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已经发生

本轮经济危机的最大诱因就是新冠疫情,三年已过,疫情的影响深度、广度和时间跨度已至于此,那么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其实已经发生。疫情初期,其对经济的影响有目共睹,美国2020年第二季度GDP-31.4%,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GDP-6.8%,德国2020年第二季度GDP-11.3%等等。后各国采取不同的措施应对疫情,中国根据国情特点采取阻断策略,迅速从疫情中恢复生产,由于疫情控制及时,在全球产能被疫情扰动的2021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1.2%,国内经济也迅速恢复,2021年GDP增速为8.1%,成为全球最早恢复经济增长的经济体。当时西方发达国家采取超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经济也迅速恢复,但是随后,疫情影响的程度和时间跨度超越了逆周期经济刺激政策的有效调控范围,过度的流动性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讲,货币及财政政策转移了危机发生的时间,但不能完全对抗疫情这个影响面广,旷日持久的负面冲击力。目前西方国家疫情的影响虽然越来越小,但其造成的危机只换了一个名字,换了一个时间以完全相同的强度来影响经济。现在抵抗通胀和当时抵抗疫情,从对经济的影响角度看是一回事。鲍威尔在8月26日讲话中提及的“降低通货膨胀可能需要持续的低于趋势的增长期。”意思就是要用长期的经济低增长,或者说温和衰退来降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也就是时间换空间。但是结果究竟是长期温和衰退,还是一次深度衰退,未必是美联储可控的。反观中国,疫情初期也采取了一定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但随着疫情的迅速控制,刺激政策也逐渐退出。中国采取的疫情防控策略,使其在疫情初期迅速恢复,但也拉长了疫情对经济影响的时间。也可以说中国用疫情防控策略实现了和西方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类似的疫情影响乾坤大挪移。2022年上半年GDP增速之有2.5%,第二季度只有0.4%,说明疫情目前还在持续且低强度的影响中国经济。之后有两条经济政策路径可选。一加强经济政策刺激力度,寄希望于疫情影响短期内改善,迅速恢复经济增长;二实施温和长期刺激,即便疫情不能短期改善,经济也能相对稳定 。综上,目前中国和世界各国都已经在危机之中了,不确定的只是危机的强度和跨度。

2022年世界经济下行因素(2022年8月世界经济已经处于危机之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