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一个人在做飞机模型,突然就停住了手,呆呆地望着窗外小区里的玩耍的小朋友,唉声叹气。

小小年纪的她就有心事让我觉得有点好笑。

我就问她:“是不是觉得做模型很无趣,想下去玩?”

“嗯。”

我想趁此机会告诉她如何爱上自己做的事。

“那你想一想,做模型很无趣,但是你做的过程可以收获到什么呢?”

“收获到……收获到下一次我就会做了。”

“对,收获到了经验,还有什么呢?”

“还有……”多多歪着头想,回答说:“还有,不浪费时间。”

虽然我并不认为多多下去玩耍属于浪费时间,但我知道了她已经意识到做有用事情的意义了。

“对,也许这个时候其他小朋友会很羡慕多多会做模型呢。”

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看马克·吐温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一章,写的是“了不起的粉刷匠”。故事讲的是波莉姨妈让汤姆粉刷墙壁,看到别的孩子都在自由自在地玩耍,而汤姆却要干活,原先他的心里是非常不乐意的。可是他不想被伙伴们嘲笑,于是他很欢快地干起了粉刷的作业。他把它当成艺术品来做,刷一刷墙又刷了栅栏,刷完站在后面观望,仿佛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他的举动吸引了其他的小伙伴,如本·罗杰斯,本觉得汤姆的工作好玩极了,于是用他的苹果跟他交换。其他小伙伴们也非常好奇,他们用石头子、破口琴、玻璃片等玩意儿跟他交换,抢着帮他刷墙。于是,汤姆不仅赚到了各种玩具,还就此学会了一个道理:“工作”就是一个人被迫要干的事情,至于“玩”就是一个人没有义务要干的事!当你把工作当成娱乐,那么,工作就会变得有趣而不那么无聊了。

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多多,多多若有所悟,乖乖地做起了模型。不一会儿,就拿着做好的飞机模型下楼跟小区的小朋友炫耀成果去了。

我想道,小时候看书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有一天它会被应用在子女教育上。在我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时候的确被汤姆索亚身上乐观、坚强的品质所打动,而这种心灵的悸动也许在我之后的生涯中或多或少地起过一些作用。让我在困境中不气馁,让我在窘迫中学会自乐。一旦身为人母,那些读过的书、见过的事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里,变成了教育的素材。也许,在多多以后恋爱的时候,我会跟她说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曹雪芹的《红楼梦》。也许我不单单只是教她相信爱情的甜蜜,还要教她学会失恋的洒脱。

读书是你去看世界的路(你今天看的书会踮起你孩子看世界的阶梯)(1)

小牦牛

读书从来就不应该被当作装潢,知识只有被应用才完成它的使命。读书不仅给我们带来专业知识,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好;读书也是修身养性的途径,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不急躁,外面的世界变得越快,我们的内心越需要安静;读书让我们更加理解他人,不逼迫不催促,学会耐心处事对人。在日常生活我们看到的只是质料,只有用心,才能理解在物质世界背后的意义,而阅读则让我们快速地获得这些技能。

父母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生,还会是下一代的思想和人格的建立。

我记得读研究生的时候,在论文致谢中感谢当时的导师给予了我思想的生命。在我看来我的父母给予了我肉体的生命,而我看过的书籍,以及后来的研究生导师给我带来的是思想上独立生命的建立。所以,无论是人的体格的生长还是精神的成长,是发生在人的整个人生当中,如果只以“成人”为标志而放弃自我的成长就会造成成长的萎缩,那么,就会停滞不前,这与拒绝成长的小孩没什么两样。成长不只是对于孩童,也对于每一个成年的你我。曾在朋友圈里看到校友发的导师所言:“你的终点就是你日后孩子的起点。”导师鼓励这个校友考博,告诉她女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命运开始改变下一代。她的这条状态也让我深深反思,我们只有不断学习进步,认识更深层次的世界和人生,在无形之中,孩子也会被我们影响,变得更广博更包容。想要改变下一代,就要先改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