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赐履按:这回讲永安托孤。一般认为,刘备把儿子刘禅,以及整个蜀汉政权都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和诸葛亮成为千古君臣典范。然而,不管是民间还是学术界,对刘备托孤时究竟是什么居心,都有颇多不同角度的猜测,蜀汉粉儿们看到的是君仁臣忠,皇叔黑们则解读出许多刘备的阴险诡诈……这一回,我们试着讨论一下。

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大赦,改年号为章武。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置百官,立宗庙,祭祀高皇帝及之后的若干位老刘家的皇帝。五月,立皇后吴氏,立儿子刘禅为皇太子。六月,封儿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

衣赐履说:刘备由汉中王升格为皇帝,好些个东西都得改,比如,机关干部的岗位设置,就需要对标帝国干部的编制体制了。于是,刘备下了两份儿人事命令:1.任命军师将军诸葛亮为丞相;2.任命太傅许靖为司徒。这两份命令,单独看都很正常,但搁一块儿看,就非常古怪。为什么呢?因为,两汉四百年,丞相和司徒,从来就没碰过面儿。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司徒本来就是从丞相演变过来的,设丞相,就不会设司徒;设司徒,就不会设丞相。西汉初年,朝廷实行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制”,丞相是百官之首,权力很大,经常搞得皇帝们不爽,到西汉末年,丞相就改成了大司徒,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把大司徒改为司徒,与太尉、司空并称为三公,形成东汉的“三公制”。三公的地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太尉、司徒、司空,但相差并不大,大略上,太尉主军事,司徒主行政,司空主工程(最初,御史大夫升格为司空,主监察,后来逐渐失掉了监察权,开始管工程建设了),司徒的实际权力比丞相要小得多。

刘备任命许靖为司徒,但并没有设置太尉和司空,然后又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这个架构古怪不古怪?刘备做汉中王的时候,以许靖为太傅,就是一个位尊而无权的职务,改任司徒,还是个荣誉职务,与丞相的权力不可同日而语。刘备甫一称帝,即任命孔明为丞相,实际上就是告诉大家,在蜀汉帝国,诸葛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人说刘备在的时候,没有让诸葛亮开府,根本没有自己的办事机构,说明刘备并没有赋予诸葛亮相应的权力。我认为这么讲有些偏颇。刘备称帝之后,就开始打东吴,此后一直到死,都没再回过成都。刘备不可能带着整个蜀汉朝廷满世界跑,后方所有的事务,包括中央政府的工作,都由孔明主持,他又何必要开府呢?

另,刘禅的两个弟弟,刘永和刘理,一个为鲁王,一个为梁王,鲁国和梁国都是曹魏的地盘儿诶,这说明,刘备身在益州,心系天下。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进攻东吴。

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被陆逊胖揍了一顿,逃回永安(白帝城),一直呆到去世,没再回过成都。

公元223年,年初(也许更早),刘备生病,到了二月,病情加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安排托孤事宜。托孤大臣是两位,以丞相诸葛亮为主,尚书令李严为副。

刘备对诸葛亮说:

孔明啊,君才十倍曹丕,一定能够安定国家,完成大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国时期最能未卜先知的人有几个(三国事件永安托孤)(1)

诸葛亮听闻此言,泪流满面,哭泣着说:

臣敢竟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又给太子刘禅下诏书说:

我最初只是有点闹肚子,后来又转成其他的病,估计大去之日不远矣。人能活到五十,就不算是夭折了,我已经六十多了,没什么遗憾了。不过,我只是挂念你们兄弟。射援(诸葛亮手下干部,颇有才名)对我说,丞相赞叹你智量甚大,远超我对你的期望,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你要努力再努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贤明和德行,才会让人心服。你爹我德行浅薄,不值得你效法。你要多读书,我给你开了个书单,《汉书》,《礼记》,要好好读;还要抽空遍览诸子之书,以及《六韬》《商君书》,这会对你大有裨益。我听说丞相已经完成了《申子》《韩非子》《管子》和《六韬》的注解工作,可惜的是,在送来的路上丢掉了,你以后可以当面去向他请教、学习这些内容。你要好好跟着丞相学习处理政事,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

之后,刘备又专门交待鲁王刘永,让他们兄弟都以父礼对待诸葛亮。

四月,刘备逝世,时年六十三岁,谥号为昭烈皇帝。

诸葛亮护送灵车回到成都。

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镇守永安。

五月,刘禅在成都继皇帝位,时年十七。大赦,改年号为建兴。

三国时期最能未卜先知的人有几个(三国事件永安托孤)(2)

【我就不信刘禅长这模样】

衣赐履说:这一段,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刘备托孤时对孔明讲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后世争议极大。我们一条一条来捋。

第一,刘备给儿子指定的必读书目。

我个人感觉,刘备贯彻的是汉宣帝刘病已的治国方略,即,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我们看刘备给儿子推荐的书目:

《汉书》,这是老刘家的家史,不学对不起祖宗,必须好好学。

《礼记》,这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对礼制有详细的规定,当皇帝,不可不知。讲真,一路读史到此,我深深感受到,礼制这种东西,看似虚头巴脑,但实际上却随时可以变成大杀器,皇帝可以名正言顺地收拾他想收拾的人。汉武帝刘彻和大新朝皇帝王莽,都是精于此道的绝顶高手。

《六韬》,传说是姜太公所著兵法,据考证成书大约在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间。论述了政治与战争、作战、治军等问题,当然也是有为之君的必修科目。

刘备特别要求刘禅学习《商君书》《申子》《韩非子》《管子》,商鞅、申不害、韩非、管仲,这几位爷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兼践行者。甚至,刘备专门让孔明给《六韬》《申子》《韩非子》《管子》作了注解,可见,刘备对法家和兵家的重视,“霸王道杂之”的治国理念跃然纸上。

瞧瞧刘备的书单,儒家的就一本《礼记》,其他的多为法家学说,我估计把司马光老爷子气了个半死,于是,他老人家又拎起他那台强力文字吸尘器,把这份书单全部吸干净了,《通鉴》上一个字都没记。

诸葛亮本人是法家,这个不容置疑,以法治蜀,是他终其一生都在坚持做的事情。以后我们有机会专门讲。

另外,刘备告诫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此处的“恶”与“善”,我感觉不能简单理解为“坏事”和“好事”,而是指对执政“不利的事”和“有利的事”。

三国时期最能未卜先知的人有几个(三国事件永安托孤)(3)

【就不能找个帅哥演阿斗吗?】

第二,刘备把诸葛亮树为一尊,奠定了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

首先,刘备一称帝就任命孔明为丞相,已经预示要给他巨大的施展空间了,前文已述,此处不再啰嗦。其次,让刘禅兄弟以父礼对待孔明,这是对孔明的高度信任和肯定,将孔明树为一尊。皇帝视诸葛亮为“爹地”,其他臣子在诸葛亮面前岂敢造次?再次,刘备没有设置御史大夫一职。御史大夫虽然地位低于丞相,但远高于九卿,且主监察,对丞相有很大的牵制作用。刘备设丞相而不设御史大夫,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最后,刘备没有提出蜀国的战略目标,只是笼统地讲诸葛亮“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至于什么是“大事”,怎么定“大事”,估计刘备自己也没想明白。这也就意味着,一切按诸葛亮的意思办,皇帝都认你为爹,还不是你说了算吗?

第三,怎么突然冒出一个尚书令李严?

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为正,管全局;李严为副,主军事。我目前认为,刘备把李严拉进托孤班子,并不是要以李严制衡孔明,至少主要目的不是制衡孔明——李严根本就没有与孔明叫板的实力。孔明从公元207年出山,到公元223年刘备逝世,十六七年间,史书上没有他打过仗的明确记载。刘备打仗,带庞统,带法正,带黄权,但从来没有带过孔明,所以,我认为刘备给孔明配一个既懂军事、又有一定格局的干部,是合理的,是对孔明短板的补益,而李严很符合这个人设。李严既有管理能力,也能用兵打仗;既有地方任职履历,也有中央工作经验;而且,他是祖籍南阳的益州老人,与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都有交集,讲真,当时蜀汉集团的精英阶层,老一代的基本上都去世了,新一代的还没有成长起来,没有人比李严更适合这个角色。

如果孔明和李严能够精诚合作,这个辅政班子还是很强的。

但是,孔明容不下李严。

三国时期最能未卜先知的人有几个(三国事件永安托孤)(4)

总之,刘备托孤于孔明,显然是对的,成就千古佳话;但是对李严而言,却是一出悲剧拉开了序幕。关于李严和孔明的关系,以后我们专门探讨。

第四,“君可自取”究竟是什么意思?

刘备为什么要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后世对刘备托孤于孔明,赞誉多过质疑,但质疑之声也相当有力,其关节点就在“君可自取”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然而,“君可自取”的原创,还真不是刘备,而是孙策。

《三国志•孙策传》裴松之注引《吴历》载,孙策死前,把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周瑜,孙策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和“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简直如出一辙,我怀疑刘备就是从孙策那儿山寨过来的。不过,我个人认为,即使两句话在字面上完全一样,其背后的含义恐怕还是有很大不同。孙策,当年只是一个年轻的军阀,刚刚打下几个郡,根基尚不稳固。孙策的基业,并非继承于老爹孙坚,而是自己打出来的(当然,孙坚的一些旧部愿意追随他)。既然孙策没有继承孙坚,孙策死后,孙权凭什么继位?孙策死于公元208年,当时,如果说存在军阀继位的话,也就只有一个益州牧刘璋,而刘璋接任益州牧,和刘表父子、袁绍父子传位,还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视其为父业子承,而是益州官僚集团与朝廷(李傕、郭汜主政)之间博弈的结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详拙文《小霸王孙策:生于忧患,死于英俊》。也就是说,孙策虽然希望孙权继位(实际上更想让儿子孙绍继位,奈何年龄太小,才五岁,继个茄子),但既没有理论上的支持,也没有现实中可供遵循的先例,孙策是相当无奈之下,才对张昭说这个话的。

三国时期最能未卜先知的人有几个(三国事件永安托孤)(5)

而刘备却不同,他是皇帝诶,两千年帝制,几百个皇帝,可曾出过一位心甘情愿把自己江山交给外姓的?难道就刘备高尚,就他是活雷锋,愿意把自己征战一生得来的江山交给诸葛亮?所以,刘备的“君可自取”,确实值得探讨。

历代对刘备托孤的评论很多,我们挑一些摆一摆。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很高,他认为,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怀英雄之器。他举国托孤于诸葛亮,没有半点疑心,两人可以说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云云。

陈寿对刘备托孤是高度肯定的,他并没有掰饬“君可自取”是什么意思,可能他根本就不认为有什么问题。显然,陈寿并不认为刘备虚伪诡诈。

晋代的孙盛则与陈寿的看法截然相反,他认为,刘备太不地道了,托孤这种事,你如果托对了人,何必说这样的话?如果托错了人,你这话不是给人家理由夺你江山吗?你跟孔明玩儿这一套,实在是有够奸滑,太low了。

近人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又反驳孙盛,卢弼认为,刘备托孤的时候,与孔明四目相接,情绪一下子上来了,于是脱口而出,根本就没想江山姓刘还是姓诸葛的事儿。刘备担心儿子不行,把江山给败掉了,所以才会说出这话来,凭什么怀疑他心存诡诈呢?

我感觉,卢先生,善良而天真。

张作耀先生又与卢弼完全相反,他认为,刘备别有用心,变着法地逼着诸葛亮表忠心。刘备对诸葛亮其实是“怀有很大疑虑”的,为了保证儿子的皇位稳如泰山,他不惜“把诸葛亮逼到没有回旋的余地”,只能跪下来泪流满面地赌咒发誓。

与张作耀先生观点相同的,还有王夫之。王老爷子说,刘备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诸葛亮“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其能无疑哉”!

显然,张先生和王老爷子都认为刘备托国,阴怀诡诈

其实,我想弱弱地问张先生和王老爷子一句,如果逼着一个打算篡位的人发一个绝不篡位的誓,您二位觉得靠谱吗?

还有一种说法比较有趣,方北辰先生在《三国志注译》一书中说,君可自取的“取”,不是“取代”的意思,而是“选取”的意思。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如果刘禅不是当皇帝的料,孔明可以在刘备的其他儿子中再挑一个当皇帝。也就是说,刘备赋予诸葛亮的,是废立之权,并非要他自立为君。

我猜,方北辰先生一定是刘备粉儿,为了让刘备不显得那么诡诈,竟然能开出这么大的脑洞来!古文再精练,也不能把“自取”两个字解读出“自己作主再从我的儿子中挑出一个当皇帝”的意思来吧?这中间缺多少要素啊!方先生难道真的以为,换个皇帝跟换个保洁员一样快捷方便啊?前有霍光,后有董卓,都是换过皇帝的,这哥儿俩什么结局,方先生不知道啊?

陈迩冬先生在《闲话三分》一书中讲,刘备托孤,实际上是要把话当面说透——透底。怎么个透底呢?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谁都没话可说了。

陈先生的说法,实在是让人无语啊。“废立皇帝”、“江山易姓”这样的帝制时代最刺激、最惊心动魄的话题,我请问,你怎么说透啊?

曹操问贾诩,我是立曹丕还是立曹植呢?贾诩不说话。曹操问你怎么不说话?贾诩说,我在想刘表和袁绍的事儿。这才是君臣之间对话的范本。对重大而敏感的问题,真正的高手,绝对都遵循马保国大师那句著名金句:传统功夫,点到为止。咱别说古代君臣,就搁现在,你跟你的顶头上司,关系再亲密,能随便把话说透吗?得看什么话题。关于吃炖羊肉要不要就蒜的问题,你可以说得很透,几两肉就几瓣蒜,独头蒜还是多瓣蒜,生蒜还是腊八蒜,捣碎还是切片儿还是直接上嘴啃,这些都可以讲透。但你领导的儿子智商在贫困线以下,你就只能说令郎大智若愚、必成大器了,而绝不能说领导你赶紧再生一个吧,现在这个,肯定会把你的家业败光的,你能说这个吗?

甭问,陈先生也是刘备粉儿。

三国时期最能未卜先知的人有几个(三国事件永安托孤)(6)

还是康熙爷来得直接,他在《御批通鉴辑览》中说,昭烈平时不总说自己是鱼孔明是水吗?孔明的忠贞不贰他难道不清楚吗?为什么托孤之时,要说这种阴阳怪气的话?最后,康熙爷给出结论,“三国人以谲诈相尚,鄙哉!”意思是三国时代的人,都不是东西,全是玩儿阴谋搞诡计的货色。

帝王最理解帝王。我觉得康熙的想法,恐怕最接近刘备的真实意思。不过,康熙爷一杆子把三国人物全打河里去了,还是有些夸张的,好像他康熙朝的君臣都跟正人君子似的。

上面这些先生们,对“君可自取”这句话,给出了各自的解释,当然各有各的道理。但是,我想说,他们恐怕犯了一个错误,即,非要给出一个清楚明确的解释

在有些情况下,历史的真实就是一头薛定谔的猫,你以为猫死了,其实它活着;你以为猫活着,其实它死了。这只猫的死活,是不确定的,是与你的选择相关的。

三国时期最能未卜先知的人有几个(三国事件永安托孤)(7)

刘备打算托孤,到刘备正式托孤,多长时间?

刘备托孤于孔明的想法,不会晚于自己生病,也就是说,从公元223年年初,刘备就开始琢磨这个事儿了,孔明二月到达永安,刘备四月离世,托孤,不会早于二月,也就是说,刘备考虑怎么托孤,对孔明说什么话,怎么说,至少思考了两个月时间。

刘备是文盲吗?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吗?

笑话!刘备是大儒卢植的学生诶,他不是粗通文墨,而是深研过《汉书》《礼记》、诸子、《商君书》这些东西的,当老大当了几十年,他会说不清楚话吗?他会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吗?

当然不会。

刘备在脑海中无数次排演了托孤的每一个细节之后,对孔明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于是,孔明吓得浑身冒汗,痛哭流涕,说,臣敢竟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孔明的第一反应,就是刘备要的效果

孔明会作出其他反应吗?不会的。第一反应,就是最佳反应。

从孔明的反应可以看出,自取,就是取而代之的意思,或者说,一听就让你感觉是那个意思。而这个意思又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刘备真的给了孔明取刘禅而代之的权力。刘备不是说了吗,君才十倍曹丕,曹丕可以取代献帝,你孔明凭什么不能取代我儿子呢?二是刘备逼孔明剖肝沥胆表忠诚,孔明你不表态,我都死不踏实。

然而,等你回过味儿来之后,仔细咂摸,发现还可以有许多别的解释,“君可自取”也可以理解为“你自己看着办”,你是继续辅佐,还是回家种地,还是弃政从商,还是怎样怎样,都随你的便,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对吧?

帝王的权术,都在这句话里。

当昭烈皇帝刘备在下面听说后世为了他的一句话吵了两千年时,可能会笑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