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其三》是令狐楚写一首表现杀敌报国激情昂扬的诗。

中国古诗词创作过程中的

哪些轶事趣事系列(439)

弓背霞明剑照霜,

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

不拟回头望故乡。

《少年行四首·其三》唐·令狐楚

令狐楚 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人,先世居敦煌。唐朝宰相、文学家。令狐楚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 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

令狐楚这首《少年行》,气势豪迈誓死报国,不愧为千古名作。这也是令狐楚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作品,代表着他少年时期的梦想,与毕生以来的心愿。

令狐楚所生活的唐朝中期,人们已经失去了盛唐时那种一往无前的锐气,沉迷花酒,贪图安逸。很少有人能像他这般,愿提三尺青锋,再展汉唐雄威。

《少年行》诗中描写战士就如同那天边刚刚升起的朝霞,带着灿烂的光辉,照耀着整个大唐。他们手抚背上的雕弓,心中早已急不可耐,想要开赴那片建功立业的战场,扫清犯我中华的豺狼。而悬在腰间的铁剑,似乎也能够感受到他们汹涌澎湃的内心,虽然未曾出鞘,但是一股高昂的战意却已喷薄而出,让人们仿佛听到了寒冷清冽的铮铮剑鸣。

那是这群少年从心灵中发出的声音,是天下百姓对于朝廷的期待,也是自古以来,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风萧萧兮易水寒”,在瑟瑟秋风中,他们骑上战马,西出咸阳。带着胸中炽热的梦想,带着收复失地的希望,就此踏上征途。

风华正茂的岁月,大好青春的时光,全都奉献给了即将到来的战场。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与天下百姓的安危,他们从阳光明媚的少年,蜕变成了铁血丹心战士。无论将要面对怎样的残酷局面,经历怎样的腥风血雨,都始终无法动摇他们心中坚定的信念——“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如此气魄,势不可当,既然踏出了这改变人生的一步,就不会再生出退缩的念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志在千里,誓不回首。定要让远方的敌人,知道中华的威严,犯我汉唐,虽远必诛!

此诗之所以能历经千年岁月,被人们传诵至今,正是因为其中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气魄,中华的灵魂。让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能在这首诗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收获内心深处的归属。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向往,不变的信念。即使再过千百年之后,依然会有人继续将之传承下去,精神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

这首古诗以无比凝练的语言,和极为简洁的风景,共同营造出了一种,人在年少时独有的潇洒意境。不但有着“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的洒脱豪情。而且还多了一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无敌气概。

少年行令狐楚是几年级学的诗 其三是令狐楚写一首表现杀敌报国激情昂扬的诗(1)

少年行令狐楚是几年级学的诗 其三是令狐楚写一首表现杀敌报国激情昂扬的诗(2)

少年行令狐楚是几年级学的诗 其三是令狐楚写一首表现杀敌报国激情昂扬的诗(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