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是施耐庵老先生,在《水浒传》这本书中刻画的最成功的一位人物。

鲁智深是一位侠骨柔肠、嫉恶如仇的英雄好汉,比如他为受欺负的卖唱女金翠莲仗义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因此也惹上了人命官司。

一入此行深似海上一句是什么(遇林而起遇山而富)(1)

拳打镇关西

要知道,此时的鲁智深可是北宋体制中人,他是小经略府的提辖,打死人属于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不过鲁提辖为弱者伸张正义,根本没想这么多。

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经亲朋好友的介绍,鲁智深就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

进了山门,他不拘小节,喝酒吃肉,惹是生非。他的师傅智真长老,一眼看出他尘缘未了,劝他重走江湖,另谋岀路。

在离开山门前,智真长老送给了鲁智深四句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有人可能就问了,这四句偈语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话说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惹下了人命官司,不得已到五台山当了和尚。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当了和尚却喝酒吃肉,屡次破坏清规戒律。

他就像港片中的古惑仔一样纹着身,所不同的是古惑仔身上纹的是龙或虎,鲁智深身上纹的却是鲜花,因此有了花和尚鲁智深这一雅号。

一入此行深似海上一句是什么(遇林而起遇山而富)(2)

花和尚鲁智深

大老爷们身上纹身鲜花,这种骚操作凸显出了鲁智深正反两面的性格:粗旷的外表与鲜花纹身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佛性和魔性,美与暴力,他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

收回话题,接下来我给大家解释一下,智真长老送给鲁智深的四句偈语是什么意思?偈语是佛家对某人、某事,高度概括提炼出来的语言,智真长老的这4句偈语,基本概括了鲁智深的一生。

其中“遇林而起”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遇到林冲后,鲁智深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一入此行深似海上一句是什么(遇林而起遇山而富)(3)

林冲

他在同情和帮助林冲过程中,发现林冲是一个完美的男人,有家有业安分守己。

林冲是北宋八十万禁军教头,然而,即便如此优秀的人,依然逃不脱奸臣的陷害:高俅帮着干儿霸占林娘子。

看到林冲的下场,鲁智深的心拔凉拔凉的,至此对朝廷彻底失望,最终和林冲一起上了梁山。

遇林而起的另一种说法,“林”指的是野猪林。鲁智深为了救林冲大闹野猪林,也就是从这时起,鲁智深走上了一条彻底和朝廷决裂的道路。

我个人观点认为,遇林而起的“林”指的是野猪林。理由是:如果说“林”指的是林冲,此时鲁智深遇到林冲后并没有兴起,相反,鲁智深想把林冲拉出火坑,但是林冲不希望鲁智深介入。

原来林冲还对朝廷抱有幻想,打算好好改造东山再起。因此林冲不想和鲁智深走得太近。

在接下来的残酷现实面前,林冲最终丢弃了幻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二人携手报仇雪恨,最后一起投奔了梁山。

逼上梁山是林冲人生的转折点,大闹野猪林使鲁智深声名鹊起,因此我认为遇林而起的“林”,指的是野猪林。

一入此行深似海上一句是什么(遇林而起遇山而富)(4)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遇山而富”,这里的“山”指的是“二龙山”

话说鲁智深四处漂泊,一日来到青州地面,正在树林里酣睡,被青面兽杨志和操刀鬼曹正二人吵醒,双方发生争斗,不打不成交,三人最后成了好朋友。

为了占有二龙山,三人当务之急就是把原来二龙山的大当家邓龙干掉,这就是干掉大哥我来当老大的意思。

还别说,三人连皇帝都敢反,拿下二龙山大当家不是问题。最后在曹正的策划下,杨志和鲁智深杀死了邓龙。之前邓龙所聚敛的财富悉数收入三人囊中,由于鲁智深占领二龙山得了一笔钱,于是有了“遇山而富”这句偈语。

“遇水而兴”这里的“水”指的是水泊梁山。鲁智深上梁山后,在100单8将中排名第13位,敕封天孤星,位列步军头领之首。

一入此行深似海上一句是什么(遇林而起遇山而富)(5)

鲁智深自从上了梁山以后,才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当一个吃斋念佛的和尚,不如做一个行侠仗义的好汉。他总算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到了梁山才是鲁智深兴旺发达的开始。

“遇江而止”这里的“江”也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江指的是“宋江”。我们都知道宋江是一个投降派,梁山好汉都葬送到了他的手上。鲁智深也不例外,所以说,鲁智深遇到宋江后就止步不前,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第2种说法,“江”指的是钱塘江,意思是说鲁智深到了钱塘江边就圆寂了。

我个人认为,第2种说法是正解,因为第1种说法鲁智深遇到宋江后,并没有止步不前,他还跟着宋江征过方腊,没看出鲁智深要离开宋江的意思。

第2种说法更贴合实际,遇江而止,这里的止有死亡的意思。

话说鲁智深在剿灭方腊胜利返程时,夜宿钱塘江旁边的六和塔。当他听到了钱塘江的潮声,想起了师傅曾经说的“遇江而止”这句话,鲁智深忽然顿悟,原来师傅说他尘缘已尽。

一入此行深似海上一句是什么(遇林而起遇山而富)(6)

鲁智深坐化而逝

另外鲁智深在征方腊之前,曾上五台山拜见过师傅,当时师傅又送了他4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后两句表达了鲁智深遇到钱塘江圆寂的意思。

两次偈语都说到了钱塘江,这不是偶然,应该是必然。鲁智深对师傅的话深信无疑,了无牵挂的他,沐浴更香,听着钱塘江的潮声坐化而逝,据说只有得道的高僧才能达到这种意境。

由此可见,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结局最好的一位英雄,真正到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羽化成仙的地步。

文/秉烛读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