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堂贵、刘文东、马彬、雷宏泉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是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岸勤部

上川分队驻守所在地的真实写照

这里四面环海

座座营房是这个海岛少有的建筑

偏僻、艰苦

是这座岛屿特有的标签

该部把新兵下连“第一课”,设在了山高水远的上川分队驻守地,未踏战斗岗位先淬练。近三个月的磨砺摔打,新同志的蜕变之路将从这里开启,渐渐成长为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1)

班长传授战术动作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2)

队列训练汗流浃背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3)

讲解手榴弹投掷方法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4)

苦练实战技能

坐上轮渡越过高山,几经辗转,终于上了岛。还来不及拂去身上的尘土,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就在老营房前拉开帷幕。老班长黄河从守岛精神、守岛文化、守岛故事讲起,让新兵深入了解单位历史沿革、海岛风土人情、艰苦创业历史,进一步端正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紧急拉动、野营拉练、战术训练等多课目组成的“训练套餐”,在这座小岛相继亮相。新战友顽强拼搏、勇于冲锋,胜战之能、血性之勇、亮剑之胆成为军营最美风景。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5)

夜色中匍匐前进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6)

学习防毒面罩使用方法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7)

圆木训练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8)

指导新兵瞄靶

烈日下军姿练习、拉练中野营生存,他们上演一出出速度与激情的军中好戏。训练场上,他们暗暗较劲,都铆着一股劲向前冲,训练越难越向前,把体能练到极限才罢休。生活上,他们彼此相伴、互帮互助,展现出了患难与共的兄弟情。新训骨干刘雪松介绍,每一项训练课目都贴近实战,包括训练环境、训练背景、训练要求等,着力锤炼新兵意志毅力、战斗作风,早日适应未来战场。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9)

班长示范打背包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10)

野营拉练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11)

途中警戒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12)

补充干粮

据悉,这批新兵全部是大学生士兵,初出校门携笔从戎。刚完成新训小考,又要进入复训重塑,如何让艰苦奋斗、能战胜战的基因植入心间,融入血液?该部领导介绍,他们充分利用驻防资源,把新兵下连第一站设在部队最偏远、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让海岛成为新兵入营最好的教育平台,并安排守岛官兵为他们传授经验和技能,当好新兵的启蒙老师,走好兵之初,踏实强军之路。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13)

野炊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14)

野外用餐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15)

雨中训练后来个合影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16)

执行巡逻任务

“在这里虽常年与孤独、寂寞为伴,可总得有人挺身而出,去守护这片热土,保卫国家的安宁。”听完驻岛老兵的内心独白,新兵们纷纷表示,“在艰苦面前‘甘之如饴’,在得失面前‘安之若素’,见识了驻岛官兵的初心、磨砺与坚守,这是守岛人的崇高境界,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17)

列队为老兵送行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18)

上川岛晚霞风光

“为祖国守好每一寸土、每一片海

是军人的神圣使命

越是艰苦越向前

把任务当挑战,把磨难当考验

争当合格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新兵蒋牧恩无比坚定地说

南部战区权威发布

连云港赣榆区六年级第一课(下连第一课)(19)

监制:梁启英 田军里 编审:刘道付 姜博西

主编:孙炳祥 责编:汪尚建 版式:侯鲁晋

刊期:第 1098 期 投稿邮箱:nbqjh_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