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作 | 枉言拍摄时间 | 2020年6月10-15日拍摄地点 | 福建省·莆田市·东大村
一百年前,一代人远涉重洋演绎了奋斗与繁荣的故事一百年后,在他们的村庄里当年的大宅深院,已是森然寂寞一切荣光与失落都是时间长河里的一卷浪花
我们今天的奋斗故事在一百年后,希望还有人记得
东源村坐落于魁山之下、蒜溪之旁与福清新厝镇交界魁山之中有一涧,号“东涧”全村人饮水皆出于此那时就有“东涧淙淙,源远流长”之说故取村名为“东源”
魁山之下、蒜溪之旁
东源村全貌,远处是大岭村
东源村自古以农耕为主土地贫瘠,乡民贫困从1892年开始东源人为了摆脱贫困他们告别亲人,前赴后继不惜以身涉险,背井离乡万里迢迢,漂洋过海,远赴南洋他们在异国他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倍尝艰辛成就了一部部的商业传奇东源华侨们在海外取得了商业成就在家乡建筑起大量精美房屋
姚丰隆大厝
建造于1926年系由姚丰隆及其三个兄弟所建丰隆大厝由两座五厢房一前一后排列两边加双层护厝一直延续至下间三厢房双层整座大厝呈左右对称的三合院一个、四合院一个组合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姚万丰⼤厝
俗称“五哥六角亭”始建于1926年,后经历了两次翻建在大厝下楼房的南侧两端分别兴建了洋楼式的“六角亭”整座大厝 呈左右对称的三合院组合是上世纪20年代莆田流行的住宅格式现在成为东源村标志性建筑走进建筑,请点击进入【枉言 | 摄影】老宅森森,百年落寞,姚万丰⼤厝
文德楼
始建于1932年系姚文德(1886-1958)及其五位兄弟所建姚 文德先生于民国初年远赴南洋在印度尼西亚经营汽车零部件生意该楼房采取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二层有一攒尖亭子,三层则有一对攒尖亭子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出自美国建筑设计师之手
姚文协大厝
始建于1930年,系姚文协(1883-1966)所建姚文协大厝建筑精美门墙装饰以彩绘故事颜色至今鲜艳其基石础石精雕细琢刻以各种ᔀ卉图案,栩栩如生艺术价值在东源华侨民居中可名列前茅
姚为祺故居始建于1909年,系姚为祺所建这是一座两进五间厢的大宅形成一个四合院由于没有护厝,却又预留下空间又在外筑起高大的围墙于是就成为一座庄园姚为祺(字学蠡,1872-1929),一名寿美他于1892年赴马来亚吉隆坡是最早到达南洋的东源村人
金榜楼
始建于1932年,系黄金榜所建黄金榜(1900-1965),原籍今福清市新厝镇其父年轻时即从新厝迁至东源居住民国初年,黄金榜跟随家乡人一起远赴南洋也是先从拉黄包车开始,再到开自行车修理铺后来进入了橡胶行业该建筑为英国建筑设计师设计,英国施工队建造所有的水泥和钢筋皆由南洋船运至福清新厝大岙村码头金榜楼也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私人住宅整座楼房采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厝利楼
始建于1936年,系郭厝利所建工程图纸由英国人氏设计并施工钢筋水泥皆由南洋船运厝利楼结合中西风格极具创新意味,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江氏楼
始建于1932年,系江光藻昆仲所建江光藻(1905-1974)、江乌元(1908-2000)江光华(1910-1985)、江文彬(1913-1965)昆仲
早年前往南洋到达印度尼西亚望锡他们也曾在万丰隆公司做事后一一出去独自开店经营江氏楼建筑的基本格局是一座双层七间厢混合结构,但却极具创新在二层和三层的中央有凸廊形成观景台,西洋风格显著
姚顺大厝
始建于1930年,系姚顺所建其建筑风格朴素简单只在悬山顶大门上饰有麒麟彩绘浮雕并书“德有鄰”三个大字
姚光成光明昆仲楼始建于1932年,昆仲遂于1938 年回乡建房姚光成光明昆仲楼的结构是传统民居的四目房但却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以钢筋混凝土浇灌这是东源华侨民居唯一一座三层楼房
宅里大厝
始建于1850年,系姚氏世字辈世元昆仲所建宅里大厝由两座一层七间厢加下间护厝相对合围而成形成一个闭合的四合院形制独特,酷似“围龙”宅里大厝分上埕和下埕并且引东涧之水于上埕和下埕之间贯穿而过这就是所谓的“玉带盘腰”东边护厝系1917年所建由当时较早到达南洋的姚顺、姚友爛、姚亚坚等堂兄弟在南洋取得第一桶金后回乡建造宅里大厝是十九世纪中期唯一幸存下来的古屋
怀远堂
始建于1936年系姚丰及其四位昆仲所建姚丰(字孔隆, 1889-1961)予民国初年赴南洋20世纪三十年代姚丰决定在家乡建屋由其弟主持修建“怀远堂”勒刻于大厅正门之上由民国时涵江书法魏其倬书写增添了浓浓的书香气息
堞楼(照片中部小楼)
始建于1935年东源村位于莆田最北部与福清新厝镇交界历史上政府管理一直薄弱,匪患不断所以修筑堞楼进行防御现存堞楼位于村南最高处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四角有窗基本保存完好
东源最早到达南洋的是姚为祺他于1892年赴马来亚吉隆坡他先以劳力谋生三年后到一家机器公司学习装配同时学习修车技术1899年,他离开机器公司独自开设福隆兴自行车修理铺不久,他取得英国名牌自行车的代理权,销售自行车姚为祺在经营车业的同时又进军经营橡胶园仅仅几年中,他就拥有橡胶园200多英亩姚为祺事业有成后一方面捐资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建设一方面提携乡亲至南洋创业
因为姚为祺带好了头家乡人,包括福清新厝江兜王氏在马来亚、印尼、新加坡等地经营自行车业以至汽车业的不断增加到20世纪30年代形成“兴化帮”经营范围又扩张至了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南洋一带,各种车商超过5000家以至于福、莆、仙人在南洋的车业占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1920年代姚万丰和姚丰隆创建了万丰隆公司两人皆出自宅里大厝他们各取自己名字为公司命名这就是“万丰隆”公司的由来他们于民国初年到达印度尼西亚望加锡从经营自行车修理铺开始发展到创立万丰隆公司
万丰隆公司成立后业务不断扩张姚万丰姚丰隆于是就吸引其他堂兄弟加入公司后来总计有十二个股东由于万丰隆公司财力雄厚凡股东欲建房者皆由公司出资按股份大小拨款于是,东源华侨民居开始出现
万丰隆对于其他股东愿意独自出去经营的一律由公司出资于是股东们开始逐渐分拆出去独自经营成立的新公司取名时只在中间改一个字前后两个字则保持不变比如“万裕隆”、“万瑞隆”等东源华侨与万丰隆公司渊源深厚因此许多乡亲也喜欢在公司前冠名一个以“万”开头的公司一是表明与万丰隆之关系一是估计因为万丰隆声名卓著
万丰隆最终只留下姚丰隆一个家族继续维持直到1960年代姚万丰后来也分拆出去成立了万丰公司
姚为祺的堂弟姚金榜(1889-1960)于民国初年赴马来亚吉隆坡先随其兄姚为祺后自立门户经营再创立中和有限公司中和有限公司从石油、橡胶业务拓展至银行业姚金榜遂成为福莆仙华侨中的首富书写了一部商业传奇1934年姚金榜参与创建吉隆坡雪隆兴安会馆遂成为马来亚著名侨领
姚友谅(1906-1956)则创立“南洋汽车有限公司”至今许多乡亲到望加锡后都要到“南洋”去看看有人说,没有到“南洋”,就等于没有到南洋东源还有一些华侨也相当出色比如姚裕宝姚裕成昆仲黄金榜、郭厝利、姚丰以及卢善美等等
东源华侨绝大部分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并且谨慎守业但是却敌不过政治风云的变幻东源华侨先后两次遭遇重创第一次在“二战”中日军侵入南洋后华侨的大量房产和财产被抢或被毁二战后,东源华侨东山再起但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却遭遇印尼大规模的“排华”事件大量的房产和财产同样被抢或被毁致使许多华侨从此以后一蹶不振
东源华侨在家乡建造大量的房屋以后也在家乡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他们集资兴办小学,医院为家乡捐赠农具,购买化肥修桥铺路,扶危济困
东源华侨的后裔现在依然遍布印度尼西亚各地但仍以望加锡最多,估计有两三万人之众大大超过了在家乡的原住民他们当中大部分人依然坚守祖业,勤奋工作,谨慎经营东源人走出国门已经超过百年在这峥嵘岁月中东源人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在他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后报效祖国,报效家乡让人们难以忘怀
在闽中,古榕往往于立村之时栽植它见证了古村所经历的风雨沧桑东源村中有一古树秋枫经鉴定,这株古秋枫大约种植于十七世纪初叶迄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树高三十余米,枝繁叶茂根部长着波浪起伏的树瘤由此推算,东源建村应不迟于十七世纪初叶明万历年间这与族谱记载的时间基本一致
东大村的位置东大村为行政村,下辖两个自然村分别是东源村和大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