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西晋之所以在统一天下36年后便灭亡,并导致北方陷入持续不断的战乱,究其原因,跟惠帝司马衷昏庸无能、无法治国有很大关系。其实,惠帝尽管是个白痴,但他的儿子司马遹却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并被朝野视为最有希望挽救晋朝的人物。那么,司马遹最终为何没能担负起救亡图存的责任?他又落得怎样的下场?

晋朝死得最惨的人(最有希望挽救晋朝的太子)(1)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

司马遹是晋武帝司马炎子孙,惠帝司马衷的庶长子,生母为才人谢玖。据正史记载,谢玖本是晋武帝的妃嫔,后来奉皇帝之命去侍奉当时还是太子的司马衷,不久便怀孕生下司马遹(“武帝虑太子尚幼,未知帷房之事,乃遣往东宫侍寝,由是得幸有身。”见《晋书·卷三十一》)。由于皇后贾南风无子,所以等到晋惠帝登基后,司马遹便被册立为太子,时在太熙元年(290年)。

虽然司马衷是个白痴皇帝,但司马遹明显没有遗传他的低智商,自幼便以聪慧过人著称,有高祖父司马懿之风。晋武帝原本并不喜欢傻儿子,总想更换太子人选,但终究因为喜欢孙儿司马遹(“幼而聪慧,武帝爱之,恒在左右”见《晋书·卷五十三》),并把帝国的未来寄托在他身上,所以才没有废黜司马衷。晋武帝的想法也影响到诸王和大臣们,他们也都认为,司马遹将来必定会成为明主贤君。

晋朝死得最惨的人(最有希望挽救晋朝的太子)(2)

晋惠帝司马衷

但是随着司马遹的逐渐长大,他的所作所为却让天下大失所望。原来,司马遹在宦官们的唆使下,开始荒废学业,转而沉迷于游乐之中,并且性格变得刚戾阴狠,动辄便会辱骂、殴打身边的侍从,并且对待老师也极为不恭(“及长,不好学,惟与左右嬉戏,不能尊敬保傅。”引文同上)。

据史书记载,由于外祖父家是杀羊的屠户,所以受其影响,此时的司马遹便经常在宫中开设集市,命人屠猪宰羊,自己则扮演商贩的角色来摆摊切肉卖酒,并亲手拈量肉、酒的斤两,经过秤实际称量后,轻重竟然一点不差(“而于宫中为市,使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不差。”引文同上)。司马遹的种种作为实在不成体统,所以宫廷内外对他深感失望者极多。

晋朝死得最惨的人(最有希望挽救晋朝的太子)(3)

司马遹

对于司马遹形象的大转变,绝大多数人都归咎于当时骄奢淫逸、放旷不羁的社会风气(其中最明显的体现,便是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所谓“魏晋风流”),认为他不过是随波逐流而已。但笔者认为,司马遹这样做有其深意,那便是效仿当年高祖父司马懿的做法,利用装疯卖傻或自污自贱的方式,来麻痹贾皇后,使其消除对自己的敌意。

要知道,贾南风当时专断朝政,并且非常恐惧太子将来即位后会对她不利,所以司马遹越是聪慧过人,越是深得人心,便越是危险。而一个胡作非为、名声很臭的太子,是不应该被贾皇后视作心腹大患的。但是,司马遹明显低估了贾皇后的智商,也低估了后者对他的敌意,就算他用尽各种花招,但依旧难以逃脱魔爪。

晋朝死得最惨的人(最有希望挽救晋朝的太子)(4)

贾南风

元康九年(299年)十二月,贾皇后自认为铲除司马遹的时机已到,便诈称晋惠帝身体不适,派人将司马遹诓进宫中侍疾。等到司马遹入宫后,贾南风却又不肯让他去探视皇帝,而是命侍女陈舞逼着他吃下大量的醉枣,成功地将他醉倒。等到司马遹醉的不省人事之际,贾后便让黄门侍郎潘安模仿太子的口吻写一篇祷文,内容是威胁皇帝、皇后退位,由自己登基称帝。

草稿写就后,贾后命陈舞捉住司马遹的手,强迫他他照抄一遍。随即,贾皇后将“罪状”呈递给晋惠帝,逼使他下诏废黜司马遹。次年(300年)初,贾皇后派黄门孙虑带着毒药去害死司马遹,但后者死活不肯服毒,孙虑为了完成任务,便命侍卫死死地摁住废太子,然后用药杵把他活活打死。司马遹遇难时,年仅23岁,他的母亲谢玖、宠妾蒋俊随后也被虐杀。

晋朝死得最惨的人(最有希望挽救晋朝的太子)(5)

五胡乱华,几乎导致北方汉人灭族

贾南风毒死司马遹一事,无异于打开动乱的“潘多拉魔盒”。不久,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废黜并毒杀贾后,并在1年后自立为帝。司马伦篡位后各种倒行逆施,结果激起诸王的讨伐,最终兵败被杀。此后十余年间,诸王为争夺权力相互混战,导致天下大乱、流民遍野。此时,边疆内外的“五胡”也纷纷起兵作乱、割据建国,没多久便灭亡西晋,而北方汉族也近乎灭绝,堪称人间悲剧。

史料来源:《晋书》、《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