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以北的陕北高原一带养育了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民,他们唱着信天游,跳着腰鼓舞长大。陕北一带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安塞腰鼓是了解华夏民族文化的窗口。安塞腰鼓健壮有力,奔放自由,其刚劲、雄浑的气势,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源于军事用途
安塞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在历史上,这里是军事重镇,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
多元的表演风格
表演风格上,安塞腰鼓以其独特风格、豪迈粗犷、刚劲奔放、气势磅礴而闻名天下,它有机地糅合了秧歌和武术动作,安塞腰鼓的表演,既不受场地限制,也不受人员多少制约。大路上、广场里、舞台中均可表演,可一人单打,可双人对打,也可几十人乃至几百人群打。单打者腾跃旋跨,时如蜻蜓点水,时如春燕衔泥,时如烈马奔腾,时如猛虎显威;群打时则能变幻出多种美妙的图案,如野马越野。
安塞腰鼓种类
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安塞腰鼓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融为一体,使自身从内容到形式更加丰富,更具观赏性、娱乐性。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的整齐统一和队形变化的规范性,主要通过鼓手们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充分展现生息在黄土高原上的男子汉们的阳刚之美。
安塞腰鼓形成的民间习俗
(一)打鼓祈雨
安塞地区是陕西北部典型的农耕地区,有着浓厚的农耕文化,属于半干旱地区,风沙大,常年干旱少雨。本地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就是旱灾,几乎年年都有。以前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的。这一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使得求雨成为安塞人民生活和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式。安塞腰鼓逐渐成为这一重要仪式的核心内容。求雨仪式长期以来就演化成了陕北的民间舞蹈形式,为此安塞腰鼓舞蹈中,人们也多了一种虔诚的表现,看他们打腰鼓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内心对神的崇拜和衷心的情感,这也体现了宏大的场面和稳重的艺术特点。
(二)沿门子的礼仪
民间还有一种叫做“沿门子”的礼仪,沿门子顾名思义就是沿着每家每户的门户走。之前是用来在过年后挨家挨户给每户人家拜年的。通常从正月初二腰鼓队就开始挨家挨户的拜门表演,村民们便跟着挨家挨户的看表演。每拜年到一户人家,都会受到该人家的盛情款待,通常从正月里开始进行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收队。“沿门子”的时候民间最注重对神灵的祭拜,无论是在本村还是到别村进行“沿门子”活动,都要先去庙里对神灵进行虔诚的祭拜。一般由会长带头进行祭拜,进入庙堂内“三参三拜”。在进行“沿门子”活动挨家挨户表演之前还要对本家的供桌神牌进行祭拜,之后才能进行表演,不然会被视为失礼。
(三)打鼓庆丰收
村民们常常以打鼓的形式来庆丰收,也以这样的形式来预祝来年的五谷丰登。通常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村里的鼓手由伞头带领自发来到一望无垠的庄稼地里来打腰鼓,他们自娱自乐,边打边笑,那种笑容是发自肺腑的、淳朴的。脚下就是大家的庄稼地,他们在上面的尽情地打着,其实他们这种习俗也是为来年的好收成作贡献。老艺人说:“在庄稼上打鼓,把土地都跳松软了,来年春天好发芽,就又是一年好收成。”这也体现了安塞腰鼓自娱自乐、不受限制、淳朴自然的个性。
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艺术的独特之处是将表演的舞台设在自然之中,让艺术置于原生态的空间内,让艺术表演和场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引起欣赏者的审美愉悦。安塞腰鼓以其特有的形式演绎和传递着陕北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与陕北人民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表达人们长期以来内心生活的真实感受,凝聚着一个安塞民俗特有的文化积淀,具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