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唐朝时期,韩愈是我国的大诗人之一。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韩愈从小就聪明好学,24岁的时候,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中进士进入朝廷做官。但他生性耿直,为人刚正不阿,多次向皇帝直言进谏,弄得皇帝有些不高兴。
有一次,他在街上看见宫里的宦官在采购宫中所需的各种物品,但是买完后只付商贩很少的钱,甚至不付钱就走了。韩愈看到这种情况就上书皇上陈述这种弊端。却触怒了皇上,就被贬到了连山的阳山当县令。
后来新皇帝即位,韩愈才被调回京城,担任吏部员外郎的职位。但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他又被贬到国子监去教学。韩愈才高八斗,自视很高,连续两次被贬职,让他非常郁闷。于是他就写了一篇《进学解》的文章抒发自己的苦闷。文章中说:“国子博士来到太学教书,鼓励全体学员努力上进,不要荒废学业,因为现在的皇上一直是选拔贤能、公正无私的人,所以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不怕没人赏识提拔。”
韩愈的学生看了文章后,全都一起哄堂大笑,有人站起来说:“博士先生,您这是在说谎骗人吧,我们跟先生学习了这么多年,都知道先生您学问渊博,文采无人能比,但先生为什么动不动就获罪遭到贬谪呢?”韩愈无奈却不失幽默地回答道:“我虽然屡遭贬职,但最终还是一个博士而没有落到市井,不也是很好嘛?”
文中“动辄得咎”一话,是指官途起起伏伏,动不动就受到贬官,而又升迁。后来成为大家经常使用的成语。
动 辄 得 咎
辄:就。咎:怪罪,处分。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指做事往往获罪。
近义词:跋前踬(zhì)后、进退两难、进退失据、进退维谷、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反义词:势如破竹、无往不利、当机立断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译文:
唐·韩愈《进学解》:“进退两难的时候,动不动就会受到责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