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中国漫长历史过程中,都形成了一系列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城市。这些城市有些历经数千年,还保持了历史地位,维持了城市的繁荣,如两千多年未曾改名的四川成都、一直作为华南支柱的广州以及华东的经济文化中心的南京和杭州;还有一些城市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如一直从春秋战国繁荣到隋代的邺城、沉睡在丹江口水库下的鄂西北勋阳府、南北朝兴建而在宋夏消失的统万城等等。还有一些近现代(即1840年鸦片战略以后)才兴起的城市,如中国经济第一城的上海、改革开放标杆的深圳等等】

(历史上衰退城市系列第九位)(1)

今天我们来聊聊历史上赫赫有名,今天仍然存在,但不复昔日地位的城市,命名为衰落历史名城系列。经过梳理,我们列出历史上十大衰落城市,主要包括:1,西安;2,洛阳;3,开封;4,扬州;5,泉州;6,大理;7,襄阳;8,荆州;9,太原;10,抚州;

今天我们来谈谈历史衰退城市系列的第九位:山西太原

(历史上衰退城市系列第九位)(2)

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地理来看,中国南北有两条分界线,第一条是大家都熟悉的秦岭淮河线,这是是陆与水、马与船、面与米的分界线,三国魏与吴蜀、东晋与五胡、南北朝、金和南宋、清和南明都沿这一线展开。第二条是陕北、晋北、北京一线(中原政权强的时候就推到阴山-长城一线,中原政权弱时就退守此线),这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分界线,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分界线,隋唐和突厥、五代和契丹、北宋和辽、明和蒙元都大致围绕这一线对峙。太原就是第二条分界线的核心城市。

(历史上衰退城市系列第九位)(3)

历史上的太原又称晋阳,是中国北方军事重镇,自战国初期建城以来,已有两千多年建城历史,曾为战国时赵国都城、北齐陪都、北汉都城、唐代北都,他位于南北军事对抗的分界线上,“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战略地位之重要,历史少见。

今天的太原是山西省会,仅仅是一个普通地级城市,在经济上2022年太原GDP为5121亿,居全国第50位,属于第三梯队了,在资源方面太原是全国能源基地,华北的交通中心之一。综合来看,太原属于区域中心城市,离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天下名城差了好几个档次,所以将太原列入全国衰退城市之列。

(历史上衰退城市系列第九位)(4)

春秋末年,晋国公室衰落,世家轮流撑权,赵简子为保赵家基业,命家臣董安于、尹铎修筑晋阳城,历时三年竣工,晋阳城变成赵氏稳固的根据地,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董安于、尹铎是晋阳的奠基者。公元前453年的晋阳之战,奠定了三家分晋,也宣告了战国的开始,当年智伯汇同韩康子、魏桓子攻打晋阳,引晋水灌城。赵襄子派张孟谈游说韩、魏,韩、魏反戈灭知氏,赵氏自立后,开始定都晋阳,后来迁至邯郸。

西汉初年封韩王信(注意这里不是指军事家韩信,而是战国韩王后代)为韩王,定都晋阳,设韩国的目的是防备匈奴,不想韩王信很快投降匈奴,被平定后设代国,封刘恒为代王,仍定都晋阳,后来刘恒进京称帝,即是汉文帝,开始了文景之治,中国历史进入繁荣期。

(历史上衰退城市系列第九位)(5)

晋代刘琨是晋阳发展的重点人物,永嘉元年(307年)刘琨被任命为并州刺史、匈奴中郎将,对晋阳进行大规模扩建,据说经过此次扩建,晋阳扩大了近七倍,又“建府朝,造市狱”,晋阳成为北方的大都市。但好景不长,乘刘琨领兵进驻雁门之机,前赵袭破晋阳,后来刘琨虽然收复晋阳,但城池残破,军民逃散,晋阳一蹶不振。

尔朱氏、高欢将晋阳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从北魏末年到东魏、北齐期间,晋阳先后被尔朱氏、高氏占据,他们建设了大丞相府,营建晋阳宫、宣光殿、嘉福殿、仁寿殿等宫室建筑,形成一个庞大的宫殿群。高氏撑控东魏,将都城迁到邺城,以邺为上都,但高氏长驻晋阳,以晋阳为下都。

(历史上衰退城市系列第九位)(6)

晋阳在唐代的地位很高,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起兵相当顺利,一举灭隋建唐。637年李勣被李世民任命为并州大都督长史,在汾河东岸建东城,南北长八里,东西宽6里,与晋阳城差不多。武则天把晋阳定为北都,与西安、洛阳齐名,命并州刺史崔神庆在汾河上架桥建中城,将晋阳城与东城联结为一座大城,东西长12里,南北宽8里,有城门24座。这是晋阳城历史是规模最大、最兴盛的时代,李勣和崔神庆也是太原发展的有功之臣。

五代十国时太原地位更加突出,成就了一系列军阀。最初李克用据太原与朱温相抗,后来李存勖接班后屡次打败朱温,灭梁后建立后唐,以太原为北都。936年太原留守石敬瑭(就是割十六州给契丹的那个主),在契丹帮助下灭唐建国,以晋阳为北都。947年北京留守刘知远于晋阳称帝,建立后汉。郭威灭后汉建周后,刘知远弟弟刘崇割据太原称帝,建立北汉。

(历史上衰退城市系列第九位)(7)

宋初几次征讨北汉不成功,赵光义率兵亲征,终于在979年占领晋阳城,终结了五代十国。赵光义下令摧毁晋阳城,先是火烧再是水淹,将持续1500年的晋阳古城夷为平地。后来潘美驻守太原城北,在唐明镇修建太原新城,太原新城周长十里,筑四门,太原城的生命力真是顽强,被彻底摧毁,几年后又发展起来。虽然太原就在晋阳的旁边发展起来,中断时间也不长,但晋阳和太原就隔了一点遗憾。

在辽金和宋对峙时,在金和蒙古对峙时,在明和元对峙时,太原仍是各国争战之地,包括金辽攻宋,蒙古攻金,明伐元,太原都是关键战场。明洪武九年(1376年)永平侯谢成主持对太原城进行扩建,在宋代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周长二十四里,这是古代史上太原城最后一次大规模扩建。在后来的明清时期,山西兴起了中国仍至世界最著名的晋商商帮,太原是晋商的大本营。

(历史上衰退城市系列第九位)(8)

太原是山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省内是独占鳌头,但在中部六省市的各城市中,太原是影响力较小的城市,既比不上武汉的一枝独秀,也比不上郑州、长沙和合肥已晋级万亿城市之列,就是经济规模差不多的南昌,太原差距也越来越大。从资源角度看,太原是我们的煤炭聚集地,铁矿也比较丰富,但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202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1.9%,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旅游资源丰富,分布着晋祠、天龙山、双塔寺等诸多风景名胜和文保单位,A级旅游景区30处。

(历史上衰退城市系列第九位)(9)

从经济来看,2021年太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2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3亿元,预算支出629亿元。从人力和科研资源看,太原常住人口为539万人,汇集了山西省5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交通看,太原是全国42个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山西的交通中心。

总体来说,具有2500年的太原,现在不复历史风光,当奋起直追才是。

(历史上衰退城市系列第九位)(10)

祝太原经济更繁荣,太原人民生活更幸福。

关注@蚕丝观下,探讨城市和区域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