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自2021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推出一套古典文化普及丛书——“人文传统经典”。本套丛书萃取古代经、史、子、集四部精华,选书皆为全本,并加以完备的注释和解析,旨在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阅读版本。经典作品百读不厌,常读常新。2022年新春之际,我们特别开启“人文传统经典”荐读专栏,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好地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亲近经典,汲取智慧,并从中获益。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节选)

文 | 朱自清

欣赏文艺,欣赏中国文学名著,都不能忽略读诗。读诗家专集不如读诗歌选本。读选本虽只能“尝鼎一脔”,却能将各家各派鸟瞰一番。有特殊的选本,有一般的选本。按着特殊的作派选的是前者,按着一般的品味选的是后者。《唐诗三百首》正是一般的选本。这部诗选很著名,流行最广,从前是家弦户诵的书,现在也还是相当普遍的书。

唐诗三百首节选(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1)

《唐诗三百首详析》 清.蘅塘退士 编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注析

唐代是诗的时代,许多大诗家都在这时代出现,各种诗体也都在这时代发展。这部书选在清代中叶,入选的差不多都是经过一千多年淘汰的名作,差不多都是历代公认的好诗。

本书是清乾隆间一位别号“蘅塘退士”的人编选的。卷头有《题辞》,末尾记着“时乾隆癸未年春日,蘅塘退士题”。乾隆癸未是西元一七六三年,到现在快一百八十年了。有一种刻本“题”字下押了一方印章,是“孙洙”两字,也许是选者的姓名。孙洙的事迹,因为眼前书少,还不能考出、印证。这件事只好暂时存疑。《题辞》说明编选的旨趣,很简短,抄在这里: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这里可见本书是断代的选本,所选的只是“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就是唐诗中的名作。而又只“择其尤要者”,所以只有三百余首,实数是三百一十首。所谓“尤要者”,大概着眼在陶冶性情上。至于以明白易解的为主,是“家塾课本”的当然,无须特别提及。本书是分体编的,所以说“每体得数十首”。引谚语一方面说明为什么只选三百余首,但编者显然同时在模仿“三百篇”。《诗经》三百零五篇,连那有目无诗的六篇算上,共三百一十一篇;本书三百一十首,决不是偶然巧合。编者是怕人笑他僭妄,所以不将这番意思说出。引谚语另一方面教人熟读,学会吟诗。我们现在也劝高中学生熟读,熟读才真是吟味,才能欣赏到精微处。

唐诗三百首节选(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2)

《唐诗三百首注疏》 民国二十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

本书流传既广,版本极多。原书有注释和评点,该是出于编者之手。注释只注事,颇简当,但不释义。读诗首先得了解诗句的文义;不能了解文义,欣赏根本说不上。书中各诗虽然比较明白易懂,又有一些注,但在初学还不免困难。书中的评,在诗的行旁;多半指点作法,说明作意,偶然也品评工拙。点只有句圈和连圈,没有读点和密点——密点和连圈都表示好句和关键句,并用的时候,圈的比点的更重要或更好。评点大约起于南宋,向来认为有伤雅道,因为妨碍读者欣赏的自由,而且免不了成见或偏见。但是谨慎的评点对于初学也未尝没有用处。这种评点可以帮助初学了解诗中各句的意旨并培养他们欣赏的能力。本书的评点似乎就有这样的效用。

本书编配各体诗,计五言古诗三十三首、乐府七首,七言古诗二十八首、乐府十四首,五言律诗八十首,七言律诗五十首、乐府一首,五言绝句二十九首、乐府八首,七言绝句五十一首、乐府九首,共三百一十首。五言古诗和乐府,七言古诗和乐府,两项总数差不多。五言律诗的数目超出七言律诗和乐府很多;七言绝句和乐府却又超出五言律诗和乐府很多。这不是编者的偏好,是反映着唐代各体诗发展的情形。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作的多,可选的也就多。

唐诗三百首节选(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3)

明 董其昌书辋川诗(节选)

本书选诗,各方面的题材大致都有,分配又匀称,没有单调或琐屑的弊病。这也是唐代生活小小的一个缩影。可是题材的内容虽反映着时代,题材的项目却多是汉魏六朝诗里所已有。只有音乐、图画似乎是新的。赋里有以音乐为题材的,但晋以来就少。唐代音乐、图画特别发达,反映到诗里,便增加了题材的项目。这也是时势使然。在各种题材里,“出处”是一重大的项目。从前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是出仕,出仕为了行道,自然也为了衣食。出仕以前的隐居、干谒、应试(落第)等,出仕以后的恩遇、迁谪,乃至忧民、忧国,思林栖、思归田等,乃至真个辞官归田,都是常见的诗的题目,本书便可作例。仕君行道是儒家的思想,隐居和归田都是道家的思想。儒道两家的思想合成了从前的读书人。但是现在时势变了,读书人不一定出仕,林栖、归田等思想也绝无仅有。有些人读这些诗,也许会觉得不真切,青年学生读书,往往只凭自己的狭隘的兴趣,更容易有此感。但是会读诗的人,多读诗的人,能够设身处地,替古人着想,依然觉得这些诗真切。这是情感的真切,不是知识的真切。这些人不但对于现在有情感,对于过去也有情感。他们知道唐人的需要,唐人的得失,和现代人不一样,可是在读唐诗的时候,只让那对于过去的情感领着走;这种无私、无我、无关心的同情,教他们觉到这些诗的真切。这种无关心的情感需要慢慢调整自己,扩大自己,才能养成。多读史,多读诗,是一条修养的途径,就是那些比较有普遍性的题材,如相思、离别、慈幼、慕亲、友爱等,也还是需要无关心的情感。这些题材的节目多少也跟着时代改变一些,固执“知识的真切”的人读古代的这些诗,有时也不能感到兴趣。

【原文选自:朱自清著.《古诗十九首释 经典常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人文传统经典

丛书简介

唐诗三百首节选(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先贤们的智慧凝结为一部部典籍。这些典籍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人文传统经典”是一套力求涵盖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并体现文、史、哲等贯通与融合的古典文化普及丛书,所选图书均是各领域代表性的经典之作。本丛书旨在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阅读版本。丛书计划出版70余种图书,分批编辑,去年已推出7种,今年拟推出10种。

各经典图书整理工作皆由业内专家学者承担。整理工作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依据的版本可靠,整理内容包括标点、解题、注释、白话翻译、讲评等,体例全面,普通读者基本可以无障碍地阅读理解。丛书由文史专业编辑把关,质量可靠。

唐诗三百首节选(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