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藏区高原,一半寒、一半暖一群“候鸟”按照约定模式启程“迁徙之路”,用“搬家”的方式换取美好生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甘肃万只候鸟迁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甘肃万只候鸟迁移(藏区高原上演候鸟)

甘肃万只候鸟迁移

六月的藏区高原,一半寒、一半暖。一群“候鸟”按照约定模式启程“迁徙之路”,用“搬家”的方式换取美好生活。

这样的“迁徙”,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已经持续了四年,在外人看来,一年搬家两次意味着折腾,而在他们眼中,却是在幸福“乔迁”。

石渠县县城海拔超过4280米,冬季持续8个月,最低气温常低至零下30℃,因海拔高、气温低,这里只能存活一些低矮的灌木,被人们誉为“生命的禁区”,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石渠的冬天十分寒冷,在家里边烧水,茶壶里的水蒸气飘到天花板,很快就结成了冰。”稽查员邓珠次勒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热爱家乡的同时也道出些许无奈。

“冬天因为严重缺水,我们只有利用出差的机会,到海拔更低的其他县才能痛快地洗一次澡,洗一次澡要管一两个月。”他又补充到。

缺氧缺水缺电,冬天的石渠“寒气逼人”,让生活其中的老百姓饱受煎熬,就连在这里扎根的烟草人,也经常因为当地严苛的气候环境,不得不放弃一些卷烟经营业务。

不过,州局(公司)始终深深地牵挂这里。一直以来,他们大力践行“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理念,为石渠等四个高海拔县局(分公司)出台了系列雪中送炭的关怀政策,让当地的烟草职工切身感受到行业温暖。

“我在石渠工作了17年,州局(公司)总是把特别的关心留给石渠,令我们十分感动。”石渠县局(分公司)负责人思塔说。

尽管政策可以温暖人心,但相较于石渠恶劣的生存条件,能治标却难以治本。2016年夏天,州局(公司)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根据石渠县季节变化,实行“候鸟式”两地办公。

“我们在石渠设置了两个办公点,每年的5-11月在石渠县城办公,11月至次年5月在洛须镇办公。”人事科科长谢宇飞说。

洛须镇距离石渠县城不足80公里,这里海拔只有3200米,不仅氧气充足、气候温暖,甚至还能产出一些高原蔬菜和水果,被当地人称赞为“石渠的小江南”。

为了增强两地办公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州局(公司)在政策规定允许范围内,为洛须镇租用了办公场所,并一次性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桌椅等办公设备,使办公生活成为可能。

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家的氛围也很快营造出来了。“五个清一色的汉子,住在一起很方便。”思塔说,“我就像一个家长,带着四个孩子,与他们共同经营这个小家庭。”

告别靠“忍”过日子的岁月,把高寒地区的苦日子过好,成为他们多年努力的心愿,更是他们此时的真实生活写照。“在洛须镇办公,解决了冬天洗澡的大问题,兄弟们的精神面貌好了很多。”客户经理胡晓建讲到。

进入冬季,办公地点从县城调整到洛须镇,与集中在县城的客户距离更远了,但他们时刻关注县城以及全县的客户。每月的定期拜访、终端服务、市场检查、办证换证、配发卷烟等业务一个也没有落下,保证了服务始终在线,始终在客户身边。

“我们会集中时间到县城开展工作,政府的相关会议也能按时参加,工作不受任何影响。”思塔介绍到。去年,石渠县局(分公司)实现税利782.01万元,创造了抓发展和促维稳“一肩挑、两不误”的良好成绩。

“候鸟式”办公“迁”出了拴心留人的好环境,让石渠县局(分公司)干部职工把更多心思扑在工作上,继续服务2.5万平方公里的辖区市场,坚守扎西卡大草原,书写忠诚奉献担当。(李平 范福才 实习生 邱小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