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1)

它是外高加索第一大城市

是里海第一大港口

是著名的石油城

它就是巴库

今天随着小港的步伐

一起走进巴库

在风之城感受多文化融合

▼▼▼

-巴库简介-

巴库是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是阿塞拜疆共和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石油基地和经济中心,里海的一个大港口,外高加索第一大城市和交通枢纽,因坐落于巴库油田,巴库被称为“石油城”。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2)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3)

关于巴库这一名字的来源众说纷纭,较多人认为来源于波斯语意为风袭击的城市。事实上,巴库市在冬季的确受到暴雪和强风的袭击,所以很多人称之为“风之城”,不过还有人认为巴库在古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上帝之山”。

-经济产业-

巴库依靠传统石油产业和农业、加大吸引欧美投资同时兼顾发展其他新兴领域,近年来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阿塞拜疆国内和世界各地人前来旅游和投资。

01

石油

以巴库为中心的阿普歇伦半岛及其附近海底成为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之一。

20世纪以来,巴库一直以“石油城”而闻名于世。城市西部的比比埃巴特区为老采油区。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4)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5)

02

轻工业

巴库成为外高加索地区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地毯、食品工业相当发达,所产粒状黑鱼子和鱼子酱闻名于世界。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6)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7)

03

国际贸易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8)

巴库还是外高加索重要的铁路枢纽和航运中心,高加索多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作为港口,巴库可停泊中等吨位船舶,年吞吐量达1800万吨。

巴库是阿塞拜疆主要的港口,也是与中国贸易与物流运输的主要港口;它是一个内陆海港(里海),所以,前往巴库的货物运输主要是以海运加陆路运输(铁路辅助)为主的多式联运。

-名胜古迹-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9)

巴库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城内有众多名胜古迹,如11世纪建造的瑟纳克—卡尔清真寺塔、12世纪的克孜—卡拉瑟塔楼、13世纪的巴伊洛夫石堡、15世纪的希尔凡王宫及17世纪的汗王宫殿,至今均保存完好。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库墙城及城内的希尔梵国王宫殿和少女塔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1

巴库古城

巴库城高高耸立于港湾之上的城市的最高部分,以其被称作王(沙赫)宫的漂亮宫殿而著称,它真正建在突出的悬崖上,具有皇家的豪华和不同寻常的富丽堂皇;所有的一切都用闪光的削平的石头做成,彼此连接精巧之极,无论从哪个地方都辨别不出接缝。

巴库古城的核心是内城,内城拥有迷宫般的狭窄巷道和古老的建筑,景致如画,充满古城魅力。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10)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11)

02

希尔凡宫

建于15世纪的希尔凡宫,是一座典型的阿塞拜疆式宫殿,是巴库城的标志性建筑。

希尔凡宫用阿普歇伦斯克产的石灰石建成,这种石灰石具有很独特的价值:经过打磨后呈牛奶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获得金赭色的色调。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12)

03

少女塔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13)

落在巴库老城中心,比邻里海海滨,是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全塔高27米,为8层圆柱状,每层可容纳50余人,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美。塔土每层窗日都有防御设施,可倾泻滚烫的熔铅,或投下燃烧的石油火把,抵杭外敌的进攻。

-前卫艺术-

这座拥有多元文化遗产的城市诞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第一次石油繁荣,因其坐拥海湾,邻近商队路线,所以始终是多种潮流交汇的中心。也因此,巴库的建筑和大都会精神将社会的高度和谐,多姿多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01

火焰塔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14)

火焰塔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新地标建筑,屹立在巴库里海边的高地上,在巴库的任何角落几乎都能看到它。三座火焰状的塔体用蓝色的镜面玻璃做外装饰,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晶莹剔透,熠熠生辉。

火焰塔楼体设计成曲线优雅的火焰状,据说是为了展现巴库历史上对火的崇拜。夜色之中的火焰塔会变幻各种颜色,像燃烧的火焰一样。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15)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16)

02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当地的“新地标”,也是扎哈众多作品中的“标志性建筑”。巴库在里海西岸,是沙和海相遇的地方,特定历史时期给那里留下许多大型纪念碑和沉闷无趣的筒子楼公寓。扎哈设计的文化中心的外形,回归了巴库这座城市直观的自然风貌——绵延的沙漠伸入海浪深处。这不仅是一座涵盖了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的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建筑自身起伏自由的形态,成就自然和人文结合的景观。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17)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18)

欧洲旅游各国交通方式:班列站点在风之城(19)

中欧班列的路线版图日益扩大

搭建起了中国与欧洲各国的新桥梁

拉近了与各国文化交流的距离

共同谱写了“一带一路”美好乐章

,