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主体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来订立合同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最直观的合同便是以合同书方式订立的合同那么在签订合同书时,为使得合同合法有效,民事主体不可避免地会在合同书中进行签字或是盖章由于合同签章对于判断合同是否合法有效、合同的主体、以及将来发生诉讼对诉讼的结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本文简单介绍一下民事主体合同签章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借条要不要写签订日期 简单教会你在日常生活中签订合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借条要不要写签订日期 简单教会你在日常生活中签订合同

借条要不要写签订日期 简单教会你在日常生活中签订合同

民事主体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来订立合同。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最直观的合同便是以合同书方式订立的合同。那么在签订合同书时,为使得合同合法有效,民事主体不可避免地会在合同书中进行签字或是盖章。由于合同签章对于判断合同是否合法有效、合同的主体、以及将来发生诉讼对诉讼的结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本文简单介绍一下民事主体合同签章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签章前,应当确保合同内容的表述是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完全理解并知晓合同内容。

一份完整的合同一般涵盖以下内容:(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所以在签章前当事人需要仔细的核实合同内容,特别是在合同内容多且杂的情况下,更需要确保当事人均理解各自的合同权利义务,并且保证不存在虚假表示、重大误解、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导致的显示公平等使合同无效或是可撤销的情形。

签章时应当先填写合同内容再签章,不能在空白的合同中签字盖章。

二、签章时应当注意捺印的位置,印章的类型以及捺印人身份。

民事主体在合同上签字、盖章都是其作出法律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那么在我们签订合同时应当注意:

在各自的签章处加盖自己的手印或是印章,甲方就盖在甲方处、乙方就加盖在乙方处,不能张冠李戴、错位盖章。(例如:一张借条中,担保人就应当在担保人处捺印,若是错在借款人处捺印,那么原本的担保人有可能会变为共同借款人。)

在民事主体签订合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有的印章是不适用于对外签订经济合同的,例如:XXXX公司非经济合同用章;XXXX公司资料专用章;XXXX公司发票专用章;XXXX公司xxxx办公室印章等等。若在合同书中加盖的是上述印章类型,在合同当事人发生经济纠纷时,加盖该类型印章的当事人有不用承担责任的可能(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参照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所以在签章时最好是直接加盖XXXX公司公章、XXXX公司合同专用章。

同时还应当注意,加盖在合同上的手印或是印章一定要清晰可辨认。公司加盖印章的,要确保印章名称与签章当事人名称一致;自然人签字的需要字迹工整,尽量避免艺术体签名。

合同签章过程中,自然人签字按手印的必须是本人;法人或是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在加盖印章时,其他当事人还应当查看盖章人的身份,有无授权委托书,授权范围是否涵盖加盖印章的行为,是否在授权时间内做出授权行为。

为防止合同当事人擅自更换合同、否认合同内容,并避免该情形而造成的争议与损失,合同当事人在签章时要加盖骑缝章;并且在合同书中有修改的部分同样需要加盖印章予以确认。

三、签章后,应当保留一份完整的原件。

签章后,应当自己保留一份完整的原件。所谓的完整除了合同本身的完整性,还应当有自然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合同书中各方当事人清晰可辨认的印章,授权人委托书,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合同相应的附件等等。合同当事人应当对已经签订的合同进行保存,条件允许的还应当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合同管理体系。

最后,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不可能言尽所有,民事主体在签订合同时还应当仔细、谨慎的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适格、合同内容是否存在错误/遗漏、合同条款是否违法以及是否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最终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签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