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想原创

抚顺市12中分数线(西一路西的高度)(1)

随便浏览网页时,我看到大众点评上的一条消息,说天朗国际广场里边几乎没有客人,非常萧条,担心这商场要黄了。接着我又看到一条消息,说天朗国际广场开业几年了人一直不多,原来有家乐福,现在也黄了…我对此深有感触,即便这已经是几年前的留言。天朗是一个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城市历史的地点,它与中兴、王府井、金汇广场、美美百货一样,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变得沉寂。因此,它们留给抚顺人许多回忆。

虽然我对这家商场不熟悉,开业至今十年里只去过几次,但我是看着这家商场建起来的,从最初原址旧楼拆迁,到打了很深的地基,再到100米高楼拔地而起,它在我的目光和影像中产生又凋敝。即便是这几年,我每次乘坐1路车西环都会路过商场门前,或者我在周末到文化市场与集邮协会的朋友闲聊后中午聚餐也会路过天朗西侧,还有天朗东西两侧高层的楼顶我去过几次,和数位朋友在上面拍下了抚顺站前地区的鸟瞰图。当然,我对此的记忆并不止这些,最初则来自于一句话:给抚顺一个世界的高度。

抚顺市12中分数线(西一路西的高度)(2)

这句话其实是天朗国际广场刚建时的广告语,出现在建筑工地外的彩钢板上,我还记得当时的广告上除了这句话,还有建筑的效果图和100米字样,也就是说这一座大楼中的6座高层全部为高度100米,当时破了抚顺高层的记录。这个工程曾经相当辉煌,当年新抚立交桥拆除不久,我也才十三四岁,正是蓬勃向上的时候,对家乡充满了探索精神,时常遛公交,每次公交车经过天朗国际广场的工地我都会看见这句广告语,感觉生活在抚顺很牛气。那时抚顺大酒店、万达广场、世诚财富广场、东方新天地等工程相继上马,工地热火朝天,仿佛真的是花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抚顺。

天朗国际广场是一个及超市、影院、商场、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身的综合商业体,原址大部分面积为2003年破除的抚顺橡胶一厂,2009年年末该地块拆迁,天朗国际广场于2010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在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实际2013年12月3日才正式开业。天朗国际广场位于沈吉铁路与西一路之间,西起新抚斜路,东至武功街,是一座容积率极高的地标建筑。一共32层,商业用途占7层,B2、B1部分为停车场,B1为家乐福,1—5层为各种门店,6—30层为住宅和公寓。整座大楼非常气派,从地下到五层相连并贯通,六层以上是分离开的六座点式楼。不论站在抚顺河南还是河北,远远望去六座高楼清晰可见,好像一堵空中的墙。我不清楚天朗有没有世界的高度,但绝对是抚顺的高度。自从天朗建成,我登上楼顶就可望遍道街地区和站前地区,东西一路也尽收眼底。特别是拍摄抚顺发电厂旧址全景很方便,我和好友徐老师、秦师傅、赖大爷、站志云飞都到楼顶去拍过抚顺发电厂,我也和抚顺摄影师郑永争、朱广君、徐玢、阿浩站在这里拍过抚顺发电厂。逐渐天朗西侧高层的楼顶成了抚顺摄影圈的打卡地,许多摄影师来这里取景。抚顺发电厂现存的烟囱为65米,天朗高层为100米,比烟囱还高。

抚顺市12中分数线(西一路西的高度)(3)

我对天朗国际广场最难忘的不是里边的家乐福、俏阿妹、欧罗巴、嘉禾影院、金店、童装店等抚顺人熟悉的地方,而是昙花一现的新华书店。那里的新华书店让我特别喜欢,如果说盛文北方新生活是抚顺最好的北方图书城,那么新华书店天朗店是抚顺最好的新华书店。这家书店从东一街的中房商场地下一层搬来,又向商海大厦地下一层搬去,中间在天朗只存在了不到五年。印象中新华书店天朗店很明亮,因为书店占据了一楼沿街靠窗的位置,明亮的大玻璃窗边还有桌椅,可以读书后休息片刻欣赏西一路西来往的车辆。书店里书的种类齐全,刚一进门的收银台旁边有畅销书的书案,上边时常摆放着精装的几套书。向右拐有音乐、书法、美术类书籍,最右侧是低龄的儿童读物专区,还附带点儿童游戏设施。向左拐有党建、社科、医疗类书籍,还有一个水吧,旁边有一圈外国原著。书店大门正前方两侧则是文学类书籍,青春文学、经典文学、外国文学、课外名著应有尽有。那时我正读初二,最让我欢喜的是这里的教辅材料特别多,能看到学校老师根本不知道的练习册,而且只要买杯饮品就可以坐半天,我多么想在初三到这里来复习功课,只是条件不允许。

如今回想起那段过去不太久的青葱岁月,连同物是人非的天朗国际广场还是有些感慨,建筑依存,可我的少年时光和商场的热闹景象一去不复返,“给抚顺一个世界的高度”这句豪言壮语广告词逐渐被抚顺人遗忘。

抚顺市12中分数线(西一路西的高度)(4)

故事到这里并没完,实际事物的产生冥冥之中是有缘由的,三十年后的天朗国际广场要给抚顺一个世界的高度,三十年前的两栋居民楼已经给了东西一路一个抚顺的高度,只是许多人都没注意。这还要从我家的故事讲起。

1981年,成为下放户十一年之久的我家终于在我妈妈的努力下允许回城了,由于我家下乡前道街的院落已经被归公,房产局的领导让我妈选择回城后的新住宅,给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已经建成的将军大合社西侧的住宅,另一个是正在建设的新抚斜马路北侧的住宅。那时我妈妈在沈阳上班,每天需要坐火车通勤,如果搬进将军的住宅要去将军堡乘车,搬进新抚斜马路的房子则要去抚顺站乘车,两者距离车站都不远,但由于后者距离发电厂太近,污染大,我妈还是选择了前者。我家选择了当年将军地区最高的楼,放弃了当年站前地区最高的楼。2009年,沈抚城际铁路如火如荼地开工建设,建成不足20年的新抚立交桥被淘汰,和它一起被拆的还有西一路西北侧从新抚斜路到武功街的一片楼,其中就包括1980年建设的当年站前地区最高的建筑,两座六层黄色外墙的居民楼。我看着这两座楼拆除,一大堆残砖装车往外运,只是我后来才知道这两座楼和我家还有渊源。这两座楼的位置就是如今天朗国际广场中信银行及西侧的一片空地。

我并没有进过这两座西一路西第一高楼里边,甚至没有在橡胶一厂拆除前到院里看看,关键那时我还十岁出头,更没有要走到哪一探究竟的认识。不过我看过当年的报纸上刊登过橡胶一厂拆除前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可惜的是报纸没有留下来,我也忘记了都有哪些照片。

抚顺市12中分数线(西一路西的高度)(5)

西一路西是有高度的,再往前倒还有渊源。另一座五层的住宅曾是60年代站前地区最高的居民楼,这座居民楼就在武功街西侧,曾经天朗国际广场欧罗巴的位置。这座楼模样很普通,清水外墙上印着标语,大概在2010年拆除了。与它同时建成的还有武功街东侧的两栋楼,那两栋楼至今还在,其中一栋楼废弃了却没拆除,另一栋楼在海城地震后外墙上被加了框架。我翻阅库存老照片,正好西一路西两座当年最高的楼都有。

从20世纪60年代抚顺居民楼最高楼,到21世纪10年代抚顺商住两用最高楼,周围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没多少人关注这些城建历史,大多数人关注的还是自身的温饱生活。从理论上说,高楼大厦越多城市越发达,关键要有流动的人口和商场的购买力,判断一个商业网点是否成功的标志不应该只看楼建多高,面积有多大,还应看是否有足够多的人。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今天,要高度很容易,要密度很难。

2022—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