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低保核查到一户人家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五大山粗的大男人坐在床上,双腿放在软垫上,床上摆放着一个小桌板,上面放着笔记本电脑,我觉得很诧异,大白天的也不出门劳动,却待在床上玩电脑。在问清楚他情况的时候,这才知道他曾在建筑工地上工作,有次从楼顶摔下来,运动神经受损,虽然还有双腿,但双下肢完全不能行走、活动了,他的吃喝拉撒睡只能全都在床上了。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所有的重担全压在了他媳妇身上了,这个可怜的女人要照顾他和两个读小学的孩子,家里所有的大事小事都得这个女人亲力亲为,除了这些,她还得到幼儿园上班养活这一家人。

原本以为这个女人因为老公不能行动,全都靠她服侍,会愁云密布、心情沉重,哪里知道等她下班回来见到她的时候,完全不同于我想象的模样。她小巧玲珑的样子,穿着蓝色的T恤和百褶裙,即使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身材依然保持得很好,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从内心散发着幸福的光芒。

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家里有如此沉重的负担,她还保持着如此良好的心态,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着她呢?当我们工作完成后,我们走出门,她一直把我们送到楼下的院子里。我忍不住赞赏她说:你们夫妻俩的心态真好哇!

她笑着说:如果心态不好,成天哭哭啼啼的又有什么作用呢?虽然我老公身体残疾了,但是,他还挺有志向的,他在淘宝上卖东西挣钱,还在网上学习绘图,争取学个一技之长。他可充实了,不断学习,挣的钱也越来越多,别看他成天不能动弹,待在床上,他乐观向上,从来不忧心忡忡,挣得钱也不比我少,他还常常鼓励我快乐地工作、生活。只要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处处香草暮春时(身处泥泞遥看漫山花开)(1)



听了她的话,我想这个幸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拥有快乐的心态,就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些天来到村里的每一个低保户家里去核查信息,看到了许多不幸的家庭,托尔斯泰说: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太多的不幸发生在这些低保家庭中,然而,他们却没有被打垮,他们并不自怨自艾,而是积极乐观面对所有的不幸,继续追求幸福生活。

人人都希望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过得舒适快乐,然而,生活并非一条康庄大道,更多的时候是一条布满荆棘与陷阱的崎岖小道,很多人在这条道路上跌入陷阱,或者踏入荆棘丛里,其中有些人无法跨越这道坎,陷入痛苦和抱怨中无法自拔。而有些人却不以为然,坚强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其实,快乐或者痛苦,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不幸的时候只有调整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



处处香草暮春时(身处泥泞遥看漫山花开)(2)



记得有个故事是讲苏轼的友人王定国有一名歌女,名叫柔奴。柔奴不仅歌唱得好,长得也挺漂亮的,她家世代居住京师,后王定国被贬官到岭南,柔奴就一直跟随他,多年后,才又随王定国返京。

苏轼拜访王定国时见到柔奴,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不料,柔奴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到这句话,感慨万千,于是填词一首,这首词的后半阕是:“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苏轼看来,偏远荒凉的岭南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柔奴既来之,则安之,她能像生活在故乡京城一样处之安然。从岭南归来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轻,笑容仿佛带着岭南梅花的馨香,这便是随遇而安,让她心安的地方便觉得是故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均能安之若素,方可心无烦忧,一心做自己应做或爱做之事。即便身处泥泞之中仍能遥看满山花开。



处处香草暮春时(身处泥泞遥看漫山花开)(3)



看过很多人物传记,常常思考这些饱受磨难的人是否总是感到痛苦和悲伤呢?其实,书中的这些人物倒是觉得很快乐,甚至有时回忆这段艰难岁月的时候而快乐。当一个人从心理上战胜了磨难,从磨难中得到了生活的启示后,他就会为此而快乐。其实生活本来就是充满快乐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和知足常乐的心态。

命运是不公平的,有些人注定要经历许多磨难。然而,磨难不过是生活中一点或酸或辣的调味品,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我们总得都要经历的,如果只将目光集中在磨难这里,生活反而会变得毫无希望。

生命里有太多的无常伴随着我们,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个先来,我们根本无从知道,好运不会总是跟随的,有幸运就有不幸,有高潮就有低谷。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多想想身边那些令人振奋的人和事,许多人身残志坚,永不言弃;当我们的情绪消极倦怠的时候,多想想如何去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去逃避。当我们将内心痛苦的负累转化为积极乐观的力量,便能在不幸的悲剧之中重新找到幸福的人生。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有苦也有甜、有成功也有失败,不一样的是人们的心态。与其在埋怨、痛苦中度过,不如转变心态,积极乐观去面对。埋怨只能证明无奈,生活不相信懦弱,只相信坚强。



处处香草暮春时(身处泥泞遥看漫山花开)(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