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J.K.罗琳
J.K.罗琳(1965年—),她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魔法小说问世后轰动全世界,她也因此成名,现已是英国有名的富豪之一。
名人故事
从一个困窘的失业单身妈妈到全球知名的畅销书作家,迄今为止已创作了7部《哈利·波特》的J.K.罗琳到底有怎样的魔法?
罗琳在写作《哈利·波特》系列之前,只是一个非常平凡,甚至生活得有些悲惨的女人。她大学毕业后,几乎是靠打零工为生,她曾经的一份工作是为出版社撰写和派送退稿通知。可能是目睹了太多人的作家梦被无情打破,她写的几本给成人看的小说,都没有成功。
后来,罗琳去了葡萄牙,并结了婚。无奈的是,这段婚姻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久,她便带着3个月大的女儿杰西卡回到了英国。由于找不到工作,她只好靠着微薄的失业救济金养活自己和女儿。然而,她创作的欲望在这时再度被点燃。在开始写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罗琳因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时常到自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把哈利·波特的故事写在小纸片上。
幸运的是,这一次她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她把无情的现实勇敢地踩在了脚下。对此,她是这么说的:“永远不失败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活得过于谨慎,这样还不如根本就没有在世上生活过,因为你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我的一句话感受
害怕失败的人,也失去了享受成功的快乐。失败过,再站起来,才算是淋漓尽致地活着!
18 我只承认一次失败。
——史玉柱
史玉柱(1962年—),充满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一,中国著名企业家,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立了巨人集团。
名人故事
他曾经号称要建中国第一高楼,又号称要赶超华人首富李嘉诚。那个年代,他狂到谁都不放在眼里,却最终因为资金问题失败了。
史玉柱,这位曾经人人敬仰的创业天才,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因负债而破产的失败者,有人称他为“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也有人称他为“中国营销奇人”。从中国第八富豪到破产者,史玉柱可谓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一度销声匿迹了。有人说,他看见过史玉柱在农村市场推销保健品。
然而,史玉柱并没有放弃,几年之后,他凭借“脑白金”东山再起。
有人问他是怎么看待成功和失败的,史玉柱回答说:“我只承认一次失败。”
对于人生大起大落的史玉柱,很多人很钦佩他,熟悉他的人为他总结了两个字“执着”!正是对于成功的这份执着,支持着史玉柱屹立不倒,走向了今天的辉煌。
我的一句话感受
承认失败的是强者,能从失败中走出来,就更增加了一分成功的机会!
19 我不在乎起点有多高,最重要的是终点。
——姚明
姚明(1980年—),2002年以状元秀身份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队选中。2003年—2008年连续6个赛季入选N BA西部全明星阵容,是目前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篮球运动员。
名人故事
1994年,13岁的姚明被李秋平挑进了上海青年队。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当时在青年队里,姚明是新人中技术最差的一个。“他不会打球,甚至连怎么跑都不会。”上海东方男篮教练陆智强就曾这么评价姚明,这和他刚进体校时得到的评价是一样的。然而姚明总是在进步。几年后,那一批队员中只有姚明和另外4名队友进了一队,其他十几个人都被淘汰了。
1997年3月,姚明左脚踝骨折,这次受伤险些断送了姚明的篮球职业生涯。几经努力,姚明终于重新站到了篮球场上,但是那次受伤对姚明的职业生涯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姚明的跑跳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过姚明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一路从上海青年队、国家青年队打到了国家队。
通过在NBA的磨炼,姚明当时已经成长为美国篮球职业联盟中火箭队的绝对主力、一流中锋。从数据上看,姚明可以排进NBA的前十几名,也是NBA最好的5%的球员之一。可是谁都知道姚明刚进入NBA时是如何不适应队友的打法,还有他们剧烈的身体对抗,但是他都一一克服了下来。由于他的刻苦训练,他被称为NBA的“劳模”。
姚明曾说:“我不在乎起点有多高,最重要的是终点。”他已经一次次地从较低的起点起飞,以自己的勤奋为翅膀,飞得比别人都要高。
我的一句话感受
生命就像长跑,开始落后不要紧,只要别气馁、别停步,最后你会发现跑在前面的就是你!
20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算真正的强者。
——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1894年—1989年),日本著名企业家,跨国公司“松下电器”的创始人,被人称为“经营之神”。
名人故事
松下幸之助从小家境贫寒,他只上过4年学,年仅9岁就开始为生计而工作了。松下一直从事着艰苦的工作,这使他拥有了超越年龄的坚韧性格。有一次,他到一家大电器公司求职。身材矮小瘦弱、穿得又破又脏的他被公司的人事部门主管谢绝了:“我们现在暂时不缺人,你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
本是托词,可一个月后松下幸之助真的来了,那位负责人又推托说有事,过几天再说。隔了几天,他又来了,如此反复了多次,主管只好直接说出了真话:“你这么脏是进不了我们公司的。”于是他立即回去借钱买了一身整齐的衣服穿上再来。负责人看他那么实在,只好告诉他:“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要你。”
不料,两个月后,松下幸之助再次出现在人事主管面前,说:“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弥补。”这位人事主管盯着态度诚恳的他看了半天,才说:“我干这一行几十年了,还从未遇到像你这样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
结果,松下幸之助的毅力打动了这位人事主管,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那家公司工作。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算真正的强者。”正因为松下幸之助领悟出了这样的真谛,才能一步步从艰辛中走过来,以100日元起家,创造了日本企业中的重量级企业——松下电器。
我的一句话感受
对意志软弱的人来说,逆境是天大的悲剧;对意志坚强的人来说,逆境则是助他成功的垫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