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理义情性的解释(我的义志通语书读百遍卷)(1)

多看山 多走路 多读书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书读百遍卷》十六

回首眺望千年驴唇书 -----文字趣谈三

突厥认唐玄宗为爸爸

一块两面写有不同意思碑文的碑!!

突厥文

突厥文7~10世纪突厥、维吾尔、黠戛斯等族使用的拼音文字。 又称鄂尔浑-叶尼塞文、突厥卢尼克文。

通行于鄂尔浑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以及今中国新疆、甘肃境内的一些地方。 突厥文各种文献中所用字母数目不一,形体多样,一般认为有38~40个。

大部分源于阿拉米字母,一部分来自突厥的氏族或部族标志,还有一些是表意符号。 突厥曾经是北亚的一支游牧民族。

关於突厥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但其应有匈奴的血统。 6世纪中叶,突厥人迁至蒙古高原,逐渐强盛起来。

突厥人曾经创制了自己的文字——突厥文,出现年代约在公元6世纪左右,

《周书·突厥传》记载“其书字类胡”,说的是突厥文与粟特文有相似之处。 除了突厥人使用外, 西迁之前的回鹘人以及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人也使用这种文字。

现存的突厥文的文献大多是突厥文碑铭。 《北齐书》:“后主命世清作突厥语翻涅盘经,以遗突厥可汗。

在唐朝持续打击下,东突厥率部归化,逐渐融合到中原民族中, 西突厥则迁徙到中亚和欧洲。

在一百多年前,俄国学者在蒙古国杭爱山以北发现了一块石碑, 这就是著名的阙特勤碑

碑正面及左右侧刻突厥文,背面为中国唐代玄宗皇帝亲书的汉文, 汉文内容为唐玄宗悼念已故突厥贵族阙特勤的悼文。

《阙特勤碑》碑圭首上镌刻“故阙特勤之碑”楷书汉字, 碑文为唐玄宗御制御书,字体为隶书,十四行,行卅六字,工整而法度森严。

在碑文中,唐玄宗首先追述了唐与突厥历代的友好关系, 强调唐玄宗认突厥可汗为儿子后,双方呈现了和平。

受逮朕躬,结为父子,使寇虐不作,弓矢载橐,尔无我虞,我无尔诈。

[我是你爸爸 ,这感觉怎么这么熟悉呢!]

毗伽是突厥和回鹘大汗常用的尊称之一,但由于毗伽可汗碑的发现,现多指后突厥的此位可汗。

毗伽为后东突厥创立者骨咄禄之子,任突厥左贤王。 716年,后突厥大汗默啜可汗死,毗伽之弟右贤王阙特勤起兵杀默啜之子, 于719年奉兄长默棘连即位,称毗伽可汗。“阙”是人名,特勤是突厥贵族子弟的称号。

毗伽继位后,任用老臣暾欲谷为谋臣,招纳离散的部众,并于720年打败中国唐朝的征讨大军, 重振突厥汗国。暾欲谷认为“唐主英武,民和年丰”,不可为敌,毗伽遂在大胜之后向唐求和,

“请父事天子”。

727年,吐蕃约毗伽合攻唐朝,毗伽不但拒绝,还将这一情报及时通知唐朝, 得到唐玄宗的赞赏,两国遂建立良好关系,互相开展贸易。

731年,阙特勤死,唐朝派专使吊唁,并派画师协助突厥立碑。

《阙特勤碑》碑阴侧三面为突厥文, 碑文是以毗伽可汗的口气写的,表现的内容却和汉文大相径庭。突厥碑文上说:“

他们给予我们大量的金子、银子和丝绸。 汉人的话语始终甜蜜,汉人的物品始终精美。利用甜蜜的话语和精美的物品进行欺骗,

汉人便以这种方式令远方的民族接近他们。 当一个部落如此接近他们居住之后,汉人便萌生恶意。

汉人不让真正聪明的人和真正勇敢的人获得发展。 如若有人犯了错误,汉人决不赦免任何他人,从其直系亲属,直到氏族、部落。

你们这些突厥人啊,曾因受其甜蜜话语和精美物品之惑,大批人遭到杀害。 啊,突厥人,你们将要死亡!………………………………………………

《阙特勤碑》突厥文的控诉,真实反映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短暂和平时期的诡谲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