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纽扣已经是我们日常服饰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个悬挂于衣服上的小物件,兼具了功能性与美观性,也因其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被英国《独立报》选入了“改变人类历史的101项发明”。
不过,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纽扣这个小物件真正流行的时间却并不太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通常只在特别需要加固的服装,比如战士们的铠甲上才用到纽扣。而在日常的服饰上,先人们还是习惯使用系带的方法,可能是觉得这样比较宽松舒服吧。不过,这种情况在明代的时候,悄然发生了变化。
一、从内衣扣到“金扣花”
纽扣进入汉族文化的突破口——今天的中国人也许很难想象,竟是元末明初的女性内衣。1972在甘肃漳县元代墓葬中,出土了一件别具特色抹胸。抹胸为对襟式,在襟沿上钉有密密的一排纽扣。这种带纽扣的女子内衣在元末明初运用的十分普遍。元末以来汉族女性之所以选择纽扣,看上的是它能“紧密系束”的实用功能,为的是要掩裹和遮蔽。这样一来,纽扣在明初的外衣上虽基本销声匿迹,却在女子贴身内衣上得到广泛运用。到了明代中后期,人体禁忌观念被强化至极端。服饰尤其是女子服饰的意义,此时变为尽可能的以遮掩人体为目的。纽扣出现在了女子外衣领口,紧紧锁闭,在明朝严苛的贞节观念下,脖颈外露也是不雅,于是,立领出现了,而纽扣也迎来了真正的舞台。
在清初版画插图《秦楼月》中,有“二分明月女子小照”。画中的女子身着立领对襟长袄,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因为领口的几枚纽扣的装点而显得格外灵秀美丽。清《雍正妃行乐图》中,立领上两枚精致的金纽扣,平添万种风情。
清《雍正妃行乐图》
理学道德的束缚,终究捆绑不住女孩子们天生爱美之心,其中最厉害的改造之一便是纽扣。这个无趣的“封锁者”带着理学家们束缚身体的任务而来,却最终在女孩子的手中变成了增加魅力的装饰品,成为明代女服上最大的意外和亮点。
在江西南城县岳口公社发现的一座古墓,里面陆续出土四百多件精致华丽的金,银等衣饰,这就是著名的明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合葬墓,在随葬的衣衫中,发现了被考古界称为金扣花的金属纽扣。这墓中最大的金属纽扣,还是两副双蝶对梅镶宝石鎏金银扣,一粒硕大的宝石扣为梅花花蕊,花瓣,蝶翅的圆托上分别镶嵌大小红蓝宝石,目前残存大小红宝石13粒,蓝宝石9粒。
从考古实物上看,蜂蝶与花、鸳鸯与莲等纹样在民间也广受欢迎。成双成对的动物、严密扭合的扣花,或多或少暗含着夫妇好合的吉祥寓意,既有实际功用,又能讨个好彩头,何乐不为呢?
二、盘扣的花样年华十七世纪中期,满清入关,神州大地上掀起了服饰界的“游牧民族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满清都是一个与纽扣有着不解之缘的政权。纽扣虽然在明代成为女性服饰的常态,但历来在男性士大夫眼中却尤为不屑。如明代学者朱之瑜在《朱氏舜水谈绮》中说“黄金为扣,嵌物于内者虽华美,然非大人丈夫之服”,因此,在明代纽扣只能说占据了日常衣饰的半壁江山,清代“易服改制”才是纽扣全盘进入汉族社会的标志。
清--蜜蜡纽扣
与满足服饰搭配的是盘扣。盘扣是由“扣”“袢”“条”三部分组成的一种布制纽扣。“袢”是扣住扣头的环套;“扣”就是扣头,就是用以固定的小圆疙瘩,清代常用金,银,珠宝来做这个小疙瘩;最讲究的是“条”,它最初的功能是用来做成扣、袢并将这两者固定在衣物上,因此早期简单的盘扣就是一字型的一条,并没有太多盘的感觉,发展到后来,条越来越长,于是就逐渐出现了盘花。
清.串白蓝色米珠纽扣
说到盘扣,现在人多半会想起旗袍,从而认为盘扣是满族的民族特色。实际上,盘扣的盘法可是“根正苗红”的汉族传统手艺,属于“中国结艺”的一种。盘扣在民间尤其是花样百出,如有菊花扣、水仙扣,石榴扣等,且图形纹样也相当具有讲究, 如石榴扣象征子孙满堂,童子祝寿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字形扣,它将汉字化用为图形形成盘花,巧妙的将汉字本身的祝福融入盘扣之中。
定陵出土百子衣--童子祝寿纽扣
待到民国时期,中山装终于确立了对襟纽扣服装在汉族社会的正统地位,门襟和袖口的每一粒纽扣甚至都赋予了其思想——“自由”、“平等”……然而更能代表中式纽扣形象的,还是女子旗袍上典雅隽永的一幅幅盘扣,既别具风情地完成了锁闭衣衫的实用使命,又含蓄温婉地展示着东方女子的兰心蕙质。它们本是汉族社会抵制的异族文化,而在今天的时尚界,却俨然代表着中国。
中式盘扣
文史君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每个物品都承载其历史意义,在时间的流逝中低吟,呓语,哪怕只是一枚小小的纽扣,那也是要将福愿给扣上的心愿,胡马数番来去,家国几度沧桑,传统的装饰一直在历史的穿梭中与我们相遇,就像人们所说“无论一件多美的婚纱,在东方女孩的身上,都比不过一件简单的中式嫁衣,这种美你很难去解释是为什么,我觉得这是祖先的力量,是我们传统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参考文献:[1]沈雁:《纽扣发展史浅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
[2]杨启梅:《中国对襟纽扣服饰源流探析》.苏州大学,2007.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段雅婷)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