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面对牛二的反应(杨志明明可以打一顿就跑)(1)

《浅说水浒》第333期(文/焦目)

水浒,主要是说宋江、鲁智深、武松、林冲、杨志等好汉,齐聚梁山,替天行道之事。后来,他们接受朝廷的招安,南征北讨,攻打辽国、攻破田虎、剿灭王庆、平定方腊等。最后108将所剩无几,幸存者或是做官,或是归隐,或是出国,各自分道扬镳了。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再不复往日风光,从此只是历史。

在这些好汉中,杨志的命运,和倒霉的林冲一样,从来没顺利过。

杨志面对牛二的反应(杨志明明可以打一顿就跑)(2)

杨志人生的拐点,有好几个。第一次是押送花石纲,结果石头落入黄河里了;从此他丢了官职;第二次是斗杀牛二,发配大名府;第三次则是押送生辰纲,结果被晁盖等人劫了,从此杨志才落草二龙山。

在卖刀杀牛二的事件中,杨志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为东京百姓除了一害。但这里有个问题:牛二只是个难缠的泼皮,并不会武艺,杨志大可以暴打他一顿然后跑路,啥事也没有,顶多就是斗殴。可是杨志为何一定要杀了牛二呢?

其实,这不单单是因为杨志手里有刀,一时怒火冲昏头脑,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杨志面对牛二的反应(杨志明明可以打一顿就跑)(3)

首先,杨志是个武将

文人多儒雅,武将脾气差。梁山好汉,其实很多猛将都是暴脾气,急先锋索超,霹雳火秦明,一直撞董平(一直撞是董平的另一个绰号),黑旋风李逵,这四人是最为明显,一言不合就要上前干架。

杨志是杨家将后人,杨令公的嫡孙,是个正宗的武将。从他押送生辰纲就能发现,他的脾气并不好,一言不合就会打人,搞得其他十四个人都有怨气,觉得他不把人当人看。牛二是个无赖,他以为杨志也会屈服他,可惜杨志的脾气并不好,当时又正好触到了杨志的气头,所以杨志顺势用刀把牛二杀了。

杨志面对牛二的反应(杨志明明可以打一顿就跑)(4)

其次,杨志人生失意

杨志在卖刀杀牛二之前,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可以说是很失意。

杨志并不是仗着祖上的名声在混,他是真有本领,年轻时曾经中国武举,至于武艺更不用说,保底也是强八骠的水平,甚至不输于五虎将的林冲。然而,中举后的杨志,只是负责给皇帝押送花石纲。

杨志面对牛二的反应(杨志明明可以打一顿就跑)(5)

押送花石纲的人是什么?皇家快递而已。还不如后来押送的生辰纲,因为生辰纲就是钱,一路有人抢劫,花石纲就是石头,没人去抢。

可惜,杨志丢了花石纲,他变卖所有家产,贿赂上司,可惜高俅根本不听他解释,直接把他打发走了。空有一身本领的杨志,丢了官职和祖先的脸面不说,连个盘缠都没了,只能沦落到卖刀,可想而知他有多郁闷。

反观牛二,一个泼皮而已。牛二像谁?像高俅。两人的差别在于,一个发迹,一个没发迹,本质是一样的。高俅就是发迹后的牛二,牛二就是发迹之前的高俅。杨志被高俅赶出后,本就有气,又看到牛二在胡搅蛮缠,仿佛看到了小人得意的高俅一样,他把满腔愤怒发泄到了牛二身上,所以才会杀了牛二。

杨志面对牛二的反应(杨志明明可以打一顿就跑)(6)

我们来看杨志杀牛二的细节,就会知道了。

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水浒传》

杨志面对牛二的反应(杨志明明可以打一顿就跑)(7)

​您看,前面杨志躲过牛二的攻击,又上前刺牛二的脖子。如果说这是本能反应的话,那么,明明已经搠到牛二的脖子了,杨志为何要上前捅两次牛二的胸脯?那可是致命的啊!其实,补的这两刀,就是发泄。

所以,杨志是在发泄怨气,就像武松杀光张都监的全家一样后,说了一句“我方才心满意足”一样。其本质,都是对高俅等奸臣的反抗,对当时社会不公平的抱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