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挡拆挡拆战术是篮球比赛中一项使用率极高的战术,不仅是在常规比赛中,即使在强度很高的季后系列赛、甚至总决赛中也会被频频使用,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这项战术使用简单,一般来讲由己方两名球员即可完成,发生失误的可能性小,第二较为容易的制造出想要的错位效果,常见的有小打大,大打小或者将防守人换成对方王牌球员,实行消耗策略,又或者换成对方陷入犯规麻烦的球员等等,而上述第二点能够成立大多得益于近些年比赛规则的变化及球员投射能力的大幅进步,导致进攻方一旦使用挡拆,防守的一方一般都会选择换防,而不是像从前一样让防守球员去抢过,而如果这时的持球人是一名投射能力很强的球员,比如库里或利拉德,即使是选择换防,以他们的运控投结合能力,面对一个非常规防守者,他们也能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或出手三分,或过掉换防人上篮,或突破到禁区后吸引包夹分球,他们能做的选择实在太多,给他们这样的自由发挥空间实在是无法接受,所以对于他们这样有着顶级投射能力的球员,一旦他们持球进行挡拆,往往防守方的选择是两人全都去扑持球人,不给丝毫空间,逼迫他们迅速出球,即使这样会造成进攻方某一名球员形成一个小的空位机会,宁可让角色球员去空位投篮,也不能让对方的绝对核心打的予取予求,而在这种对方选择包夹情况下,对于持球人的出球能力是一个考验,如何将球又快又准的传出来是另一项能力,而这也是每个球队的绝对核心需要去学习掌握的能力,这是球星将要面对的必修课,很多时候也是一支球队能在赛季中能够取得什么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篮球比赛中最实用的战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篮球比赛中最实用的战术(浅谈篮球比赛当中一些常用的战术)

篮球比赛中最实用的战术

1.挡拆。挡拆战术是篮球比赛中一项使用率极高的战术,不仅是在常规比赛中,即使在强度很高的季后系列赛、甚至总决赛中也会被频频使用,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这项战术使用简单,一般来讲由己方两名球员即可完成,发生失误的可能性小,第二较为容易的制造出想要的错位效果,常见的有小打大,大打小或者将防守人换成对方王牌球员,实行消耗策略,又或者换成对方陷入犯规麻烦的球员等等,而上述第二点能够成立大多得益于近些年比赛规则的变化及球员投射能力的大幅进步,导致进攻方一旦使用挡拆,防守的一方一般都会选择换防,而不是像从前一样让防守球员去抢过,而如果这时的持球人是一名投射能力很强的球员,比如库里或利拉德,即使是选择换防,以他们的运控投结合能力,面对一个非常规防守者,他们也能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或出手三分,或过掉换防人上篮,或突破到禁区后吸引包夹分球,他们能做的选择实在太多,给他们这样的自由发挥空间实在是无法接受,所以对于他们这样有着顶级投射能力的球员,一旦他们持球进行挡拆,往往防守方的选择是两人全都去扑持球人,不给丝毫空间,逼迫他们迅速出球,即使这样会造成进攻方某一名球员形成一个小的空位机会,宁可让角色球员去空位投篮,也不能让对方的绝对核心打的予取予求,而在这种对方选择包夹情况下,对于持球人的出球能力是一个考验,如何将球又快又准的传出来是另一项能力,而这也是每个球队的绝对核心需要去学习掌握的能力,这是球星将要面对的必修课,很多时候也是一支球队能在赛季中能够取得什么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2.无球跑位及无球掩护。一般这两个战术是成对出现,看过以前那支保罗,格里芬,小乔丹和雷迪克的快船的大多都会有点印象,一般来讲,比赛开始后快船队的头两次进攻保罗都会把球特意做给小乔丹和雷迪克,这里是有点讲究的,小乔丹这名球员呢,是一名蓝领球员,球队对他的要求很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很容易,相反可能会很难,在进攻端,为队友做好掩护,接好保罗做给他吃的饼,这是显性的,容易看到的,而一些隐性的在于很多时候他要在无球侧为像雷迪克这样的投手做好无球掩护,掩护这个活谁都能做,但效果却是天差地别,即便是同一个人做,他做的投入程度不同,掩护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差距,小乔丹的身体硬件无需多言,是做掩护一等一的人选,重点就在于他的意愿了,而对于像雷迪克这样的投射能力顶级的投手来讲,一个好的掩护的价值无需多言,而在防守端,小乔丹更是快船的防守大闸,他的工作更多,不仅要看好对位球员,还要在对位球员出去挡拆时换防对方小个子,给对方形成有效干扰,即使进攻方没有挡拆,而同样有进攻球员利用各种机会突破进入内线后,他也要第一时间进行协防,还要在投篮不中时,与对方球员进行肉搏卡位,保护好篮板球,综上,这是一个不太起眼的蓝领式的球员,但他的作用却无可取代,甚至非常重要,而他的工作内容绝大部分是用数据无法体现的,那么此时他的个人意愿,他的主观能动性就极其重要了,是否愿意做质量上乘的挡拆和掩护,是否愿意与对方肉搏卡位,是否愿意不停的为外线球员协防擦屁股,所以保罗把第一球给传给他,就是希望能够调动出他的积极性。而将第二次进攻机会传给雷迪克也是有原因的,像雷迪克这样的球员,投射能力是他在nba生存的法门,但在这里可没有那么多的空位三分给他投,那么他要想发挥出进攻端的作用,完成球队对他的要求,无球跑位就是他实现目的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手段,这项技术当然有技术上的要求,包括跑位的时机,跑位的顺序,跑位的速率变化等等,但这些技术能力却都是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跑位的意愿,无球跑位是一项很累的活,很多时候即使你费尽力气跑出了一个相对来讲不错的机会,但也不一定能够接到球,这里面的变数很多,所以保罗将第二个进攻机会给了雷迪克,就是希望他能一开场就保持旺盛的跑位欲望,算是一种奖励性回馈。这个战术一般在常规赛使用的较多,季后赛由于身体强度的增大,判罚尺度的相对宽松,以及大量体力在防守端的消耗,一般很难作为常规武器使用,更有可能是在开场体力充沛时打上一两个。而个人认为真正将这种战术发扬光大的,要数几年前那支勇士队,得益于库里和克莱顶级的无球能力,科尔真正让这种战术在季后赛中有了一席之地,他提出让有球能力同样顶级的库里在特定时段放弃有球打法,改为无球打法,让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格林或伊戈达拉在弧顶持球,让库里和克莱通过一系列的无球跑位无球掩护,不停地拉扯撕碎对方的防线,往往几个交叉掩护之后,让防守球员崩溃的事情发生了:库里或克莱在三分线被放空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显而易见,这战术刚一面世,几乎所有的球队和教练都被打蒙了,简直无法阻挡,足足经过大半个赛季的尝试,才算是有了一个不能称为办法的办法,就是无论勇士怎么掩护跑位,坚决不给克莱和库里的三分机会,所以在后面的比赛中,经常会看到格林或伊戈达拉在弧顶持球,基本是被完全放空,防守方的注意力全在库里和克莱身上,也就有了勇士队各种角色球员的空接爆扣空位三分,也有了像格林一哥的一条龙推进暴扣,或者无人防守的大空位三分,这都是得益于库里和克莱的顶级投射能力在打无球时所带来的防守牵制力,而这种情况在杜兰特加盟之后更加无解,之前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包夹库里克莱,但此时不行了,他们甚至不敢包夹杜兰特,那后面的事情也就可以预料了,杜兰特作为进攻能力顶级的球员,没有包夹,那打的就真是予取予求了。但总而言之,那支勇士的进攻天赋实在太过惊人太过溢出,我们无法说是这种战术成就了他们,而更可能的是,因为他们选择了这种战术,所以这种战术成功了,而随着那支勇士的分崩离析,库里克莱的受伤,这几年的季后赛中,这种战术也已经几乎毫无踪影了,其实可以看出,不论什么战术,都是要根据球员自身的技战术特点来制定的,因人而异的,篮球上并没有一个所谓的万能公式,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往往是根据队伍中的现有人员制定相应的战术,至于效果如何,不光取决于自身状态,也在于对手成色,能做的通常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结果就交给上天来安排吧,篮球如此,人生亦如是。

3.球星单打。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经久不衰的话题,是一种最古老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战术,篮球比赛,究其本质,就是一项将球放进篮圈的运动,如果我能打进,又能防的你打不进,那我就赢了,就这么简单。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球队里的球星拥有无差别单打的能力,有顶级的持球和无球,有顶级的面框和背筐,有精准的中投和三分,有无与伦比的爆发力和冲击力,有无比宽广的球场视野和极其精准的传球能力,有……但这只能是我们的臆想,现实中并不存在,无论多么强大的球员,多么有统治力的球员都会有他的技术短板,而球队和教练要做的就是为他们的核心球员打造一套合适的阵容,比如詹姆斯的一星四射,库里克莱的组织前锋,顶级单打手,GDP的顶级防守侧翼,空位三分投手,湖人二连的有一定进攻能力的中锋,优秀的侧翼防守人,全能小前锋等等,这些阵容都不是凭空来得,而是通过一次次的或失败或成功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而在季后赛或者总决赛中,由于比赛强度很大,对于体力的消耗也很大,在很多比分胶着的最后时刻,大部分常规战术基本失效了,能够站出来解决的问题就是依靠球星的个人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大部分争冠球队都有至少两名全明星级别的球员,就是为了在这种时刻,防守一方不敢随意包夹进攻方的明星球员,同时往往到了这种时刻,教练都会尽可能的安排己方核心球员在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持球,或弧顶或牛角或肘区,最好还能通过战术让对方防守较差的球员换防到自家明星球员,当然那是最理想情况,即使不能也可以接受,而这时球员会根据自己技术特点或面框或背筐,或投篮或突破,总之是用一对一解决问题,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如果对方采取包夹,那么就要考验己方球星的护球出球能力,首要保证不失误,不丢球权,其次快准狠的将球传出,总之要么让我方核心单打,要么上包夹,考验其出球,让角色球员决定比赛。

兴之所至,有感而发,洋洋洒洒,不知所云,若有冒犯,万望海涵。

我是万里,希望你喜欢,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