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是最会画画的矮富帅

身有残疾,却才华横溢。

豪放不羁的舞女是他的灵感

沉迷于红灯区的他,

用颓废画出了现实

他是梵高的朋友,

毕加索深受其画风影响

整个法国都以感怀之情纪念着他

《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1)

1864年的元旦这一天,在中国湖南湘潭一个山清水秀的农村,诞生了一位绘画大师,齐白石。而在这一年的年末,在地球另一端的法国南部小城阿尔比,也诞生了一位绘画天才,劳特累克。虽然他们两人一生当中毫无交集,但都拥有着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和超凡的记忆力,以描绘真实而被后人所倾慕。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2)

2018年的金秋时节,北京画院迎来了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美术馆的,90余件劳特累克的作品。虽然人们似乎对劳特累克的前辈莫奈、好友梵高更为熟识。但这位19世纪末在巴黎名噪一时的后印象派代表人物,还是吸引了不少的观众前来观展。本期《台儿庄古城——文化大观园》带您一同了解这位身有残疾,却才华横溢的绘画天才。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3)

王加-经典劳特累克展 执行策展人:我们用了一张喷绘在这儿,因为这张油画,不是布达佩斯美术馆的馆藏,这张油画收藏在芝加哥,但是我们之所以用这张画,是因为这儿有一张劳特累克的自画像。

王鲁湘:就这个。

王加:对。这个大胡子,顶着高帽的,这幅作品就叫《在红磨坊》。这就是劳特累克自己把自己融在红磨坊这样一个空间里,因为展览当中所有的展品,没有劳特累克自己特别正式的一张自画像,所以我们把这个放在背景墙的后面做了一个喷绘,配了一句劳特累克自己的名言“我试图描绘真实的,而不是理想化的”。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4)

劳特累克因为自己的身材缺陷,从不愿意展现自己。相较于拍照,他更愿意躲在角落里记录他看到的一切。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5)

王加:他是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而且他们就是父母条件也都非常好,所以按咱们的话说,他应该是含着金勺出生的。他十三和十四岁,分别摔断了左右腿,而且都是很意外的。十三岁的时候,摔断头一条腿他养,养好了之后,跟妈妈在他们家很大的庄园里溜弯,不小心掉到井里,又摔折了另外一条腿。但是在这儿就得说,为什么他个儿这么矮呢,一个是他这两条腿在摔断之后就停止发育了,还有一部分他停止发育的原因和欧洲贵族经常近亲结婚有遗传病也有关系。

王鲁湘:他也有这个遗传?

王加:对对,所以他最后这个两条腿长好了之后,个子再也没有长,就停留在一米五二,所以他这一辈子也就是一米五二的身高。

王鲁湘:一米五二,但是他的上半身好像作为一个成人一直在长是吧?

王加:对对,上半身十三四岁基本上发育地很正常,但是下半身没有办法,所以他很多留下的照片都是坐在高脚凳上的,因为他坐在那儿觉得跟正常人一样,显得高,他不喜欢坐矮的凳子。

王鲁湘:所以像这一张照片拄着拐杖,全身直立的照片应该是比较少见的。

王加:特别难得,特别难得。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6)

但是,劳特累克的生理缺陷被他的智慧和天赋所补偿了。他自幼善速写,在速写本上捕捉下许多贵族生活的场景,栩栩如生。他开始努力的走进绘画这一神圣领地。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7)

王加:他摔断腿之后,父亲就禁止他参加家族的社交活动,觉得他丢人。

王鲁湘:家族有这么一个像侏儒一样的长不大的一个人。

王加:对,感觉我这个贵族很没面子,所以就不让他参加家里的社交活动。

王鲁湘:那这个对他的心灵的伤害太大了。

王加:对,但是他还是一个,他在家族面前又表现得很乐观,感觉还是像开心果一样,但他自己其实心里很不好受,所以他就闷在屋里画画,所以他对画画的兴趣,也是属于阴差阳错,是这样得来的。

王鲁湘:是来源于一种潜闷。

王加:对对,因为他通过这个来抒发情感,而且最后他决定去求学学画,也是为了离开他这个家族,这个贵族的氛围。因为他有很多贵族家的这种条条款款。有些规矩呀,因为他不能参加这些社交生活嘛,他也想走出这样的一个氛围,所以他来到巴黎。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8)

1882年,劳特累克来到巴黎,进入法国最负盛名的官方画家列昂•波拿的画室。后来转入了学院派画家柯尔蒙的画室。劳特累克在这两个地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结识了一批后来成为大师级人物的画家,如梵高、德加、塞尚等。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9)

王加:劳特累克他的艺术人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个案,因为他其实算是学院派的出身,他的两位老师都是学院派,而且第二任老师柯尔蒙,他在那边同学有梵高,他是这样跟梵高认识的。但是柯尔蒙对学生们不像前一任那么严格,就是你们可以走到大街上,到巴黎市区里边,或者大自然你们去找你们真正自己想画的东西,不要禁锢在院派特定的,像这种沙龙的体系当中,评选这种氛围当中。

王鲁湘:所以柯尔蒙是个比较开明的学院派。

王加:在学院派里边他算开明的,因为那个时期他求学的时候,像一八八几年,那个时候印象派已经崛起了,所以他对印象派已经有很清晰的概念,而且他自己本人其实是崇尚印象派的,比如马奈,比如德加,这两个人是他非常喜欢的艺术家,所以等于他是跟老师学的东西学来之后,用咱们话有点跑偏了,他就去另辟蹊径。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10)

这是劳特累克1887年为梵高画的肖像,劳特累克采用了印象派色彩鲜艳明快的画法。他十分崇敬德加的色粉笔画,这幅肖像就是运用色粉笔画成,画中运笔飞动,充满着激情。

王加:我觉得劳特累克属于他很尊重德加,但是他比德加走的更远,因为他想要,因为他跟这些人就是切身的接触的很近,德加观察像做舞者,芭蕾舞者,或者说看她们化妆,看她们彩排,其实跟她们还是有距离感的。就是作为旁观者在看,但是劳特累克是把自己当成当事人。

王鲁湘:有人说德加的画是从钥匙孔里头窥视得到的画面。所以他是有距离的,他是让对方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但是劳特累克显然不是这样。他是和对象完全是和光同尘。完全是混为一体,对他所描绘的这个对象清清楚楚地知道,她就在我的身边,甚至就在我的床上,但是视她为空气。

王加:对对,就是已经怎么说,不能说视若无物,但是差不多大家已经对他没有丝毫的防备,知道他在画。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11)

到过法国的旅游者都知道,在巴黎有个著名的歌舞表演厅,就是位于城北蒙马特高地脚下白色广场附近的红磨坊。自1889年开门营业,红磨坊就变成了劳特累克的常驻地和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他用画笔描绘了红磨坊里的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不带任何阶级的感情色彩。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12)

王加:像红磨坊他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他每天晚上都坐在那儿,拿着画笔在那儿画。

王鲁湘:对,听说那个地方,有一个位置就是劳特累克的。他永远在这个角度观察这样一个小小的世界。

王加:对,有的时候看台上哪个角度他记录下来,有的时候看他身边或者上面包厢他都把它记录下来,所以他是有一个在场的性质,其实他也是观众之一,他不是旁观者。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13)

十九世纪末的蒙马特高地,正从郊区村庄转成大众娱乐区,这对一个酷爱捕捉动态场景的画家,对一个正值青春期,却无缘享受爱情的年轻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脱离了贵族家庭管束的劳特累克在这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也获得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蒙马特高地和红磨坊就像一块磁铁,紧紧吸住了劳特累克。因为聪慧和善解人意,劳特累克获得了老板和舞女的理解,他们甚至同意他进入最私密的区域,这为作画提供了最佳视点。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14)

王鲁湘:他后来怎么在巴黎学画以后,他选择了到红磨坊然后出入于风月场,不是夜总会就是妓院,不是歌舞厅就是剧院,总而言之就是在这一种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时候,对吧?他出入这样一些风月场所,这个应该是他一个成年人的一种选择吧?

王加:他这个选择就是因为在家里被排斥,在家里他得不到被关注或者说被尊重的感觉,他在哪儿能得到呢?在风月场里能得到,因为他算客户。

王鲁湘:对。

王加:一视同仁,他觉得那些人对他很好,虽然那些女孩子出自底层属于服务行业,但是,她们对他没有歧视,所以他作为贵族,虽然出身很高贵,但他对她们也没有歧视,也是一视同仁。所以他们这种尊重是出于各自的这种生活状态所导致的,所以他愿意去关注她们的生活,而她们也对劳特累克作为一个顾客,而且是不歧视,不用有色眼镜看她们的顾客来对待他。

王鲁湘:他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包括选择这样的场所,跟这些人厮混在一起,也有一点像我们心理学上说的那种叫自卑的超越。就是他在这个地方找到了一种平衡,同时满足了他内心的一种需求,其实他是需要慰藉的。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15)

劳特累克曾说“我描绘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不加以评判。”尽管他会通过画笔描绘夸张的人物动态和神情,进而加以嘲讽戏谑,但无论是歌舞明星的光芒四射还是应召女郎的微不足道,他都很真诚地记录着她们的本色。他细心的画着,为小人物作传,为蒙马特作传,也为巴黎那个独特的历史时刻作传。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16)

王鲁湘:我们从中国文化出发,因为中国的文化是一种道德本位主义,容易对一些绘画的作品,我们到中间去寻找所谓的道德批判,比如说如果这一个画家没有歌颂一个什么东西,他就一定要批判一个什么东西,那么画这种社会底层,特别是画这种风月场中间的这样一种男男女女,在我们看起来你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立场,没有一种道德的批判,或者说没有一种所谓的道德的同情。这个题材在我们看起来就是一个有伤风化的题材。对于教化大众就是不利的,因此我们过去很长时期在介绍很多的印象派画家的时候,我们是有意地回避了劳特累克。但是我们现在看劳特累克的作品,是没有这样的道德立场的。怎么理解这一点?

王加:我摘了一句劳特累克的名言在这个展览里面,就是我描绘事物的真实,就真实事物的存在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是我不加以评判,站在他的立场上我只画我看到的,但至于你是谁,无论你是台上的明星还是台下的应招女郎,我都不加以评判,我只是描绘你们,就是现状,就是肉眼可见的这种状态,所以以这样的他的视角,其实有的时候可以从他的作品里看,他还是有一定性质的批判性,但他批判是一种讽刺,类似于漫画性质的批判,他是对比如说男女间的关系,他会有一种以他的角度,他作为顾客,他作为旁观者来对看到他人举止的时候,他有一种评判,但他那种评判不是很尖锐的,他是以那种漫画性质有一种嘲讽的那种,不能说口吻,笔触来描绘他们,通过神态来记录下当时发生的一刻。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17)

劳特累克不仅在油画创作上独树一帜,而且还是现代招贴画的开创人。1892年,红磨坊老板向劳特累克订购歌舞厅的招贴画,他交付的作品使他一夜成名,整个巴黎都被这些作品所吸引。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18)

王鲁湘:据说劳特累克是彩色广告画的始作俑者是吧?在他之前巴黎的所有的招贴画、广告,只不过是简单的黑白而已,然后他开始加入了颜色。而且他加入了一个天才艺术家的种种的设计意识在中间。所以从这一点看劳特累克不仅是现代招贴广告的一个鼻祖,也是向世界推广巴黎,然后打造出了蒙马特这样,包括红磨坊把它变成这样的一个世界著名的一个娱乐场所,甚至是旅游目的地。我们现在把它叫做旅游目的地了。

王加:现在去红磨坊还依旧那么红火。

王鲁湘:对,所以好像巴黎很感激他。

王加:对,因为我觉得现在巴黎都应该感激他,您肯定去过很多次巴黎我也是,因为巴黎现在塞纳河畔你会看到很多老书摊、报摊就还都会在塞纳河畔,你随便看每个摊上都有劳特累克。当然肯定不是真迹,肯定都是复制品,包括衍生品,但是这就是他已经融入了巴黎的形象。

王鲁湘:已经成为巴黎的文化遗产了。

王加:对,他是,我觉得说在那个时期他已经是巴黎的文化产品,他就已经变成文化输出了。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19)

在巴黎蒙马特高地,劳特累克迎来了事业高峰,但也走向了人生的毁灭。在这里因为他难以自控地酗酒而导致酒精中毒,进而引发精神疾病,住进了精神病院。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20)

1901年5月,劳特累克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于是他对自己一生的画作做了全面的审视。之后,这个终生都在追求艺术完美主义的画家,毁掉了大部分作品,只把自认为能传世的留下。8月,他回到母亲独居地、波尔多附近的一座城堡,同母亲度过最后一个月的时光。1901年9月9日,37岁的劳特累克在母亲的臂弯里永远合上了眼睛。

嘉德罗斯安迷修雷狮(蒙马特之魂劳特累克)(21)

编辑:王竹、蒙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