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都带回了什么风土人情(唐僧被贬下凡除了打瞌睡还有其它原因)(1)

西游故事表面看来风轻云淡,不过是轻松的简单有趣的打怪升级的小说罢了,但若从深层次研究,从深入地角度看问题,事情就有些蹊跷与神秘了。唐僧前世乃金蝉子,为如来佛的二弟子,这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但作为弟子,他却在上课时候打瞌睡——神仙也会打瞌睡吗?蹊跷之一;打瞌睡便罢了,沙僧打碎一个盘子被贬下凡,唐僧打个瞌睡照样被贬下凡,不说功劳也有苦劳,打个瞌睡又不影响什么,顶多算你唐僧不尊重师长,可这为啥要被贬呢?蹊跷之二。

带着这些蹊跷再来重读西游记,那么,感触多了,许多内部的事情也就能够想得通透了。

唐僧取经都带回了什么风土人情(唐僧被贬下凡除了打瞌睡还有其它原因)(2)

原来,如来佛同志早已经意识到了危机。西游三界从表面看来波澜不惊,但其实波涛汹涌,如来佛虽为灵山的一把手,但他想稳稳当当地一直坐着这个位置,可能不努力一把,就有点悬。在唐僧团队取经结束后,成佛的成佛,成菩萨的成菩萨,而灵山又再度公布了那张在职人员的列表,除了刚成佛成菩萨的这几位,如来佛基本上是孤零零一个人了,要想稳稳当当地坐在第一把交椅上,不说干掉燃灯与弥勒佛,最起码的,不能输给他们呀。

您想想,在取经路途上,虽有妖怪变作这个变作那个,可这都对如来佛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恰恰有一只妖怪,竟光明正大化作成如来佛,招摇撞骗,他是谁?黄眉大王,乃弥勒佛的童子!您说说,如来佛能没有压力吗?

唐僧取经都带回了什么风土人情(唐僧被贬下凡除了打瞌睡还有其它原因)(3)

所以,如来找到自己最为信任的弟子——唐僧(其前世还应为金蝉子),并对他说:小唐啊,为师遇到困难了,平日为师待你不薄,你可否给为师分担一下忧愁?解决一下患难?你是为师最信赖的弟子,光荣且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于是,他们俩在灵山的那个夜晚,密谋了一场大戏。

唐僧在如来课上故意打瞌睡,被如来贬下凡尘,然后好戏就正式开始了。唐僧说是投胎去了东土,实则为如来佛安排的,观音菩萨说是去东土寻找有缘人,实则为如来佛内定了的,一切的一切,看似巧合,实乃设计。

没办法,想要稳固自己在灵山的地位,如来佛只好出此计策,而担当此计策的人选,除了平日最信任的弟子金蝉子,那就别无他人可以胜任了。您瞧瞧,在取经的路途上,唐僧虽贪生虽怕死,但却不改对取经的决心,不忘对佛对如来的忠诚,时刻谨记:天大地大心中如来佛最大。

唐僧取经都带回了什么风土人情(唐僧被贬下凡除了打瞌睡还有其它原因)(4)

所以说,从某种角度来分析,整部西游记全是一场如来佛的计策。如来佛最先开始意识到了危机,而找寻到了跟前最为信任的金蝉子,以那晚在灵山的谈话为主线,随后又招了多方面的人士,有了更多的人物参与进来,一起上演这场取经的大戏。最后,功成名就,如来佛成功招揽唐僧、孙悟空等大将,有了他们的加入,如来佛在灵山的地位得到稳固。什么燃灯佛、弥勒佛相信也不敢有其它不轨之想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