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年龄估计为138亿年,地球或形成于45亿年前,智人是经过40万年慢慢进化而来,而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国发现最早的农耕文化遗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类就开始了在这广袤大地上的无尽探索。那人类基因中早被烙印下的“好奇”,驱使着人类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今人类的足迹几乎已经遍布了整个地球。然而那好奇的种子依然在人类中滋养,孕育。探索未知,永不停息。


在上一期,我们分别从基础数据和科学假说介绍了离我们最近的金星,请查看,「专题-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金星(Venus),「专题-假说」金星中存在生命?金星真有闪电?这一期,我们重新回到我们的母星,来看一下是否它真的和您认知中的一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文章,请关注我们。

地球(Earth)

行星地球的知识框架详细 你所不知道的行星(1)

地球(Courtesy NASA/JPL-Caltech/CIRA)

图片版权(Courtesy NASA/JPL-Caltech/CIRA)

命名:太阳系其他的行星都是以古罗马和古希腊传说中神灵的名字来命名的。然而地球(Earth)却来自日耳曼语中的单词“eor(th)e/ertha' and 'erde”意为大地,世界的语系由来,划分和传承也会在近期的专题性文章中给大家带来。中文“地球”一词普遍被认为出现在明朝末期的西学东渐时期。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来形容地球,也有人说古时人们称地球为“地星”,但都无法考证。

行星地球的知识框架详细 你所不知道的行星(2)

地球气温变化

图片版权(Courtesy NASA/JPL-Caltech AIRS Project)

数据: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4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中唯一一个存在生物的星球。地球半径为6371公里,它距离太阳为1个天文单位(AU)(*天文单位的定义),约9300万公里。阳光从太阳射出,大约500秒就可抵达地球。地球的大气是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和1%的其他气体(如氩气,二氧化碳和氖气)组成。 大气会影响地球的长期气候和短期的局部天气,并使我们免受来自太阳的辐射。地球的体表平均温度约为14摄氏度,但是近年来温度都在逐年升高,2017年根据科学数据显示,当年的地球温度达14.9摄氏度。地球的平均温度每升高0.5摄氏度,地球的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地球强大的磁极也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关键要素,地球的磁极可以使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束(太阳风)束缚在地球的磁场中,不会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而且被束缚的太阳风会扭曲成水滴状,然后于地球两极的空气分子发生碰撞,产生极光。科学家认为地球的磁极大约每40万年会反转一次,这种反转对人类的生存基本无害。只是那时候人类使用的罗盘会“抽风”长达几个世纪。

​时间: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自传周期越为23.9个小时。地球的旋转轴相对于它的黄道面(它绕太阳公转的平面)呈23.4度的夹角,这致使地球中有着季节的划分。

行星地球的知识框架详细 你所不知道的行星(3)

23.4度黄道面夹角

图片版权(By I, Dennis Nilsson, CC BY 3.0)

探索:人类的文明出现在这个星球上至少有9000年的历史,从文明之初,人类就用各种方式来探索地球的一切。然而到目前为止,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人类对其的探索不超过5%(5%海洋!探索永不停歇),人类对于地底的探索不超过千分之2,目前人类挖掘的最深深度,位于俄罗斯科拉半岛的科拉超深钻孔,深度只达到了12262米。从地心到卡门界(Kármán line)这将近6500公里的区域中,人类的足迹只遍布了不到千万分之1。


好了,对于地球的星球属性我们就先介绍到这里,在未来的文章中,我们会继续滋养我们基因中的“好奇”,使我们的脚印踏遍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地方。请继续留意本头条号哦~(点赞,关注,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