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后面的插曲

扈学秋散文大全(文章后面的插曲)(1)

也许是自律的故事看得太多了,也许是真正的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最近两个月的时间我特别的勤奋,基本上保持一天一篇文章的节奏。努力的过程是缓慢的,但是我依然在坚持努力,从量变到质变总有那么一个过程。我相信坚持的力量,我相信自律的过程。这个世界真的很大,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没有任何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要身体允许,只要时间允许,只要精力允许,我想继续坚持下去,坚持下去真的挺难,正是因为很难,才需要坚持。

越是想写的时候才发觉可写的东西越来越多,无论是时间,无论是空间,无论是日月,无论是山川,哪怕就是身边的一言一行,都能下笔成文。文章写完之后,文章虽然是我写的,文章更是读者的。如果读了我的文章能让你有刹那的心动,能让你会心地微笑,能让你摈弃心头的烦恼,我就非常的知足。文章写出来之后就已经不受我的控制,大家看文章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观点和看法,也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今天给大家讲一讲文章后面的插曲。

一、

前两天的一篇文章《差距在哪里?》,我自认为写的很好,观点也比较犀利,感悟也比较深。可是我的文章最忠实的读者也就是我的老婆,却有不同的看法。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成绩,社会靠成绩选拔人才,没有成绩也就没有未来。”

对没有成绩也就没有未来这句话,老婆大声地抗议:“怎么能这么说呢?成绩只代表一方面,不能代表全部。怎么能说没有成绩也就没有未来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知道老婆不是故意地挑我的毛病,其实我也明白老婆想表达的意思。可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呢?老婆似乎没想那么多。我想表达的是孩子的学习,如果只是努力,只是单纯的努力学习而没有成绩,那么孩子们的未来在哪里?出路又在何方呢?孩子们人生旅途上第一个拦路虎就是中考。小学和初中实行义务教育孩子们必须上学,到了中考的时候,高中就那么几所孩子又是那么的多,大概有50%的孩子已经不能进入高中了,只能进入技校或者中等职业学校。孩子们人生旅途的第二个门槛就是高考。全国的孩子都想上北大或者清华,可是北大或清华每年就招那么少的孩子进校,绝大部分孩子就已经无缘了。上不去北大清华能进985,211也行呀。可是能进985高校的孩子也是屈指可数呀。双一流高校虽然很多,挡在校门外的孩子们更多。有那么多的孩子们被阻挡在了名牌大学的校门之外。这样孩子该如何实现人生的转变?

走出校门之后,还要面临各种考试,想当教师要考教师资格证,想当医师要考医师执业证,更不用说我们的公务员考试了,那经常是多少人里面才能要一个。这就是国家选拔人才,靠的就是考试,用你不用你凭的就是成绩。如果没有成绩,你也可能成才,但是你付出的努力要比正常途径艰辛百倍千倍。而且原来可能还可以,原来机会多人少,现在是人多机会少,以后和身边的同龄人比较,难度有多大我都想象不出来了。

听话听音,栽树栽根。早在三国的时候,周瑜就能闻弦歌而知雅意。我们现在读文章也要好好的理解一下,当然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能看清楚,想明白。因为一部《红楼梦》在1000个人里面会有1000种想法。至于作者是怎么想的那是作者的事情了。似乎和读者已经没有了多大的关系。

二、

前两天写了一篇《任克薄苦心戒知县的故事》,因为是写的故事,也就有了戏虐的成分,所以要求不算很认真,文中既有错别字又有知识不明确的地方。总以为大家看完哈哈一笑而已。一位朋友看完故事之后给我留言:故事编得有水平。还有一位朋友的留言也很有意思:胸怀真坦荡!苦心还能戒出一个好知县来,真是个好官。看到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我的心中还美滋滋的。

但是这篇文章被我高中的班主任李老师看到了,他对他的学生我可就没有朋友们那么宽容了。而是严厉地批评了我的不足和错误,看了李老师给我的留言,我不禁脸红心跳了。

李老师留言道:卖关子不是“买管子”。刑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副部长和最高法副院长。尚书才是正部长。还有‘简直走‘也不妥。高产还需质量。

到了这个年纪了,身边说恭维的话的人多了,真正能够指出你不足和错误的人少了,只有自己的老师还是那样的坦荡无私,还是那样的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能够指出学生的不足和错误,并让学生加以改进。常言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感觉有点儿愧对老师了,人生之中能找到这样终身为师者,我是何其的幸运呀。看着老师的留言,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感动。谢谢李老师,你的学生会更加的努力。

三、

前天写了两篇短文,一篇是《记忆中的报刊摊》,一篇是《怀念乡村小院》。两篇文章都是在回忆过去的时光,过去的时光总是那么的从容和安详,让人回味悠长。虽然时光不能倒流,虽然人生不能再少,但是过去的地方总还是可以回去看一看瞧一瞧。乡愁是一种美好的情绪,也是一份温馨的感觉,偶尔在心头徘徊一下,总是令人那么的感动。这两篇文章也吸引了很多朋友关注,也有很多的朋友发表了自己的感想。田园梦想,乡村梦想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中人挥之不去的理想和梦想。叶落总会归根,也许到了一定的时间我们还会再回老家,再回故乡。

一位朋友这样给我留言:现在都是手机电脑看书看电影,十来岁时曾经摆过连环画摊,给人看一次就一分钱,感觉现在的连环画都成经曲了……

他的留言又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温馨的回忆,原来也经常到小摊上去看连环画。那时候书真的很少,连环画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读物了。我给他留言说,你如果把那时候的连环画保留到现在,也应该发财了。现在很多的连环画不能说价值连城,但是你到网上去找一找,价格已经非常的昂贵,令人望尘莫及了。

我前一段时间去聊城运河边的山陕会馆,会馆的门口就有卖旧书的旧书之中就有连环画和小人书,我又淘了三本连环画回来。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又想把那三本连环画找出来看一看,可是书架上的书太多了。我又不知道把这三本小人书放到什么地方去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越想找的东西越找不出来,等你不想找的时候才发觉,就在那里默默地等待你。很多机会,很多事情都是可遇而不可求,越是强求越是苛求,越求不来。人生最大的美好就是刹那间的怦然心动。人生最奇妙的感觉就是不经意间的偶然相遇。

生活还会继续,时光还会前行,我的文字还依然会陪伴大家,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淡定从容地过好这一生。有了文字的陪伴,生活就不会太坏。

扈学秋散文大全(文章后面的插曲)(2)

扈学秋:笔名专业玩彩,山东聊城人士,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读书,热爱文字,出版有散文集《一年之隙》扈学秋随笔集和《沉思集》。有良心,有情怀,有观点,有态度,一切只为了:让生命更美,让生活更好。

壹点号扈学秋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