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火烧粑的详细做法(麻城味道之八麻城火烧粑)(1)

麻城火烧粑是我的家乡一直流行的一种美食,做法简单,取材因季节变化而不同。我小时候的食物比较稀少,平常除了米饭就是面条。我们家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火烧粑,每次吃完我就眼巴巴地等下一次。 火烧粑的做法虽然简单,但做起来比较费时。农忙的时节,人们可没有这么多空闲时间来做这种好吃的食物。那时候吃一次火烧粑也相当于打一次牙祭,一次会多做一些,存放起来可以吃两、三天。后来家里的经济条件好转了,只要我想吃火烧粑的时候,母亲就会做给我们吃。

麻城火烧粑的详细做法(麻城味道之八麻城火烧粑)(2)

做火烧粑的时候,我经常给妈妈打下手,负责在灶头烧火。烧火的材料主要是麦秆、稻草,冬天的时候是棉花杆。我一边往灶头里面添加柴火,一边跟妈妈聊天。聊聊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与同学玩耍的乐事,给妈妈唱我在学校学会的儿歌。聊着聊着,一大摞火烧粑就做好了,那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啊!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考得比较好,给妈妈汇报考试成绩的时候,妈妈高兴极了。妈妈一边做火烧粑,一边忍不住地说我真是个争气的儿子。不知不觉中加多了馅料,结果手里的火烧粑包了半天也合不拢口。后面被我看到了,笑得我肚子疼,这可能就是得意忘形吧!

麻城火烧粑的详细做法(麻城味道之八麻城火烧粑)(3)

还有一次,因为跟妈妈赌气,我在灶头烧火的时候,故意调皮捣蛋。妈妈让我烧大火的时候,我偏偏少放柴火,结果半天也没有烤熟一个粑。后来妈妈自己去把火加大了,我仍继续拼命往灶头里添柴火,导致锅里的粑都被烤糊了。看到妈妈生气的样子,我得意的暗自高兴。谁知道聪明反被聪明误,等到吃火烧粑的时候,妈妈把那个烤糊的火烧粑专门照顾给了我。还说吃糊了的火烧粑补铁,补血,可以长个。我是自己打落门牙往肚里吞,只能咬牙切齿地把那个火烧粑吃完。

麻城火烧粑的详细做法(麻城味道之八麻城火烧粑)(4)

火烧粑是一种比较方便食用的食物,不需要筷子,而且方便运输和存放。我爷爷非常喜欢打麻将,到了饭点如果爷爷还没回来,妈妈就让我给爷爷送几个火烧粑过去。每次送火烧粑给爷爷吃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爷爷都会给我小费呀。虽然一毛、两毛钱不是很多,但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那也是一笔意外的横财呀。要知道我只有春节的时候才有机会拿到压岁钱的呀,所以给打麻将的爷爷送火烧粑是我最高兴干的体力活了。 记得有一个火烧粑的故事,是说有一户大户人家因为对儿子娇生惯养,结果养成了儿子异常懒惰的习惯。等儿子长大了,这个习惯越来越严重了。儿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被惯的不成样子了。后来有一天,他们一家人收到亲戚的邀请要出门去做客,可是那个儿子打死也不愿意出门。母亲担心儿子在家没吃没喝,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她的邻居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让她做一个大的火烧粑,够她的儿子可以吃三天。这位母亲买了鱼、肉和其他菜肴扮成美味的馅料,做了一个很大的火烧粑。火烧粑做好以后,她在火烧粑上画好了记号,分成三份,告诉儿子一天吃一份。可懒惰的儿子说,我才懒得动,除非有人喂我吃。母亲冥思苦想了好久,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她在火烧粑中间挖了一个大洞,然后将火烧粑套在儿子脖子上。懒儿子如果饿了,只要一张嘴就可以吃到火烧粑了。这样的话,我的儿子三天就不用担心会饿了。母亲和父亲于是高高兴兴的出门去做客了,等到他们第三天晚上回到家,却发现儿子饿死了。原来,懒儿子吃完了嘴巴的火烧粑,懒得将头转过去吃旁边的火烧粑,结果被活活饿死了。这可真是个讽刺懒人的好笑话呀! 在我的家乡,如果大家要批评一个人好吃懒做,就会拿这个火烧粑的故事来做比喻。火烧粑的用途除了可以用来填饱肚子,还可以用来催人勤奋呐!

麻城火烧粑的详细做法(麻城味道之八麻城火烧粑)(5)

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附近就有很多专门卖火烧粑的饭店。同学们下了晚自习,通常会点一碗包面,再配上一个火烧粑,一顿宵夜就解决了。那时候我们都是有助学金的,但都是要到月底才统一发放的。有的同学手头紧张了,就只好在火烧粑店里赊账。店老板也比较简单,就找了个本子写上同学的名字,写个火烧粑,然后在后面画“正”字。后面有次去结账,我们看到一位同学一个月吃了五十个火烧粑,那可是火烧粑的忠实粉丝呀。 还有的饭店老板会做生意,提供上门服务。饭店老板用保温箱装着现做的火烧粑,每天晚上九点拎到宿舍楼里面来卖。冬天的生意特别好,那些因为怕冷而懒得出校门的同学可就有口福了,纷纷解囊抢购。饭店老板有时一晚上要跑上两三趟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火烧粑的香味让本来不饿的同学也馋得流口水,不得不买一两个来解解馋,老板的生意怎么能不好呢。火烧粑从此就成了冬夜学校宿舍的保留夜宵,如果哪一天晚上卖火烧粑的饭店老板晚来了几分钟,大家那种馋虫被勾了起来的翘首以盼的样子真叫人忍俊不禁。火烧粑就这样陪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中学时光,到现在想起来还是余味未了。

麻城火烧粑是用水和面做皮,以蔬菜和肉做馅,将馅包进面皮揉成团状,放在平底锅上边用油煎边用手按压成薄饼,煎至半熟后放进柴灶烤几分钟便可食用。火烧粑外黄内白,外焦内软,有皮有馅,有油有盐,又香又脆,别具风味。 夏天的时候用鲜豆角加上剁碎的五花肉做馅料,冬天用茄子加上腊肉做馅料,也有用韭菜鸡蛋做馅料的,火烧粑皮薄馅料多,无论哪一种馅料都好吃的不得了。 说起火烧粑,还有一个更好笑的故事,吃火烧粑把背上烫起了泡的故事。话说有一个麻城人嗜糖如命,几乎到了每餐无糖不欢的地步。有一次去到一个火烧粑店,一定要老板给他做几个用红糖做馅料的火烧粑。老板从未做过红糖馅料的火烧粑,所以做到时候非常小心,尽可能把红糖包得严严实实,避免红糖加热融化后从火烧粑里面溢出来。火烧粑做好后,卖相倒挺好,外皮焦黄,黄里还透着一点红糖的颜色。那位食客等火烧粑上了桌,就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开始大快朵颐。谁知道一口咬下去,里面的红糖汁就开始顺着他的手臂往下流。他舍不得浪费,就抬起手来用舌头舔吸手臂上流下来的红糖汁。可是他顾此失彼,手里的火烧粑被举高后,里面的红糖汁就直接往下滴,直接滴到了他的背上,结果滚烫的红糖汁把他背部烫出来好几个水泡。这个食客的故事,一时间在坊间也成为了笑谈。 现在回麻城的时候,我照旧会走到街边的小店,点上一碗包面,再加上两个火烧粑,那种惬意的味道真让人满足呢,让我恨不能现在马上就回到麻城一饱口福。回味麻城味道,惟美食难忘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