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小竹鼠(小竹鼠孕育大商机)(1)

图为谭卫坚(左)在检查竹鼠成长情况。

“我们饲养的竹鼠十分畅销,许多外地客商早早就预订了。”在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励志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看着憨态可掬的竹鼠啃食竹子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合作社负责人谭卫坚笑了起来。这些小竹鼠为她跟村民们“啃”出了一条致富路。

2010年,在外务工的谭卫坚返乡创业养殖竹鼠。2014年底,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她牵头成立了阳山县励志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她提供鼠苗负责技术指导和竹鼠销售,与村民共同发“鼠财”。目前仅太平镇就有15户村民参与养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谭卫坚的思路越来越开阔,借力养殖竹鼠,她不但开设了农庄,而且在农庄周边种植了各种水果,未来将打造成一个集食宿、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农家乐园。

返乡创业勤学技术养竹鼠

谭卫坚今年52岁,2010年,在外务工多年的她看到返乡创业的机遇,选择回到老家创业。当了解到竹鼠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后,萌生了养殖竹鼠的念头。于是她拿出打工的全部积蓄,投资8万元搭建鼠房,购回100对种鼠,开始学着养起竹鼠来。

竹鼠学名“竹老鼠”,以竹子、芒草、植物茎秆等为食,喜温畏寒怕热,初期由于养殖技术不过关,疫病防治跟不上,谭卫坚养殖的竹鼠不到两个月,死亡率高达60%。

第一次的挫折没有让她气馁。吸取前期教训,谭卫坚再次购回种鼠,并认真从网络、电视、书报杂志中学习竹鼠养殖知识,主动到一些大型养殖场参观学习。通过长期的学习充电,终于攻克了竹鼠养殖技术难关。经过两年的养殖,谭卫坚养殖的竹鼠存栏量由原来的200多只发展到近千只。

创业的路上始终充满挑战。2013年,竹鼠市场行情低迷,收购价还抵不上养殖成本。这让谭卫坚非常担忧:存栏有这么多,这样卖出去肯定要亏本。创业致富梦难道就这样夭折了?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丈夫放弃了外面工作,辞职回家和她一起应对难关。

两人经过核算后发现,每只竹鼠每天饲料喂养成本大概为0.1元(减去人工),即使是一年卖不出去,每只竹鼠也仅有36元成本,并不算多。于是,她并不急于将自己养殖的竹鼠出售,还抓住财政贴息贷款的好政策,向银行贷款收购了一批竹鼠回来。2014年,竹鼠的价格行情开始反弹,谭卫坚不但把本钱收回还赚了一笔,这让她备受鼓舞。

成立合作社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在尝到养殖竹鼠的甜头之后,2014年底,谭卫坚牵头成立了阳山县励志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她提供鼠苗,并与养殖户签约,负责技术指导和竹鼠销售,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和村民加入到竹鼠养殖,目前仅太平镇就有15户村民参与。

为了让竹鼠在市场经济中始终保持竞争力,谭卫坚根据当地的政策和有利的地理位置、交通优势,2016年在太平镇成立了“常有农庄”。农庄以竹鼠为主打菜,结合当地的农家食材,吸引了大量周边和外地的食客。有了游客的宣传,竹鼠的销售量和价格都得到了更大的提升,经常供不应求。

看到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政策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以及当地沙陂村乡村发展的机遇,谭卫坚不满足于养殖竹鼠,她还在农庄周边种植了各类水果,把农庄做成一个集食宿、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农家乐园,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乡村致富梦。

南方日报记者 魏金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