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对越自卫反击战凯旋归来的人(对越自卫反击战)(1)

上个礼拜回了趟老家,整理衣柜时看到一袋包得严严的东西,一下子往事在我脑海里浮现起来。

几年前我从广州休假回家,小叔旧病复发刚去住院回来不久,看到我回来后说有些东西让我好好保存。我不知道他会有什么东西那么重要,他一个孤寡老人五保户的一贫如洗,屋里也没几件值钱的东西。只见他从床头木箱一层一层扒开,在压底处拿出几样东西——一条毛巾,一条枕巾,一个水杯和一支口琴。我当是什么宝贝呢,近一看,毛巾和枕巾对折边都有点泛黄了,水杯也有点摩擦片,口琴保存得还好点。当我仔细一看,顿时明白了小叔的用意。这几件物品是他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获得的纪念品,上面清清楚楚地印着“自卫反击,保卫边疆胜利纪念”“中央慰问团赠”等字样,口琴是小叔的最爱,村里就他一人会吹。我跟小叔说,都过那么久了怎么不拿来用,小叔说舍不得用。这是他这一生最大的荣誉。这几年他身体不好,住过好几次院,他担心突然有一天,没有机会把这些纪念品托付给我保管。每逢想起,我的心都酸酸的。

以前每年回家,在村口榕树下经常听到他和村里参加过反击战的叔伯们谈论起自卫反击战的往事。38年前,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小叔和村里十多个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加入支前民兵。我们附近六个村组成一个民兵营,营长是一个曾帮越南打过美国的退役老兵,多年后谈起越南这个营长还愤愤不平,我们勒着肚子无偿给越南提供帮助还冒死去帮他们打仗,最后反过来把枪炮对准我们,说了就来气。

我们镇里共有二百多号人参加,回来时还是有几个人成了烈士,永远埋在他乡,镇上有个姓李的烈士才结婚没几天就上前线,永远也回不来了。听说邻村有个烈士出发前母亲给做了顿饭,饭没熟,人最后也没回来。

迎接对越自卫反击战凯旋归来的人(对越自卫反击战)(2)

听小叔说,他个头最小,被分到了炊事班帮忙,村里其他人有的上前线运送弹药,有点负责担架抬伤员。我说在炊事班好啊,又不危险。小叔说后勤保障非常重要,虽说相对安全但时不时有越南人来袭扰。最让他们头疼的不是敌人袭扰,而是蹲猫儿洞。这些洞小小的,人进去都弯曲着,遇到下雨简直就没法待,小叔说很多人身上都长出红疹,痒得要命。他说战场死了好多人,一车一车地拉回后方,说时轻描淡写,但是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来说,无法体会战争带来的痛楚,无法体会他们看到的残酷。

不只小叔,在我二舅也参加过支前,所幸他们都安全归来,小舅在部队生死状和给家里的最后一封信都写好了,即将开赴前线时战争突然结束了,当时外公外婆不知有多担心。

迎接对越自卫反击战凯旋归来的人(对越自卫反击战)(3)

自卫反击战打响时我还没有出生,但是在我五岁时有幸看到部队开赴前线。那天正好跟母亲去赶集,恰好遇到全副武装的解放军坐着大解放卡车开往前线方向。当时已经是八几年了,中越大规模战斗虽然已经结束,但是零零散散的战斗还在继续,双方都陈兵边境,法卡山,老山等还在争夺。从北往南也只有一条公路,恰好经过我们镇。只见一排排装满着士兵的车缓缓开着,后面拉着大炮,两边都聚集四面八方来欢送的群众,大家向解放军招手,有点递水果,面包,水和花等等,我清楚的记得,很多解放军都向群众敬礼。这一幕幕场景,我一直难以忘记。从那以后,我就立志长大后当兵,可惜没能如愿。

前几年,县里近四百名参战老兵及民兵自发组织聚会,小叔说他也去参加了,见到那么多老战友很开心,大家聚在一起谈论往事,他们还自发筹款去烈士陵园看忘战友,送慰问金至各烈士亲属家里。

迎接对越自卫反击战凯旋归来的人(对越自卫反击战)(4)

最后畅聊中,我说有一部反映自卫反击战的电影《芳华》准备上映了,小叔他们听了都很感兴趣,都说好多年了都没有看过这类题材的电影了,以前的《闪电战》《铁甲008》《高山下的花环》多精彩,二十多年了再也没有类似电影。自卫反击那段时光,似乎永远都说不完。我不禁在想,万一哪天真有战争降临,我们这些年轻一代是否也会像他们一样,义不容辞奔赴前线呢?但愿这一天不会降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