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1)

邺城遗址在临漳县城西南二十多公里的漳河边,路况很好,车辆稀少,邺城离太行山很近了,但还是平原地貌,发源于太行山的漳河从中流过,提供了充足水源,适合建设大型城市

战国时期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不远处还建有西门豹祠,不过那一片现在属于河南安阳,东汉末年曹操被封为魏王,封国的首都就在邺城,前些年发现的曹操高陵在邺城遗址以西十几公里,那里现在也属于河南安阳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2)

【邺城遗址周边】

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都曾以邺城为国都,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和北齐也是以邺城为国都

东魏、北齐的皇族墓园在城西北不远,现在属于邯郸磁县,包括高欢、高澄、高洋、兰陵王、元善见等都葬在这一片,磁县还建有一座北朝考古博物馆,去年曾想去参观,还提前在磁县住了一晚,没想到遇到整修未开放,这次来的前几天磁县有了风险区,又不能去参观了,有点遗憾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3)

【磁县兰陵王高长恭墓,2016年拍摄】

即将要走访的邺晋古道石窟主要是东魏、北齐作品,正好从首都邺城出发

邺城遗址分为两部分,漳河以北是曹魏和十六国时期的旧都,遗址还在农田和村庄之下,曹操建造的三台也在这片区域;漳河以南是东魏和北齐旧都,近些年考古发掘频繁,许多建筑遗址已可见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4)

【邺城遗址区域】

邺城遗址我曾来过多次,上一次来是去年四月,只隔了一年多,前段时间听一个线上讲座,提到了邺城,图片中考古遗址旁侧有了木栈道,而我去年来时发掘工作才开始,刚一年能有这么大变化?当时还以为规划效果图,然而并非如此

刚进邺城遗址附近,叶兄忽然看到路边一座高大的形似城门楼的建筑,停车查看究竟,建筑是新建的,旁边还新修了多条道路,根据周围的标志牌,此处是邺城国家考古公园的游客中心,看来是真在建设中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5)

【邺城遗址的游客中心】

邺城遗址旁边还有一座邺城博物馆,主要展出的是邺城发掘出的造像和建筑构件,这几天临时关闭了,转去曹操的三台,也关闭了,去年曾经来过三台,放几张去年的照片,当时没航拍,正好这次补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6)

【门缝里看曹操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7)

【空中看三台,遗迹还很清晰】

三台南北排列,自南向北依次是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由于漳河泛滥改道,北面两台已被冲毁,金凤台基本完整,铜雀台仅存东南一角

几张去年参观三台的照片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8)

【金凤台遗存,还是挺高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9)

【站在金凤台望铜雀台残存】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10)

【元代丘处机的弟子曾在台上建造道观,留下的古碑】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11)

【北朝风格的造像底座】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12)

【早期的大型柱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13)

【这个还在使用的门砧或许也是北朝遗物】

三台位于邺北城的西北角,最初台上建筑的朝向很可能是朝东的,正好能居高远望邺城的宫阙

想起曹植的《登台赋》,“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三台正好是位于邺城的西侧;“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向东可望见邺城的宫殿;“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从这一句可看出双阙也是建在高处的,正好是铜雀台居中,两侧的金凤台和冰井台建阙

西汉的帝王陵是朝东的,未央宫也是东侧为正门,再往前项羽、刘邦鸿门宴时“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可见东向为正位,更早一些湖北的楚王陵也是朝东的

不知道是不是楚国人刘邦把东向的习俗带到了汉朝

《三国演义》引用了曹植的《登台赋》,但给增加了几句,尤其是“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成为引发赤壁之战的点睛之笔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14)

【去年到访的湖北赤壁市三国赤壁遗址】

早在唐代,诗人就把铜雀台与二乔的故事作为调侃对象,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没有东风,二乔早就到了铜雀台了吧

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特意提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15)

【湖北黄冈苏东坡写下赤壁怀古的东坡赤壁】

关于三国这一段就不再展开,不然这篇游记会变得无限长,放一张去年到访的湖南岳阳岳阳楼旁小乔墓的照片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16)

【湖南岳阳小乔墓】

向南过漳河,特意在漳河大桥上停留,没想到漳河已经完全断流,宽阔的河道干枯呈现,看样子上游的岳城水库水又不够用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17)

【干涸的漳河上游方向】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18)

【下游方向】

漳河的上游是清漳河和浊漳河,在邯郸涉县合漳乡合流后称为漳河,流经邺城遗址,在下游大名县境内与卫河并流称为漳卫河,继续向东至山东境内转向北,流经我所在的德州,去年刚刚经历过我见过的最大洪水,没成想今年干了

桥头有新立的路标指示牌,指向邺城国家考古公园,开上一条新修的柏油路,不远处有开阔的广场和停车场,向东南方向望去是近年发掘的206和209建筑基址,已经修上了木栈道,原来真的是实景照片,一年时间变化真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19)

【漳河桥头的道路指示牌】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20)

现在开发展示的这一块是东魏北齐时期的宫城,206和209建筑基址位于宫城正殿太极殿的轴线正后方,规模很大,是皇宫里的重要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21)

【去年的航拍照片】

展示工程尚未完工,地上铺满防雨布,去年在206建筑遗址挖出三只北齐石雕莲花柱础,体量巨大,现在柱础还在原位,包在蓝色防雨布里,能看出柱础的中心有定位孔,放一张媒体报道的图吧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22)

【新修的木栈道】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23)

【206建筑遗址】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24)

【包在防雨布里的北朝柱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25)

【体量很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26)

【媒体报道的柱础图片】

旁边还有些较为简洁的方形柱础,同样是中心有定位孔,为什么会同时使用两种柱础?后面的旅行中在响堂山似乎找到了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27)

【方形柱础】

建筑遗址旁边码放整齐的碎砖瓦似乎在昭示当年的惨烈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28)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29)

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消灭,周武帝诏令拆除邺城的建筑,随后几年里北周皇室动荡不安,连续换了几位皇帝,大权旁落到外戚杨坚手中,激起镇守邺城的大将尉迟迥的不满,起兵反对杨坚,但被拥护杨坚的韦孝宽击败,从此邺城废弃,所以这里挖出的建筑遗物至少距今也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境内著名石窟(2022年10月邺晋古道石窟)(30)

【尉迟迥开凿的甘肃武山拉梢寺大佛】

206建筑遗址的正南不远处就是太极殿了,还没听说有发掘的新消息,期待有更美好的发现

未完待续,下一节继续邺城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