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儿子离婚吧!”
“我不肯,我从来没想过离婚!”
这样的对话
再搭配上车祸、失忆这两个词
你可能会误以为
这是一部狗血、老套的连续剧
然而,这却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故事要从今年3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受理的
一宗离婚案讲起
1
疑惑:矛盾的离婚案
2019年3月22日,顺德法院法官李晓芹和特邀调解员范惠贞接手了潘霞甜(化名)的离婚诉讼案,潘霞甜要求与丈夫冯德强(化名)离婚,孩子归自己所有。
根据诉讼材料,法院了解到,男方冯德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情况的特殊性,李晓芹和范惠贞决定尝试先展开诉前调解。
范惠贞首先通过电话与潘霞甜进行了初步沟通。奇怪的是,潘霞甜在电话中哭着说自己不想离婚,是婆婆要求她提出的。
为了证实她的话,范惠贞又拨通了冯德强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冯德强妹妹和妈妈都对潘霞甜夸赞有加,可她们又为何催着潘霞甜离婚呢?
离婚是潘霞甜的真实想法吗?本案离婚诉讼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了进一步了解案件情况,让案件有一个更圆满的结局,李晓芹和范惠贞决定上门走访、调解。
2
走访:风雨飘摇的一家
李晓芹和范惠贞来到了潘霞甜的家。在与潘霞甜和冯德强妈妈、妹妹的沟通中,她们慢慢了解到这家人背后的故事及起诉离婚的真正原因。
2009年6月,潘霞甜和丈夫冯德强的儿子出生了,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和幸福当中。可同年12月,冯德强因为一次应酬晚归,驾驶摩托车发生了单方事故,脑部受到重创,昏迷不醒。
为了给丈夫治病,潘霞甜变卖首饰、花光积蓄、四处借钱,在辗转换了几家医院治疗后,冯德强终于苏醒了。
但是,苏醒之后的冯德强,半身瘫痪,无法言语,丧失自理能力。更让家人痛苦的是,冯德强被鉴定为重度器质性智能损害,再也认不得自己的亲人了。冯家人对冯德强的康复放弃了希望,他们建议潘霞甜和冯德强离婚,去找一个能照顾她的人。潘霞甜严词拒绝了。
这些年来,潘霞甜带着年幼的儿子在城区租房,一个人做着三份兼职,是冯家重要的经济来源。
虽然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潘霞甜的收入只是杯水车薪,但她工资的总额,超过了当地低保户家庭收入的最低标准。因此,即使冯德强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他也无法申请到最低生活保障。
就这样,冯家人以离婚了才能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为由,在冯德强出事的十年后,再次劝说潘霞甜,让她对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放手。
3
落幕:婚约不在情犹在
经过详细走访询问了双方当事人及当地村委会后,李晓芹深受触动。“一方面来说,可能解除婚姻关系,也是对这个家庭好。对男方而言,他就符合了低保条件,能获得一笔勉强够他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而对女方来说,她将来可能组成一个新的家庭。”本着从双方当事人最大利益点出发,李晓芹和范惠贞做了一个决定。
2019年3月27日下午顺德法院派出法官、书记员、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前往冯德强所居住的疗养院,开庭调解这起特殊的离婚案件。
在确认了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这起离婚案成功调解。至此,冯德强与潘霞甜的婚姻关系正式解除。潘霞甜说,虽然离了婚,但他们的关系还在,只要有需要,就会回去帮忙。
调解后,李晓芹曾三次到冯德强妈妈家中、两次到容桂仁爱疗养院进行回访。了解到潘霞甜仍与往常一样定期去探望冯德强,而且帮冯德强缴交了3月、4月疗养费用。
在得知冯德强妈妈在3月28日代冯德强向当地村委会申请低保,村委会工作人员告知她大约7月份低保款才可到账时,李晓芹又到村委会找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并向容桂街道办人社局负责人反映了这个家庭目前的困境,表示希望当地政府能予以照顾加快审核,让冯德强能尽快享受到低保待遇。
最终,在法官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冯德强已经顺利地拿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加上政府提供的其它补助,他每个月的生活开销已经不成问题了。
就这样,这起“温暖”的离婚案最终在李晓芹和调解员的帮助、调解中落下了帷幕,双方当事人在最后都有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在案件中,对丈夫不离不弃的妻子,希望儿媳得到解脱的婆婆,她们互相体谅、互相理解,让人为之动容。同时,李晓芹和调解员对这起案件的耐心调解以及对这家人的热心帮助,也让我们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