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创新劳动教育(杨浦学子化身小农夫)(1)

这个暑假,

杨浦高级中学学生们的

“小菜园”里好不热闹。

不仅有小葱、黄瓜、青菜、

土豆等蔬菜,

也有芦荟、绿萝、多肉等植物。

一起到同学们的小小“菜园”

看看吧

秉承“德智融合、全面育人”的理念,今年暑期,杨浦高级中学举办“播种绿色,美化家园”盆栽种植活动。旨在鼓励学生们亲近自然,体验盆栽种植的过程与乐趣,培养劳动能力,将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不少同学在7月初就精心选种育苗,每日细心观察、用心培育、师生交流、记录心得,小小“菜园”俨然成为了一隅探究的空间,一处收获的乐园。

校园创新劳动教育(杨浦学子化身小农夫)(2)

校园创新劳动教育(杨浦学子化身小农夫)(3)

在种植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尝试了不同的种植方法,而且用文字或图片耐心记录下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发现植物生长规律,感悟生命成长伟力,有的还自主研制出了构思精巧的水培装置,展现出令人赞叹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校园创新劳动教育(杨浦学子化身小农夫)(4)

通过查阅资料,石越同学选择种植空心菜。“暑假天气热时间也不长,而空心菜的生长特性恰好耐热生长周期也短,从播种到收获,30天左右就可以食用。培育起来也很方便,还能实现多次收割。”老师蔡秋实非常欣赏石悦的科学探究能力,也给石越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向。“比如如何治理虫害、家庭厨余垃圾能否‘变废为宝’成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等一系列有趣的问题,都值得同学们积极探索。”

校园创新劳动教育(杨浦学子化身小农夫)(5)

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点竟能用在家庭版土豆种植中?邹忱岑同学就运用了生物学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原则进行实验,尝试用水培和土培两种方法种植了土豆。通过隔天测量两种土豆植株高度,也观察到随着时间推移,茎越长越高,呈菱形有毛,继续生长后,逐渐形成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探究了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会有怎样的不同。

校园创新劳动教育(杨浦学子化身小农夫)(6)

高温天下,见证着一个完全由学生们自己负责的生命诞生,植物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也让同学们啧啧称奇。“我们感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乐趣,也懂得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和生命的宝贵。”同学们纷纷表示。

劳动促人成长。杨浦高级中学将继续推动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拓展劳动教育渠道,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让劳动教育成为撬动学生终身发展的新支点。

校园创新劳动教育(杨浦学子化身小农夫)(7)

文字:成佳佳

编辑:奚宇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