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湖南省长沙县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经报请上级批准,开始对革命烈士杨开慧的故居进行修缮。
在修缮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杨开慧卧室后墙的砖缝中,发现了一封信。
施工人员立即将这封信上报给长沙县相关部门,后来发现,这封信竟然是杨开慧牺牲前还没有寄出去的托孤信。
这封信,是杨开慧写给堂弟杨开明的,时间是在1929年3月,当时杨开慧正被反动派追捕,处境非常危险,为了三个孩子的生命安全,就给堂弟杨开明写了一封信,说万一自己牺牲了,请他把三个孩子照顾好。
但是,因为反动派无处不在,杨开慧最终没能把这封信寄出去,于1930年11月14日英勇就义。
而且,杨开慧肯定想不到的是,她“托孤”的堂弟杨开明,比她牺牲得更早,在1930年2月22日就遇难了,年仅25岁。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位杨开明烈士,在我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重要的位置。
杨开明190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白石乡,因为家境不错,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后来,杨开明考入了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接触到了进步思想,经常向毛主席和杨开慧请教问题。
毛主席也很喜欢这个积极上进的堂弟,经常给他买一些进步书籍看。
1926年,在毛主席的介绍下,杨开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毛主席还把他带到广东,协助自己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讲习所干事。
长沙马日事变后,毛主席回乡组织秋收起义,杨开明则被派到了安源路矿,准备在那里组织工人罢工。
后来,当他得知毛主席在井冈山建立了根据地,就带着一部分工人武装上了井冈山,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不过,杨开明没有留在井冈山,组织考虑到他开展工作的能力非常强,就把他调到了湖南省委,担任省委秘书长,后来又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
然而,就是在这个任职期间,杨开明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让毛主席好几次严厉地批评了他。
当时,杨开明和杜修经错误地执行湖南省委的决定,命令红四军“留下200条枪”,“杀出一条血路,向湘南资兴、耒阳、永兴、郴州一带发展”,而且要毫不犹豫地立即执行。
毛主席和朱老总极力反对这个错误的决定,认为红军离开井冈山是自寻死路,但架不住杨开明和杜修经手握湖南省委的“尚方宝剑”,最终红军不得不离开了井冈山,结果遭遇了重创,损失非常惨重。
同时,因为红军主力的离开,井冈山被敌军乘虚而入,永新、莲花、宁冈等地相继被敌军占领,红军的根据地大部分损失殆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史称“八月失败”。
这次事件,让毛主席非常生气,后来专门写了两篇著名的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在这两篇文章里,毛主席毫不客气地三次点名批评了杨开明,认为他不考虑实际情况,错误机械地执行湖南省委的决定,导致了“八月失败”,杨开明要负主要责任。
当然,杨开明后来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进行了坦诚的检讨。
“八月失败”后,杨开明继续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不过他当时正患病,由谭震林代理特委书记一职。
后来,杨开明还担任过红五军政治部主任,并写下了三万多字的《杨开明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详细总结了湘赣边界的斗争形势和经验教训,并亲自去上海向中央做了汇报。
中央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任命他为湘鄂赣特派员,去长沙、武汉开展工作。
但是在1929年底,杨开明因为叛徒出卖,被捕入狱。
在狱中,反动派对他威逼利诱,用尽了酷刑,但杨开明始终没有松口,没有透露组织的任何消息,反动派无计可施,便决定将其枪毙。
到了行刑那天,杨开明高喊革命口号,反动派害怕他鼓动百姓,竟用刺刀捅进了他的嘴里,把他的舌头搅烂了!
1930年2月22日,杨开明英勇就义,年仅25岁。
乡亲们得知杨开明被杀害的消息后,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将他的遗体运回老家安葬。
33年后,即1963年,长沙县为了纪念杨开明与杨开慧、他们的侄女杨展为革命所作的贡献,为三个人合建了一座纪念塔,上书七个大字——“光辉常照后来人”。
(参考资料:《井冈山红军人物志》《党史文汇》“人民网”“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