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痔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少人自己可能就是有“痔”之士。但是说到肛瘘,很多人可能单纯认为是肛门“漏”了,但具体是怎么回事,却不是很了解。

肛瘘会有结核(肛瘘为什么会被叫做)(1)

什么是肛瘘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它就像一条“隧道”,内口位于肛管,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中间一条将其连通的“管道”叫做瘘管。

分泌物和脓液会从这个管道流出,严重的肛瘘还可见粪便流出,就像里面隐藏着一只老鼠,不时害人偷粪,所以有人形象地把肛瘘叫做“偷粪老鼠”、“老鼠打洞”。

肛瘘虽然不如痔疮发病率高,但危害却不小。

肛瘘自愈的几率极小。患者因为难堪的症状,无法正常生活,久拖不治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危害,我们从肛瘘的具体症状表现就能看出。

肛瘘有哪些症状

疼痛

如果肛瘘患者的瘘管没有炎症,并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只是感觉到局部有不适以及发胀,行走的时候可能会有肿胀以及疼痛感,这是因为肛瘘受到了感染,脓液排不出去的时候会引起肿胀以及发炎。

患者的肛门瘘部位以及直肠会出现疼痛以及灼热,并且排便困难。

肛瘘会有结核(肛瘘为什么会被叫做)(2)

肿块

大部分的肛瘘患者在肛门周围会触摸到明显的条状硬块,属于明显的肛瘘症状,用手轻轻的按一下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分泌物

一旦患上了肛瘘,肛门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尤其是对于高位肛瘘患者来说,因为瘘管直接位于括约肌外面,不受到括约肌的控制,所以不能够有效的控制分泌物的排出,在肛门部位会常常有其他气体以及粪便的排出。

流脓

大部分肛瘘患者会出现流脓的现象,这是肛瘘特别重要的症状。

脓液多少主要是由瘘管的长短大小来决定的,一般刚开始生长的肛瘘脓比较多而且黏稠,带有明显的恶臭和味道发黄,分泌物比较多,会直接堵塞外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脓液会积累越来越多,若是排不出去的话,就会引起明显的疼痛感。

严重的瘙痒

当患上肛瘘时会出现明显的瘙痒感,这主要是因为肛瘘会引发肛门流脓,肛门瘘口的部位长时间受到脓液的刺激,会引起周围皮肤处于高压状态。

本身肛门处于隐私的部位,长时间潮湿还会引起周围皮肤变色,表皮就会脱落,让纤维组织增厚以及增生,严重的话会出现肛门湿疹。

肛瘘会有结核(肛瘘为什么会被叫做)(3)

肛瘘是如何形成的

临床上,肛瘘往往是肛周脓肿治疗不及时、病情加重而导致的。肛瘘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以下4个阶段,越早处理,越能避免“掉坑”。

第1阶段

肛隐窝、肛门瓣感染发炎。开始仅限于局部的炎症,这时若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即可以向肛门周围蔓延。

第2阶段

炎症从肛隐窝和肛门瓣开始逐渐蔓延扩散,形成肛门直肠周围炎症。如果炎症不能得到控制,就会侵入到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之中。

第3阶段

由于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感染发炎,进而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若在早期能够处理得当,往往可使脓肿消散治愈;如延误早期的治疗时机或处理不当,会使病情继续加重。

因此,肛周脓肿患者应尽早手术切开引流,使脓液排泄,控制炎症发展。

第4阶段

肛瘘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自行破溃或经切开引流换药处理后,脓腔虽逐渐缩小,但溃疮却久不收口,这时腔壁已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管道壁,中间遗留之空隙,这就是瘘道。

脓液可经瘘道流出,反复感染,反复发作,经久不能自愈,而成为瘘管。

预防护理

1.积极防治便秘与腹泻 便秘时积存在直肠内的粪块易堵塞肛隐窝致急性肛隐窝炎,最终将形成肛周脓肿。此外,大便干燥硬结,在排便时易擦伤肛隐窝引起肛周感染。腹泻日久,也可刺激肛隐窝发炎,稀便也易进入肛隐窝,诱发肛周感染。因此防治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周脓肿和肛瘘形成有重要意义。

肛瘘会有结核(肛瘘为什么会被叫做)(4)

2.及时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以防止肛周脓肿及肛瘘的形成。

3.及时治疗可引起肛周脓肿的全身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及肠结核等。

4.坚持每次排便后坐浴,洗净肛门,保持肛门部清洁,对预防肛周感染有重要意义。

5.如感肛门不适或灼热感,应立即行肛门坐浴并及时就医诊治。

兰州中医胃肠医院提示:

大家应该已经看到,肛瘘是可以避免的,前提是当肛门长包块、疼痛、脓肿时,足够重视,并尽早就医。另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菊部”卫生,也能有效预防脓肿、肛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