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豪言壮语15个字(将豪言壮语化为点滴行动)(1)

豪言壮语15个字(将豪言壮语化为点滴行动)(2)

北京医疗队队员檀学兵。

“2003年‘非典’的时候,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17年后,换我们‘90后’保护大家。”40天前北京医疗队出征时,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急诊科护师檀学兵的这句“‘90后’宣言”感动了很多人。

出征之前,这位1992年出生的小姑娘毅然剪去垂肩的长发。妈妈说她留短发时“像个小伙子”,她就带着这样一头“最帅”的短发来到了武汉抗击疫情一线。

刚到武汉时,她看到那些穿着白色防护服和蓝色隔离服的医护人员,总是想象成无数只“大白”和“蓝精灵”,这些可爱如同动漫角色的笨拙身影为病人带来希望,也为她坚定了信念。

北京医疗队负责的病区以收治危重症和重症患者为主,檀学兵负责的病房常规情况下有十几位病人,护理工作非常繁重,这给檀学兵和同事的工作带来了更大压力。随着武汉的温度越来越高,连续护理操作比较多,防护服里也越来越闷,一动就全身是汗,“就像是在做汗蒸,说话呼吸都格外吃力。护目镜上也都是雾气,凝结成水滴,堆积在护目镜的底部,完全模糊了视线。”檀学兵说。

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檀学兵细心耐心,也得到了患者的信任。而她自己在工作中也时常深受感动。曾有一位病危的老年患者转到重症监护室时,她联系老人的家属,告诉他们一些贵重东西已经消毒擦拭好,如果需要可以来取。家属却只说了一句话:“老人就是我们家最贵重的东西,拜托你们一定要让他平安。”这一句话让檀学兵红了眼眶,工作时更加尽心尽力了。

最近,患者闫阿姨说睡眠不好,檀学兵每次上班都去找阿姨聊天,提供一些助眠的建议,闫阿姨的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闫阿姨说自己有精神时就会看微信,看到女儿的信息:“妈,我想您了!”当即鼻子一酸。这时闫阿姨突然问檀学兵:“我可以叫你乖乖吗?”檀学兵知道,阿姨是喜欢她,把她当成了女儿,心里一颤,想起自己出征前,妈妈为她收拾行李时眼圈也是红红的,天下母亲都是一样爱着孩子。

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40天,檀学兵与患者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建立起信任和理解。她用自己的业务能力将出征时的豪言壮语都化为了点滴行动,也用自己的爱心和乐观“治愈”着病患。

本报记者 和冠欣文并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