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许多俗语,有些俗语是农民朋友从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但有些俗语仅仅是因“个例”所得出来的结论,并不一定全有道理。譬如,“门门相对必伤人,墙墙相垒必遭殃”这两句俗语,就是人们从极端的“个例”出发而得出的结论,其实,除第二句有道理之外,第一句并无多少道理。
下面,我们就先说说这两句俗语的来历。
一、门门相对必伤人在明朝末年湖北某地有两户大门对着大门的人家,一家姓李,一家姓张,本来,两家作为对门邻居关系还不错,但因为李家媳妇与别人通奸的事情闹掰了,而且,还差一点儿闹出人命案子呢!
李姓人家只有一个独子叫李先。李先自幼聪明,非常有经商头脑。于是,在李先20岁时便走南闯北贩卖水果。有一年,李先想发大财,偷偷地做起了贩卖私盐的生意。但在一次贩卖私盐的过程中被官府抓住了,投进了监牢。
李先被投进了监牢,可把父母给愁坏了。为了让儿子早一点出狱,夫妇俩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托人打点关系,可谁知遇到了骗子,钱财被骗。这一下子,夫妻俩受不了了,先后气结于心并双双身故。家里仅剩下了儿媳妇晏子艰难度日。
话说李家儿媳妇晏子颇有几分姿色,是这个村有名的美人。在家里仅剩下她一个人的情况下便被村子里的屠夫盯上了。屠夫先是以代耕田地所诱惑,后又以送肉、送菜做诱饵,一来二去俩人竟勾搭成奸。突然有一天夜里晏子刚把偷奸后的屠夫送出大门口,正好被打开大门准备出去办事的张家老汉撞见了。这让双方都很是尴尬,但彼此也都没有说什么。
半年后,李先刑满释放,回到了家中。但李先回家不久,便风言风语听到了自己老婆与屠夫的事情,于是,便质问晏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可谁知晏子竟然说是对门的张老汉因对自己图谋不轨而被拒绝后故意造谣,从而使自己和屠夫蒙受了不白之冤。按说,李先应该冷静地思考后再做处理,但因在气头上导致李先并没有冷静下来。于是,李先拿起家里的切菜刀闯进张老汉家欲找张老汉算账,但因张老汉当天出门走亲戚才免遭侵害。
当天下午,李先的堂弟来到李先家中,并当着晏子的面揭露她与屠夫的丑事,并声称全村人都知道,只是堂哥没在家没人揭穿罢了。凭张老汉那么大的年龄,怎么可能会有苟且的想法,凭空诬赖好人是要遭天谴的。李先听堂弟这么一说,便将晏子痛打了一顿,然后去找屠夫算账。
第二天,张老汉回到了家中,当他知道晏子曾经诬陷他后,便明白了晏子诬陷他的原因。如果不是那天晚上撞见晏子与屠夫偷情,晏子也不会诬陷自己。从此以后,张老汉将大门换了位置,再也不与李家门对门了。
二、墙墙相垒必遭殃
解放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而且从祖上关系就很好。因此,为了减少开支,在两家盖房子时共同筑了一道“活墙”以供双方使用。可谁知20年后其中有一家想翻盖房屋,需将“活墙”拆掉,但另一家的经济条件有限,无法翻盖。为此,两家发生了争执并闹到了官府。可谁知那一天中午官老爷喝了酒,竟判决翻盖房子的这一家可以拆除“活墙”。于是,翻盖房子的这一家将两家共用的“活墙”给拆除了。“活墙”一拆掉,不愿翻盖房屋的这一家的房顶因没有承重墙而倒塌,从而给不愿翻盖房屋的这一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从此以后,便有了“墙墙相垒必遭殃”的说法。
以上所述的就是这两句俗语的来历。
那么,为什么说第一句俗语并无多少道理呢?
无论在城市或是农村,都广泛存在“门对门”的现象。但除了个别户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纠纷之外,大多数家庭都能和睦相处,并不会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仅仅就从这一事实出发,就完全可以证明这句俗语是没有任何道理的。至于说个别户的纠纷,那仅仅是个例,怎么能以偏概全呢?况且,就是门与门不相对,邻里之间也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纠纷呢!怎么能把邻里之间的纠纷怪罪在“门对门”的现象上呢?因此,这句俗语并无多少道理可言。
那么,第二句俗语有没有道理呢?
这句俗语是有非常深刻的道理的。无论邻居之间关系有多好,都不能共用一堵“活墙”,否则,就容易产生纠纷,从而使双方都不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