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诗人。其诗最大的特色,便是受到韩愈、皮日休、陆龟蒙等诗人的影响,角度、诗句、意思往往都很“奇葩”。这里所说的“奇葩”,是褒义词,指他写诗个性十足,与众不同。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便是李觏的一首奇葩诗作《忆钱塘江》。

唐宋八大家写景的是哪一位(写景不走寻常路)(1)

《忆钱塘江》是李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顾名思义,这首诗主要描写的便是钱塘江的景色。但是李觏并没有同其他诗人一样,去写气势恢宏的钱塘江潮。而是以一个奇葩的角度,即醉眼中的夕阳映照下的钱塘江景色。全诗便是以“醉”这一传神的诗眼统摄了全篇,体现了诗人的奇思异想。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李觏的这首《忆钱塘江》: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唐宋八大家写景的是哪一位(写景不走寻常路)(2)

首句“昔年乘醉举归帆”中的“昔年”二字,则是紧扣诗题中的“忆”,表明所描写的钱塘江景色,是当年李觏乘醉行船归来时所见。“乘醉”二字,便是告诉了世人他当年所见到的钱塘江景色,是在船上醉眼朦胧中所见。单是从这句诗中,李觏所选取的角度来看,就特别奇葩了。但也正是这样与众不同的角度,才更具有吸引力,产生继续往下读的想法。

次句“隐隐山前日半衔”,便是诗人于醉眼朦胧中所见到的景色。即李觏远远望去,隐隐约约地看到夕阳西下,一半早已隐身匿迹,另一半却还悬挂在山头上,就仿佛是山口衔着半个夕阳似的。无疑这里的“隐隐”、“衔”,包括所用的比喻,都极为精妙,他十分贴合醉眼赏景的特点。同时,这句诗也极富有画面感,极易产生联想,具有“夕阳无限好”的美感。

唐宋八大家写景的是哪一位(写景不走寻常路)(3)

最后两句“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意思是说,最美的还是当夕阳返照入江,江面一片红光,那江上的点点白帆,在红光的辉映下,就好似传说中的水中神仙,一齐穿上了淡红色的衣衫。此情此景,跟着诗人的视角,可见醉眼中夕阳映照下的钱塘江晚景,是多么的奇丽惊艳。看到这里,不禁想说好美。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李觏在最后两句中,则是先以“好是”二字,提示出下文即将用比喻来拓展整首诗的意境。然后,诗人又以极为细腻、幽美的笔触,将夕阳返照入江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最主要的是,虚实相间的手法,正符合诗人醉眼朦胧中见到的钱塘江景色。不得不佩戴李觏的奇思异想,以及高超的表达技巧。

唐宋八大家写景的是哪一位(写景不走寻常路)(4)

综观李觏的这首诗,写诗的角度特别奇葩,却形象生动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夕阳映照下的钱塘江奇景,美得令人心醉。怎么样?看了最后两句,你有没有觉得好美?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