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1)

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美国蓝光版封套

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1904-1986)这一生最爱的三个女人是“好闺蜜”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1915-1982)以及两位曾经的女友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1929-1982)和索菲娅·罗兰Sophia Loren。

在加利·格兰特与惊悚大导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合作的的4部电影中,他自己最爱的一部就是和英格丽·褒曼合演的《美人计/声名狼藉Notorious》(1946)。他同英格丽·褒曼珠联璧合、光彩照人的表演使这部影片成为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导演生涯中的一部杰作,并成功收获了和英格丽·褒曼一辈子的友谊,在英格丽·褒曼回归好莱坞后,又和她合演了《钓金龟Indiscreet》(1958)。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2)

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和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还有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同时都在报纸的头条上

1956年9月加利·格兰特在拍摄《气壮山河The Pride and the Passion》(1957)时,尽管家中有妻子贝特茜·德雷克Betsy Drake,他还是义无反顾的疯狂爱上了和他演对手戏的“非古典”女星索菲娅·罗兰,但索菲娅·罗兰很快与意大利制片人卡罗·庞蒂Carlo Ponti(1912-2007)确认关系并相恋,不再理睬他。

1957年11月,两人再度在《船屋/水上人家Houseboat》中合作,这次加利·格兰特可算又逮住了机会,对索菲娅·罗兰穷追猛打,紧追不舍,索菲娅·罗兰不知是“装傻”还是“充楞”,跑到《船屋》导演梅尔韦尔·沙维尔森Melville Shavelson(1917-2007)面前告状,在杀青后的群访中,导演和来访的媒体当笑话讲了这个“趣闻”。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3)

《人物People》杂志的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专刊封面

最让人惊奇的是,加利·格兰特听到后反倒没生气,其本人对这段恋情始终念念不忘,后来还经常对外声称这是他一生中最投入的恋爱。有一本加利·格兰特传记中直接说,索菲娅·罗兰能让加利·格兰特“回春”,毕竟加利·格兰特在两性的道路上比谁都走得远。

美国《人物People》杂志曾经做了一期加利·格兰特的回顾特刊,其中,加利·格兰特在该刊的采访中就很坦诚的表示,这辈子其实最爱的两个女人是格蕾丝·凯利和索菲娅·罗兰,他开玩笑的做了个比方,有不少人会觉得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1993)是单一、禁欲的,但格蕾丝·凯利会让你要去为她做点什么,而索菲娅·罗兰的欧式风情绝对无人可比。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4)

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和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对于纠缠了他大半辈子,关于和伦道夫·斯科特Randolph Scott(1898-1987)的传闻,加利·格兰特则还是回应“伦道夫·斯科特喜欢戏称他是自己的‘妻子'”。

格蕾丝·凯利,论性感不如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1926-1962)和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1932-2011),论清纯不如奥黛丽·赫本和英格丽·褒曼,论柔弱不如费雯·丽Vivien Leigh(1913-1967)和琼·芳登Joan Fontaine(1917-2013),论喜感又不如克劳黛·考尔白Claudette Colbert(1903-1996)和卡洛尔·隆巴德Carole Lombard(1908-1942)。

可她的高贵,无人能及,大家闺秀不足以形容她,她是天生的公主和王妃的外表。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5)

左起: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和洁茜·罗伊丝·兰迪斯Jessie Royce Landis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所以,她只能演《电话谋杀案Dial M for Murder》(1954)里的名媛,《后窗Rear Window》(1954)里崇尚奢华的时髦女郎,《天鹅公主The Swan》(1956)里的准王妃。

她在西部片《正午/龙城歼霸战High Noon》(1952)里,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那是琳达·达内尔Linda Darnell(1923-1965)、珍妮弗·琼斯Jennifer Jones(1919-2009)的地盘,不是她该去的地儿。

【格蕾丝·凯利“绯闻”频传】

1953年8月让格蕾丝·凯利陷入到“舆论风暴”中,她在《电话谋杀案》中和雷·米兰德Ray Milland(1905-1986)的“婚外恋”闹得满城风雨,这事要是放到现在的中国,绝对是“正义的封杀”。而且这事也让全美国人民知道她是“杀手小三”,这让她很担心自己的事业前程。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6)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和唯一承认的男友奥列格·卡西尼Oleg Cassini合影

这时,时装设计师奥列格·卡西尼Oleg Cassini(1913-2006)给与了格蕾丝·凯利支持和帮助——奥列格·卡西尼是格蕾丝·凯利唯一对外公开承认的男友,奥列格·卡西尼也是前美国总统夫人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1929-1994)的御用设计师。

奥列格·卡西尼在和格蕾丝·凯利谈恋爱之前,最有名的恋情是和好莱坞女星吉恩·蒂尔尼Gene Tierney(1920-1991)12年的婚姻,两人于1941年结婚,奥列格·卡西尼在这十几年里设计了很多吉恩·蒂尔尼在电影中穿的戏服。而吉恩·蒂尔尼在婚内又和杰奎琳·肯尼迪的老公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1917-1963)有恋情。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7)

1940年,奥列格·卡西尼Oleg Cassini和前妻吉恩·蒂尔尼Gene Tierney合影

拍完《后窗》,格蕾丝·凯利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她把这事告知了奥列格·卡西尼,奥列格·卡西尼知道后答应和她结婚;格蕾丝·凯利把他带回家见了父母,但她父母不接受一位离异的新教徒,结婚一事逐被搁置。

米高梅的经纪部门告知格蕾丝·凯利,接下来将把她借给别的公司在4个月内要拍摄3部电影,然后再到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剧组去报到拍摄《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

格蕾丝·凯利一看到公司给她做出来的排期表,明知争辩没有任何意义,毕竟合同在公司手里,只能让奥列格·卡西尼陪着自己偷偷去做了流产手术。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8)

图上:威廉·霍尔登william holden和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于1955年在奥斯卡颁奖上的合影,那时候威廉·霍尔登一脸失落;图下左起:斯图尔特·格兰杰Stewart Granger和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

也许冥冥之中格蕾丝·凯利“预见”到自己的未来,或许父亲对她依旧不是很“待见”,让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在《碧玉青山Green Fire》(1954)、《独孤里桥之役The Bridges at Toko-Ri》(1954)和《乡下姑娘/蓬门淑女The Country Girl》(1954)剧组里“大开杀戒”,相继和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1903-1977)、威廉·霍尔登william holden(1918-1981)、斯图尔特·格兰杰Stewart Granger(1913-1993)传出“恋爱绯闻”

而且平·克劳斯贝和威廉·霍尔登都与格蕾丝·凯利有过两次的电影合作,格蕾丝·凯利还把威廉·霍尔登带回家,但是家人对一个已婚男人没有好脸色;而平·克劳斯贝的前妻迪克西·李Dixie Lee于1952年11月去世后,一直单身,所以当时的媒体也在传格蕾丝·凯利会和平·克劳斯贝结婚。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9)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此时的奥列格·卡西尼即使听到这些“传闻”也不为所动,有时间就还是和格蕾丝·凯利在一起,而且格蕾丝·凯利告诉他,她拍完《乡下姑娘》后会直接去法国拍摄《捉贼记》。

【希区柯克潜心“打磨”剧本】

1954年初,好莱坞的派拉蒙的管理层建议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把大卫・道奇David Dodge(1910-1974)的小说《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搬上银幕。

小说版权在此书几年前刚出版时就被公司买下,故事的背景地是法国的里维埃拉,正好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喜欢因公旅行的好去处,但是他把这个任务依旧交给自己信任的编剧约翰·迈克尔·海耶斯John Michael Hayes(1919-2008)。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10)

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片场,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左二)正在看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和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的亲热表演

任何情况都会导致拖延。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这次还是要格蕾丝·凯利主演,他要在这部彩色片中充分展示她艳丽动人的风采。

与她搭档的是温文尔雅、青春不减的加里·格兰特,尽管他已50岁,是格蕾丝·凯利年龄的一倍,但是两人看上去还很合适。

只是她眼下还有3部片约,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必须等。幸亏不是很久,此时大家都讲求经济有效的制作周期,3部影片在1954年1月到5月初之间很快就拍完了。

在此期间,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约翰·迈克尔·海耶斯一起写剧本。“写这个剧本时,他每天都参与,比《后窗》时更积极。”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11)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和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编剧约翰·迈克尔·海耶斯回忆道,“大部分时间工作愉快,我们能有良好的配合是因为他对技术问题了如指掌,视觉感强,做事自负又自信,而我可以为他的角色们创造一种温馨的气氛。”

他所言不差,由约翰·迈克尔·海耶斯编剧的4部电影,不仅真实可信,情感丰满,主要人物也都富有善心和幽默。

而在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以前的些影片中,例如《火车怪客/追魂记Strangers on a Train》(1951)和《忏情记I Confess》(1953),都明显地缺乏这些东西。

【珠宝失窃案引发“激情”】

《捉贼记》始于一桩珠宝失窃案,案子栽赃到了约翰(加利·格兰特饰演)身上,因为约翰也曾经是名噪一时的大盗“黑猫”。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12)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太气人了,谁这么狠心不让他好好过日子?约翰当然得查个水落石出。调查过程中,认识了美国来的斯蒂文小姐。格蕾丝·凯利得天独厚的美貌赋予了斯蒂文小姐这个角色难以置信的魅力。

初出场时,她身着一件带绶带的蓝色晚礼服裙,金发的盘头,高贵冷艳,不可方物,连一向自信满满的约翰都不敢直视她了。

空气因其而凝结、紧张,整个房间好像变得又美又冷。可这种冰淇淋的公主风范没能维持多久,当约翰送她回卧室时,斯蒂文小姐主动热情地献上一吻,充分显现出了其外表文静、冷漠,内心热烈、贪玩的特质。

据说,这也是格蕾丝·凯利本人的性格,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形容她,“外表冰冷,内心有火一样的激情”。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13)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14)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后来,斯蒂文小姐开始作弄约翰,玩起了爱情游戏,出场也一次比一次惊艳,海滩上的黑衣泳装,令人侧目。

当法国小妞吃醋地说,“她看上去很老”时。约翰则回应道,“你和她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女孩,可她是女人。”

在山上盘旋玩惊险飞车时,格蕾丝·凯利穿着略带东方风情的服饰,风掠过她的金发与笑脸,她自信从容,约翰反而比她更紧张。最后化妆舞会时的金色公主裙,更令人印象深刻。

【成人幽默“升级版”的对白】

1954年4月下旬,剧本完成,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承认约翰·迈克尔·海耶斯的工作干得漂亮。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15)

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导演又砍掉了一些次要角色的戏,更加突出了本来就十分大胆的对白。

值得一提的是,《捉贼记》不论在语言上还是视觉上,都有大量的关于性的双关语和暗示。

事实上,这部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将当时的成人幽默的极限又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格蕾丝·凯利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把一个实实在在的吻大胆地献给了惊愕不已的加利·格兰特的嘴唇(当时他们还只是初次见面呢)。

这一灵感来自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喜欢的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名冷若冰霜的金发美女,在出租车里对一位男士突然展开她的性骚扰。而接下来的对白更是得寸进尺。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16)

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格兰特:对我这么好,想要得到什么?

凯利:恐怕比你能给的还要多。

格兰特:珠宝吗?你从来不戴它们。

凯利:我可不喜欢让冷冰冰的东西触摸我的皮肤。

格兰特:那你为什么不发明一些火热的钻石呢?

凯利:我宁愿把钱花在更真实的刺激上。

格兰特:告诉我,什么最能让你兴奋得发抖?

凯利:我还在找呢……

格兰特:你我心里都很清楚这个项链是假的。

凯利:不过我可不是假的(他们接吻,切至焰火,然后切回他们热烈的长吻,然后再切至焰火,直到结束。)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17)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和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捉贼记》就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商业片,比起他的其他影片,真是太轻松愉快了。美国电影,法国风情,幽默的对白、浪漫的爱情、曼妙的风光、俊男靓女、化妆舞会、飞檐走壁……想放松一下吗?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捉贼记》才知道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多么了不起,因为《捉贼记》看起来如此像现在流行的偶像剧,俊男美女美景美情,大师之所以为大师,不一定就非要纠缠于精神病、变态与惊悚。拍起偶像剧照样信手拈来的,那才是真大师!

这是一部节奏明快、诙谐风趣的浪漫惊险片,这部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作品更多的是以幽默元素和浪漫爱情取胜的。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18)

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项围红丝巾的约翰,简直就是约翰·韦恩john wayne(1907-1979)西部游侠的欧洲化身,这个超凡的角色从一开始就得到观众的认可,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戏弄警察如戏顽童,悬念已经无可非议地让位给爱情。

令人费解的是,这部影片在1955年8月公映时,公众和业内人士居然谁都没有对它责难喊叫。要知道,在当时,有些影片的影射和讽刺比它含蓄得多,还不免要受到好莱坞的卫道士和宗教信徒们的百般刁难。

【加利·格兰特“陷入”快乐之中】

为了加快进度,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在5月派副导演赫伯特·科尔曼Herbert Coleman(1907-2001)领着一组人去法国南部拍外景,他们拍了不需要演员的追车镜头和一些必要的背景戏。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19)

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跑到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片场内,探班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让当时要“结婚”的“绯闻”更确凿了一步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则在此时前往伦敦,为《电话谋杀案Dial M for Murder》(1954)的公映作宣传。几天以后,他前往法国里维埃拉。《捉贼记》中的四位主要演员:格蕾丝·凯利和加利·格兰特,洁茜·罗伊丝·兰迪斯Jessie Royce Landis(1896-1972)和可靠的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1903-1983)于5月下旬到达,他们快乐地住进了威尼斯城的卡尔顿大饭店。

加利·格兰特在自己的自传中曾回忆:当时接到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邀请时,曾想拒绝的,后来打电话给老友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1908-1997),结果詹姆斯·史都华告诉他,你如果不和格蕾丝·凯利合作会后悔的。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20)

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法国外景地,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和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

当加利·格兰特第一次见到格蕾丝·凯利的时候,他感觉这个女孩太平凡了,脸上戴着有度数的眼镜,而且外表给人很冰冷的感觉,且满脸疲倦的样子。

但当格蕾丝·凯利化好妆,和加利·格兰特开始拍摄他们的第一场戏,那个让全世界难忘的“主动的吻”的时候,加利·格兰特也主动的开始“陷入”到一个快乐而短暂的“游戏”之中,虽然这个“快乐”让他一辈子都难忘。

奥列格·卡西尼到了法国直接“杀到”剧组,格蕾丝·凯利对他的到来没有表示出高兴,直到第三天奥列格·卡西尼去外景地探班,看见格蕾丝·凯利和加利·格兰特的工作状态很“亲密”时,他明白了一切。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21)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和唯一承认的男友奥列格·卡西尼Oleg Cassini合影

在他的自传中提到自己去法国看格蕾丝·凯利的那一段:其实明眼人看的出来,他两肯定有“关系”了,何况这种事,我也见多了,我后来私下和格蕾丝·凯利谈过一次,她也希望我们做回朋友,我尊重她的选择,然后我飞回美国,让我想不到的是,加利·格兰特也没成为“最后一任”。

更让奥列格·卡西尼想不到的是,格蕾丝·凯利结婚后,只要她举办慈善活动,加利·格兰特必去捧场,连带着索菲娅·罗兰也经常到摩纳哥去做慈善。

《捉贼记》是格蕾丝·凯利继《电话谋杀案》及《后窗》之后,连续第三次主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影片。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22)

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片场内,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右)和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左)和所有工作人员为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中)庆生

它同时也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在拍完一系列谋杀、悬疑、紧张的影片之后,有意改变风格,选择较为轻松的题材所拍摄完成的一部喜剧片,内容颇具罗曼蒂克的气氛,主轴也由谋杀淡化为偷窃的行为。

其所展现的手法有如一个淘气的小学生,布局天真而幽默,将格蕾丝·凯利如火般的性感及加利·格兰特冷酷迷人的魅力一展无遗。

【剧组全体人员给导演庆生】

《捉贼记》的全体工作人员于7月初返回好莱坞开始拍摄棚内景。此时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对前一阶段拍好的部分不太满意,认为它松散杂乱,更像一部惊悚喜剧,于是希望在后面的戏中加强紧张气氛。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23)

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片场内,服装设计师伊迪丝·海德Edith Head(右)正在和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研究服装搭配

但是据《捉贼记》的服装设计师伊迪丝·海德Edith Head(1897-1981)回忆,导演把心思都放在最后那场精心设计的民间化装舞会上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身穿闪闪发光的金色晚礼服的女主角作秀。

由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想把它拍得具有讽刺意味,这场戏耗费了演员和剧组在8月里的一个多星期时间,直到8月13日星期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生日那天——他们还在补拍镜头。

于是全体人员中断手中的工作,推出香槟和巨大的生日蛋糕,共祝导演生日快乐。他又高兴又感动,声称这出乎他的意料。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24)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和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此时在场的人们的眼睛眨得比头顶上的灯光还要快,因为不管何时何地,只要8月13日这天导演还在拍片,大家就会心照不宣地有所表示。如果这个日子被忽略,导演就会备感失落和伤心。

《捉贼记》虽迥异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惯有的充满紧张、悬疑的故事情节,但却充份展露出其另类的幽默风格,双关语的运用让片中妙语如珠,观者莫不露出会心一笑。

事实上,片名本身即令人拍案叫绝。警察千方百计试图捉贼(加利·格兰特)乃职责所在,无可厚非;加利·格兰特为了洗清罪嫌,绞尽脑汁捉贼(布丽吉特·奥贝尔Brigitte Auber饰演),乃情有可原,不难理解。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25)

左起: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布丽吉特·奥贝尔Brigitte Auber和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而格蕾丝·凯利不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而完全出自于另一种心态下捉贼(加利·格兰特),最后反为贼所捉,与贼陷入情网,其巧妙的布局令人折服。  

【“事不过三”终没被打破】

不久之后,拍摄结束,格蕾丝·凯利去赶她的下一部片约,她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都不能确定下一次合作的时间。

1955年春,格蕾丝·凯利因在《乡下姑娘/蓬门淑女The Country Girl》(1954)中的表现而荣获奥斯卡奖,这使得米高梅电影公司出于利益的考量,再也无法忽视她日渐高涨的人气了——无论她演什么电影,哪怕是无聊、乏味或令人反感的影片,人们都愿意排队观看。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26)

1955年,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凭借《乡下姑娘/蓬门淑女The Country Girl》(1954)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凭借《码头风云/在江边On the Waterfront》(1954)拿下第2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女主角奖

在修整期间(准确地说是在1955年5月6日),作为米高梅电影公司的代表,她被派去参加戛纳电影节。作为活动延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为了拍摄一组赞美摩纳哥公国与好莱坞王国友谊的照片,格蕾丝·凯利同意拜见雷尼埃三世亲王。

格蕾丝·凯利在1955年秋和1956年早春这段时间里拍摄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两部电影。

不是每个金发美女都会成为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心头好,他说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是“一只被端上圣诞晚宴的火鸡”,说特雷莎·怀特Teresa Wright(1918-2005)是“毫无性感味道的未成年少女”,但对格蕾丝·凯利的盛赞却永远处于失控状态。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27)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的结婚在当时成了各大报章杂志的头条

自打英格丽·褒曼毅然拒绝他的“好意”,素来意淫成癖的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开始迈向心理年龄的衰颓期,而格蕾丝·凯利的出现无疑为他种下了最后一棵春草。

这个未来的摩纳哥王妃有着精致到无敌的面容,每一缕卷发都不自觉地刮擦着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心——他深知自己迷恋她,所以穷凶极恶地用彩色胶片堆砌她的特写,即便是《电话谋杀案》那个快被勒死的女人,也要刻意延长她的窒息瞬间;他确信自己得不到她,所以挖空心思让《后窗》里的窥私狂变成一个手无搏鸡之力的残腿男,以疗救心理上无法规避的欲求落差。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28)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中的影像

在《捉贼记》上映时,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甚至口出狂言:“走廊里的吻就像是她拉开了他的裤子拉链,焰火就是性高潮,而格蕾丝·凯利扮演的角色就是燃烧着的冰。”格蕾丝·凯利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此生最爱的女人,可就在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奢望与她打破“事不过三”的合作纪录时,奥斯卡金人加冕的格蕾丝·凯利却“毫不犹豫”地跨入皇室,未给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留下半片云彩。

1956年4月,她嫁给了摩纳哥雷尼埃三世亲王,成为摩纳哥的格蕾丝王妃。她和英格丽·褒曼是为数不多的3次担任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电影女主角的人。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29)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在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的外景地拍摄的宣传照

当她27岁离开好莱坞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时,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告诉媒体,他很高兴格蕾丝·凯利找到自己终身的角色。正如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1932-1984)的观察所示,在私下,他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冷嘲热讽。“当格蕾丝·凯利离开好莱坞前往那片摩纳哥峭壁时,曾经的伦教东区小子对这名来自费城上流社会的美丽女孩所获得的‘王妃’头衔感到万分敬畏。”

在其后的多年里,格蕾丝·凯利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会偶尔互访,对他们的合作她总是有愉快温馨的回忆。“我在电影圈里学到了很多”她后来总是说,”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使我获得自信。”

格蕾丝凯利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玩转)(30)

电影《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日本版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