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正月剃头死舅舅”,农历“二月二”是传统的“春龙节”,这一天民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寓意从头开始,辞旧迎新,迎接好运。小孩子理发,叫做:“剃喜头”,大人理发叫做:“剃龙头”。

关于“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坊间认为正月不能理发,否则理发会死舅舅只是一种传说,当然了,这个传说也是具有传承和力度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自古至今,中国都很重视孝道,在《诗经》中就写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之,孝之始也”,所以古代人生下来之后是不剃头的,一直到成年(一般在15岁左右),会将头发盘起来。

据历史资料考证,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的《风俗》揭出了这个习俗的谜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当时大家为了避免遭到清政府的镇压,便将“思旧”改成了“思舅”,玩的其实是文字游戏,但是在后边的流传过程中,演变成了“死舅”,也就有了“正月不剃头,死舅”的说法。其实正月剃头不剃头,跟我们的舅舅一点关系也没有,完全是对历史的扭曲。

正月剃头死舅舅是迷信还是习俗(正月剃头死舅舅)(1)

正月剃头死舅舅是迷信还是习俗(正月剃头死舅舅)(2)

正月剃头死舅舅是迷信还是习俗(正月剃头死舅舅)(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