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十八)日寇侵占如皋城,鬼子烧杀掳掠,焚毁学校,残害反日师生,无恶不作。此时如皋初级中学东迁李堡,与私立敬业商业初级中学等校组建联合中学(简称县联中),安定小学南迁四房庄天真堂继续办学,其它各级学校均已停办,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催残,濒于绝境。广大青少年失学、失业,陷于徘徨、苦闷的困境。

如皋如城初中(有苏中小抗大之称呼的如皋如西中学)(1)

1939年8月,经国民党江苏省教育厅立案,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四旅旅长何克谦创办私立励志中学,校址设如皋西乡鞠家厦,招收初中四个班学生,这对众多失学青少年只是杯水车薪。

1940年新四军东进,占领如皋西部卢港、搬经、加力地区,8月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如皋县政府在卢港成立,民主政府甫一成立,遵循中共中央、毛主席以及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有关指示精神,“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多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多,越快,越好”,“关于文化教育政策应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毛主席《论政策》),教育要“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毛主席《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政策和前途》),“乡村城镇的中小学是抗敌的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以抗敌为中心,反对愚民的反动教育政策,提倡启发民众自觉的革命政策”(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宣传口号),县长梁灵光等人先后亲自主持召开励志中学教职员座谈会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和教育政策,鼓励知识分子参加抗战教育。会后,县府派员接管励志中学,由联抗司令黄逸峰任名誉校长,同时抽调苏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俞铭璜夫人、时任东南边区中心区委书记沈絮到校任生活指导员,以团结教职工,在师生中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学生抗敌协会(简称“学抗会”),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党支部,沈絮任党支部书记。

此时,如西地区成立西南行署,励志中学改名为西南中学。1941年西南行署改为如西县,西南中学相应改名为如西中学。这一时期我党军政领导,十分关注发展如皋地区抗战教育事业,关注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新四军军长陈毅同志多次同江苏著名爱国抗日民主人士时任海安紫石中学校长后任如西中学校长的何景平先生交谈,商讨发展抗日教育大计,赞誉其与海安韩紫石(曾任国民党政府江苏省省长)同为“苏中君子”。新四军一师副师长、兼一旅旅长、三分区党委书记叶飞、三分区专员朱克靖、如皋地区早期党组织领导人陆植三,以及时任如西县委书记许家屯等领导同志多次对师生进行形势教育,宣传党的主张、政策,增强师生抗战必胜的信念。苏中党委宣传部长俞铭璜莅校作《新人生观》专题讲座,勉励师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抗日政府各级领导十分关注学校的发展,指导工作,具体解决办学困难。

为适应抗战形势和改造旧学校的需要,满足如黄路以南中心区学生就学的要求,抗日民主政府在江安戈家堡周氏宗祠创办如西中学分部,并号召有识之士积极参加抗战教育。返乡避难的知识分子沙国华率先响应,邀请李露华、贾浩如等在四房庄利用自家房屋创办助成学塾,招收初中学生。

1941年7月鉴于鞠家厦励志中学临近日伪据点,易受战火骚扰而停办,民主政府决定戈家堡如西中学分部更名为“如西县立滨江中学”。

海安陷落,原海安紫石中学校长何景平返乡,其铭记陈毅同志的教诲,发展抗战教育,邀约陈建歧、马骏一等1941年8月在永安沙创办永东学塾。同年底日寇占据上海租界,原设在上海租界内的励志中学部分师生在校长赵耀如率领下坚持民族气节,毅然返如,与永东学塾合并,定名耀华学塾,招收初中学生。

1942年2月随着如皋城东南三角区根据地的巩固,为该地区学子提供更好的就学条件,民主政府决定,以助成学塾为基础,组建“如西县立东南中学”,任命何景平为校长、沙国华为教务主任,校址设车马湖花园头,8月因事业发展需要迁沙家晓庄凤毛小学办学,形成单轨初级中学,同时经三分区专署批准,在范湖小学设立东南中学分部。

1942年2月民主政府为发展小学教育,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在滨江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科(简师班),并将江安宝庆寺扩展为校舍,为边区小学教育蓬勃发展提供保证。

1943年8月为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统一管理好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为抗战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苏中区党委三分区专员公署决定撤并滨江、东南等校创办三分区区立如西中学,任命何景平为校长,沙国华为教务主任、肖本叶为生活指导部主任,校本部设度军井区大高庄小学。原滨江中学为一院,苏元任主任;东南中学为二院沙国华兼任主任。新四军一旅战地服务团调派周淑影(女)、陈惠(女)分别担任一院二院生活指导部主任。

1944年初泰兴县珊瑚区划入如西县管辖,所属私立建国中学也相应改称为如西中学三院。李向任三院生活指导部主任。

1944年底,反“清乡”斗争需要,高庄校本部撤销,学生就近转入一院、二院学习,在卢港申辋设立分部(四院),并选派学生党员吴昌佐、宗序周等人进入如城伪南淮中学上学,做学生思想工作,为“大反攻”积蓄力量。

如西中学曾先后开办财会班、医护班、简师班,培养了一批基层财会、医护干部和小学教师,以满足抗日斗争的需要。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如皋城解放,如西县恢复为如皋县,根据三专署决定,抗日政府派员接管在城的伪县立初中、私立南淮中学、如皋师范,合并办学,定名为如皋县立第一中学,原根据地如西中学更名为如皋县立第二中学,如西中学完成了为抗战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解放战争后期,苏皖边区一专署签发《恢复中等学校方案》恢复如皋(西)中学,命名为苏皖一分区区立如皋中学。1949年如皋城第二次解放,如皋中学迁城办学,再次接管蒋政权在城中等学校,分别组建为江苏省立如皋中学、如皋师范,继承如西中学办学精神,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如西中学在民主政府领导下,推翻专制主义的训导制度,设立生活指导部,它实际上是党的政工机构,党组织委派共产党员担任生活指导员(主任),在党组织尚处于秘密状态的情况下,生活指导员是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的公开职务。生活指导员的职责是宣传、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为抗战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团结广大师生,开展政治思想工作,鼓励人们参加抗战教育,培养和发展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三分区党委先后调派沈絮、许路、肖本叶、林在吾、叶健、孙同浩、周淑影、陈惠、徐谟、方奋等担任校生活指导员(主任)。

民主政府领导下的如西中学,学生实行自治,学校先后成立学生抗敌协会、学生抗日联合会、青年队、青年解放团(简称青解团)之类的先进青年群众性组织。这些组织在生活指导员的指导下,团结广大学生,开展工作,以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抗日主张,服从党的分配,努力学习,尊师爱校为宗旨,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些组织的不少成员,在党组织的教育下,成长为共产主义先锋战士——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民主政府领导下的如西中学,推行灵活的战时学制,既有高中、初中三年的常规学制,也有一年甚或几个月的培训班,以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人才需要,如会计班、护理班、简师班……

民主政府领导下的如西中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式。如西抗日根据地建立后始终处于“扫荡”与反“扫荡”、“清乡”与反“清乡”的战争环境中,不可能进行正规的课堂教学,遵照党“教育与战争结合”的指示精神,实行战时游击教学“敌来我游击,敌走我学习”,学生以“天为被,地为床,背包膝盖当课堂”。学生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宣传抗日,到农村组织“冬学”“识字班”、校园开辟成菜园、农田开展大生产,自种自收,自给自足,纺纱、织布,自制粉笔,节省资金,改善生活。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文化,又增强了生产实践的能力,培养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的如西中学,教学内容既注重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增强爱国主义和抗日救亡的意识。学校除安排正常的文化课程外,还安排较多的政治课,学习时事政治,学习革命理论。当时除了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文章外,还学习《社会发展史》,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俞铭璜《新人生观》、朱克靖《回忆与感想》等,此外学校还经常邀请党政领导人作报告、做讲座,介绍国内外抗战斗争形势。文化课没有统编教材,学校按照“凡是包含封建的和法西斯毒素的应立即停授或改变内容,其不切合目前需要的可酌定减少”的原则,选编国文、史地、公民、理化等教材。毛主席著作,鲁迅的文章,岳飞、文天祥的文章入选教材,印发讲义,供学生学习使用。

在这种新型的教育制度的培养熏陶下,学生思想觉悟迅速提高,都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精神,在祖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奔赴抗日战争第一线。自1943年始,短短两三年时间,如西中学学生十人以上集体奔赴延安抗大、苏北公学,参军走上抗日第一线的就有五批四百多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袁素、张正煜、孙尔倬、汤亚熊等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三十八名优秀儿女倒在对敌斗争的战场上,为革命献出宝贵的年轻生命。不少同志经过革命战火的考验成长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成为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阮武昌、缪群等就是杰出代表。如西中学造就了更多的优秀基层工作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强盛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抗日烽火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如西中学,是一个培养革命干部,让青年得到锻炼成长的摇篮,是动员、组织广大群众投身抗日洪流的工作队,她在共产党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为根据地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出了贡献,赢得了“苏中小抗大”的美誉。

如皋如城初中(有苏中小抗大之称呼的如皋如西中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