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是一副中年妇女的模样。渐渐地,我都忘了她也曾是个灿烂的花季少女。”

大年初一上映的《你好,李焕英》以近乎绝杀的姿态,一入场便拿下8.3分的高评价,并于2月15号成功拿下12亿票房,如今更是势如破竹,大有逆袭《唐人街探案3》的架势。

说实话,上一次有这成绩的还是《夏洛特烦恼》。

为什么人们如此捧场,仅仅是因为导演是贾玲吗?不,是因为我们都有母亲,也都会有遗憾。

贾玲,把遗憾都放进了电影里!

贾玲拍电影时一度演不下去(把遗憾都放进了电影里)(1)

考上中央戏剧学院那一年,姐姐贾丹也同样收到了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家境贫寒,难以承担两个孩子的学费,姐姐便把上学机会留给了妹妹,自己独身一人去打工。

为了勤工俭学,贾玲平时上课没事就兼职,心心念念的想给母亲买回双开门冰箱和绿色皮衣,可没等穿上,这段母女情竟已缘尽。

母亲李焕英是怎么走的呢?

贾玲拍电影时一度演不下去(把遗憾都放进了电影里)(2)

那年为贴补家用,她和贾父去帮农民收稻草。辛苦了一下午,可不能让稻草有一丁点闪失啊。

为求稳妥,她便坐在三轮车上压着稻草,却不想竟意外跌下摔到了小脑,最终抢救无效遗憾离世。

听到这个消息时,贾玲如同五雷轰顶,她做梦也不会想到,“没了”这两个字竟会和母亲沾边儿。

贾玲拍电影时一度演不下去(把遗憾都放进了电影里)(3)

最后一次见到母亲在殡仪馆,姐姐扶着柱子哭着向她跑来,冰冷的尸体和亲人的泪珠似乎都在告诉贾玲:遗憾终究无法再弥补。

即便后来她家喻户晓,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也仍然无法原谅自己,更无法放下那段亏欠的亲情。

拍这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弥补遗憾。

影片情节的设定和真实情况相差无二。不同的是,这一回贾玲化身“贾晓玲”,借着穿越的由头来到了母亲生活的80年代。

那时候的李焕英青春犹在,乌黑的麻花辫在风中倏忽摇晃,她还没有嫁娶,更没有生娃,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

也许换种日子就不会是现在的结局了吧?

贾玲拍电影时一度演不下去(把遗憾都放进了电影里)(4)

为了帮母亲过上好日子,贾晓玲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便是帮她买回全厂第一台电视机,让母亲彻底高兴一回;第二件事是帮她打赢排球赛,并借机与厂长儿子沈光林相恋,彻底走上人生巅峰。

李焕英和沈光林一旦结合,就肯定不会生出贾贾晓玲,但为了母亲能“幸福”,她宁愿牺牲自己。

为了撮合这两对,贾晓玲和剧中的冷特合力制造了各种契机,看连坐电影、去划船嬉戏,甚至舔着脸唱二人转,可不管怎么努力,母亲最终还是和相恋三年的贾文田结了婚,也就是贾晓玲的亲生父亲。

贾玲拍电影时一度演不下去(把遗憾都放进了电影里)(5)

在酒桌上贾晓玲借着酒醉说了真话,“你以后会有一个女儿,成绩常年年级第一,长大后去国外名校读导演专业,毕业了就去好莱坞拍电影,一个月赚8万呢!”

原以为自己为母亲安排的安稳人生会获得对方的同意,可母亲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观众泪目,“我的女儿,我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这一刻,贾玲所有的遗憾都释然了。

贾玲拍电影时一度演不下去(把遗憾都放进了电影里)(6)

我们总以为如果换种结局就能让父母过得更好,却不知道也许在他们的心中,眼下的日子就是最好的光景。

影片最后,饰演李焕英的演员穿上了那件心心念念的绿皮衣,坐在贾玲驾驶的敞篷跑车里高高兴兴地奔向远方,行驶到一半时副驾驶上的那个女人就没了踪影,徒留贾玲一人越走越远。

能以这种方式让母亲“享享福”,也算尽了做儿女的一份心。

贾玲拍电影时一度演不下去(把遗憾都放进了电影里)(7)

在一期《王牌对王牌》节目中,王鸥对着镜头,说出了埋在心中许久的遗憾,“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对2006年11月15日那天的自己说,你应该把手上的全部工作放下,立刻赶回家,看你爸爸最后一眼,不然未来的日子里,每一天都会为今天而后悔。”

遗憾是什么?就是本能做到却没有机会再做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贾玲拍电影时一度演不下去(把遗憾都放进了电影里)(8)

可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来得及办得到”?很多事情远非人力可控,父母的衰老、意外的来临,通通是不可控制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当下,不亏待每一份光阴,不慢待每一种感情,母亲是这样,爱人也更是如此。

母亲李焕英终究不能醒来,但贾玲却用小品和电影的方式纪念了她,也让更多人因此受益,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更大的福报?

电影之后,贾玲的遗憾也该翻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